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灯光冷冷的,白得像一层覆雪。投影仪嗡嗡作响,PPT上的条目一条条闪过。
Lydia坐在正中,唇角带着浅浅的笑:“这份数据,我请朋友帮忙整理的。毕竟他们掌握第一手资源,比我们快。”
屏幕上,几组数字列得整齐,却没有任何数据来源的注脚。
朱旎旎手里握着笔,指尖有点凉。她迅速翻开自己准备的版本,几乎一眼就对上差异。那组所谓的“最新调研”,其实和三个月前的旧报告如出一辙。
“Lydia,”她语气温和,“这份数据是基于哪一批学生的?我这边对照到的样本好像不一样。”
空气里顿了顿。爱德华抬眼,盯了屏幕两秒,随后转向Lydia:“样本来源要公开,你会后把完整的调研文件附上来。”
Lydia笑容没变,手指轻轻一扣:“当然,不过也许是我朋友还没来得及更新。”
朱旎旎低头,迅速在笔记本上写下:来源?时间?
会后,她第一时间把对照表发进群里,附上数据来源的邮件截图,末尾简短一句:建议以官方数据为准。
Slack的提示音一声声响起,团队成员纷纷确认。爱德华在群里丢下一句:“Thanks, this is the right way.”
那一刻,朱旎旎心底的弦才慢慢松下来。
晚上,窗外风大,吹得树影在窗玻璃上乱舞。她刚放下包,手机震了一下。
是 Jason Zhou。
他换了头像,是在河边跑步时的背影,阳光把影子拉得长长。
Jason:学姐,这周末还在谢菲吗?我想请你去书店喝杯咖啡。
Jason:上次那家其实我挺熟的,是我爸朋友投的。我提过一点小建议,他们就请我去剪彩。
朱旎旎盯着那行字,心口轻轻一颤。原来如此。
手指停在屏幕上,她犹豫了几秒,最后打下:“周六我正好有事去,可以见个面。”
谢菲的周末街道格外热闹,圣诞装饰把街口点缀得闪闪发光。书店二楼的咖啡角人不多,木质的长桌散发着温润的气息。
周景曜已经在那里,穿着驼色大衣,整个人清爽得像刚走出摄影棚。
“学姐!”他站起身,眼神亮得发光,“这里其实是我朋友开的,我常来。”
她点点头,坐下。咖啡端上来,他顺手刷卡。卡片一闪而过,黑色的质感,金属字母印着某知名银行的尊享系列。
“学姐,你别见笑,我家在国内做点生意,正好在英国也有投资。”他语气轻描淡写,却透出一种不经意的笃定。
朱旎旎垂下眼,手指绕着杯口:“挺好。”
周景曜笑了:“其实我有时候挺迷茫的,明明很多事不需要我操心,可我偏偏想证明自己。我爸总说我年轻,不懂忍耐。可我想,我总不能永远靠家里。”
他的声音很真诚,带着一点少年气的固执。朱旎旎听着,心口隐隐触动。
她再次想起自己高一转到BJ时,那种在新环境里茫然又倔强的心情。不同的是,她没有背景,只能硬着头皮学会适应。
她轻轻笑了笑:“有选择终究是好事。”
他抬眼看她,眼神真挚:“学姐,你是我见过最不一样的人。你让我觉得,我不是只有一条路。”
她抿着唇没有说话,心里嘀咕道,有钱人从来不会只有一条路……
分开时,周景曜坚持送她去车站。夜风很冷,他把围巾往上提了提:“学姐,我以后能经常找你吗?我知道你很忙,但哪怕只是聊聊,我也觉得很开心。”
她顿了几秒才轻轻点头:“可以。”
他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像夜空里突然的一颗星。
回到家里,暖气扑面而来。朱旎旎坐在书桌前,把周景曜送的那本浅蓝色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依旧空白,她拿起笔,写下:
有些靠近是直白的,要学会划界;
有些心动是偶然的,要学会守心;
不论是谁,最终的路都要自己走。
写完,她长长吐出一口气。窗外的圣诞灯光在夜里闪烁,她的心却慢慢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