95书阁 > 现言小说 > 从废后开始,用美食征服皇宫 > 第28章 萧大人,您碗里有颗糖心蛋!
换源:


       凛冽的寒风卷着碎雪,像无数把小刀子,专往人脖领子里钻。

民生司后巷却是个例外,两口咕嘟冒泡的小锅,愣是把这片天地的温度拔高了好几度。

沈知夏紧了紧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斗篷,用木勺敲了敲锅沿,中气十足地喊道:“阿豆,手脚麻利点!巡夜的兄弟们快换班了,这姜糖水必须得烫嘴才够劲儿!”

“好嘞,司正大人!”一个叫阿豆的小丫头脆生生地应着,手里的碗就没停过。

热气腾腾的姜糖水带着一股子甜辣味儿,在这寒夜里简直是救命的神仙水。

一队队巡夜的禁军轮班过来,端着粗陶碗一饮而尽,哈出一口白气,浑身的寒意都被驱散了。

“沈司正,您这手艺绝了!比御前赏的暖酒还顶事!”一个络腮胡的统领咂咂嘴,感觉自己又能再战三百回合。

沈知夏笑得眉眼弯弯:“王统领客气了,都是给朝廷办事,应该的。咱们这‘深夜食堂’,保证营业到四更天,主打一个陪伴!”

可连着三晚,总有个身影跟个电线杆子似的,戳在巷口。

那人身形笔挺,穿着一身玄色飞鱼服,腰间佩刀,浑身上下散发着“生人勿近,靠近冻死”的气场。

正是禁军大统领,萧砚。

他从不靠近,也不说话,就那么默默地看着手下们喝完姜糖水,然后一挥手,带着队伍消失在夜色里,活像个来监督员工打卡的绩效考核官。

沈知夏早就注意到他了。这哥们儿,是来罚站的还是来当门神的?

第四晚,寒风愈发刺骨。

沈知夏没再等,亲自从锅里盛出一碗热气腾腾的夜粥,粥里还卧着一个圆滚滚的溏心蛋。

她端着碗,径直走向巷口那尊“冰雕”。

“萧大人,”她把碗往前一递,热气瞬间在他冰冷的面前氤氲开来,“您在这儿站岗的时辰,都够孵出一窝小鸡了。不嫌腿麻得慌?”

萧砚那双深邃的眸子终于有了波动,他皱起眉头,视线从她脸上落到那碗粥上,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冷:“本官正在当值,不便……”

他话还没说完,跟过来的阿豆就跟个捧哏似的,惊呼一声:“哎呀!萧大人,您袖口上都结冰碴子了!”

沈知夏二话不说,直接把碗塞进了他手里,动作霸道得不容拒绝:“拿着!这蛋可是我们民生司灶神爷显灵赏的,吃了不许说不甜,否则灶神爷晚上找你谈心。”

萧砚手一僵,本能地想推拒。

可借着昏黄的灯笼光,他瞥见她端碗的手指冻得通红发紫,指尖上还有几道被柴火燎到的小口子,却依然稳稳地端着这碗温暖。

那句拒绝的话,像是被冻住了一样,卡在喉咙里。

他终是接过了碗。

用勺子轻轻戳破卧在粥上的溏心蛋,金黄滚烫的蛋液瞬间流淌出来,与温热的米粥融为一体。

他舀起一勺送入口中,那股暖意仿佛带着电流,从舌尖一路窜到四肢百骸,最后直冲天灵盖。

他微微颤抖的睫毛垂下,遮住了眼底翻涌的情绪。

这种滋味……这种“有人等你回家吃饭”的滋味,他已经有整整十年没有尝过了。

第二天,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冯公公,跟只老狐狸似的,悄咪咪地溜达到民生司,凑到沈知夏身边,压低了声音,活像在交流什么绝密情报:“沈司正,您真是神了!萧大人昨夜回值房后,破天荒地多巡了三圈,精神头好得吓人!还有……还有您送的那只碗,他、他没还回来,直接带回值房擦干净供起来了!”

沈知夏听了,只是笑而不语,眼神里却闪过一丝“计划通”的狡黠。

到了傍晚,她照旧熬粥,却特意多备了一只碗,还在碗边附上了一张小纸条,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一行字:“今夜风更大,蛋要双黄的,营养跟得上,打架才够狠。”

当晚,那个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巷口。但这次,他没有罚站。

萧砚破天荒地,一步步走进了巷子。

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他身后还跟着八名身穿金甲的御前侍卫!

那可是皇帝的贴身保镖,个个都是顶尖高手,平日里眼高于顶。

他走到灶台前,将手里的空碗连同那张纸条一起递给沈知夏,声音依旧低沉,却少了些许冰冷:“她们……也能领一份吗?”

他口中的“她们”,指的自然是那些在寒风中默默守护宫城的女侍卫。

沈知夏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爽朗的大笑:“当然!必须能啊!萧大人您这是来团购了?没问题!从今往后,我这‘夜粥档’,正式加设‘值岗专供’窗口!”

她笑着转身,从灶台底下变戏法似的捧出一摞崭新的粗陶碗。

她将碗一个个递给那些有些不知所措的御前侍卫,笑道:“别客气,都有份!”

一名侍卫接过碗,无意间翻过碗底,顿时愣住了。

只见那粗糙的陶碗底部,竟用小刀刻着一个清晰的字——萧。

不止是她,每一只新碗的碗底,都刻着一个小小的“萧”字。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乾清宫。

楚景珩正披着貂裘,批阅着雪片般飞来的边关急报。

听完冯公公添油加醋的汇报,他那握着朱笔的手停在半空,沉默了许久。

良久,他才看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萧砚……可说了什么?”

冯公公躬身摇头:“回陛下,萧大人什么私事都没说,只递上一份奏报,说‘民心得,则军心稳’。”

“民心得,军心稳……”楚景珩低声重复了一遍,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

他提起朱笔,在《禁军轮值录》上龙飞凤舞地批了一句:“准,御前侍卫夜间当值,皆可至民生司领取热食一份,所需开销,由内库列支。”

写完,他又觉得不够,顿了顿,在旁边用小字补了一句:“若碗不够,从朕的御膳房里匀。”

当这道旨意传到萧砚手中时,他正带着人巡视宫墙。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粗陶碗,碗底那个小小的“萧”字仿佛烙铁一般,烫得他心口发热。

他缓缓抬起头,迎着风雪,第一次在这四四方方的宫城里,将那早已习惯微躬的脊背,挺得笔直。

谁知天公不作美,三更天时,风雪突变成了瓢泼暴雨。

民生司的众人正手忙脚乱地收拾灶台,准备收摊,一道身影如离弦之箭般冒雨冲了过来。

“沈司正!不好了!”来人正是萧砚,他浑身湿透,雨水顺着他冷峻的脸颊往下淌,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急切,“北面的宫墙年久失修,被暴雨冲塌了一段!雨水倒灌进去了,后面就是三号粮仓!”

众人闻言大惊失色,那里面可是储备着供给全京城一半驻军的粮食!

“快!抄家伙!”沈知夏脑子嗡的一声,来不及多想,抄起一把蓑衣就往雨幕里冲。

等她带着民生司的人赶到现场,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缺口处,萧砚正带着十几名侍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组成了一道人墙,死死地抵住汹涌的雨水和泥石流。

冰冷的雨水无情地拍打在他们身上,顺着他们坚毅的脸庞滑落。

沈知夏心头一紧,二话不说,将自己身上唯一一块防水油布猛地扯下,一个箭步冲上前,披在了最中间的萧砚肩上。

他似乎没料到她会来,猛地侧过头看她。

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砸进她的领口,冰得她一哆嗦。

可她却浑不在意,反而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笑容在风雨中灿烂得晃眼:“萧大人,忘了告诉你,今晚你碗里那颗蛋——我偷偷多加了一勺糖。”

在轰隆的雷声和哗哗的雨声中,她的话却清晰地传进他的耳朵里。

萧砚的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两个字,声音低沉沙哑,几乎被风雨吞没。

“……谢谢。”

而在不远处的乾清宫高楼上,窗内灯火通明。

楚景珩负手而立,静静地望着远处那片灯火未熄的巷口,和那片混乱却有序的宫墙,良久,发出一声无人听见的轻叹。

“她……还真是连石头,都能给焐热了。”

暴雨过后,京城迎来了难得的晴天。

北墙的缺口在禁军和工部的高效合作下迅速修补完毕,三号粮仓的粮食也安然无恙。

经历了一夜惊魂,整个民生司上下,连同那些平日里不苟言笑的禁军侍卫们,彼此间的关系似乎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喧闹和生机重新回到了那条小小的后巷。

腊八节将近,民生司的院子里,那口在暴雨夜后就没再动用过的“特供锅”被重新擦洗干净,支了起来。

只是这一次,锅里是空的。

沈知夏掸了掸手,没急着生火,反而拿起一个空空的布袋,开始挨家挨户地敲起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