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操控老祖宗:刘邦别浪啊! > 第六十二章 抄的慢,可以改印
换源:


       “都看好了啊!老少爷们儿!”

王秀才,这个曾经只会摇头晃脑念“之乎者也”的读书人。

此刻却拿着一根树枝,指着第一张图,唾沫横飞。

“第一步,开垄!看见没?就是把地弄成这样一道一道的,深五寸!别舍不得力气!”

“第二步,播种!手要稳,各种子隔三寸远!三寸!别给老子撒成一坨,那是喂麻雀!”

图上画着一只大手,种子像下雨一样均匀落下。

人群里,一个满脸褶子的老农使劲抓了抓自己乱糟糟的头发。

“秀才公,俺……俺不识字啊。”

“光看这画,俺也瞅不明白这小人儿在干啥呀。”

“是啊是啊,眼花,看不懂。”

“这弯弯绕绕的,啥意思嘛。”

王秀才的脸一下子就涨红了,他讲得口干舌燥,结果对牛弹琴了?

就在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孙毅笑呵呵地站了出来。

从怀里掏出一摞更小的东西,只有巴掌大,三寸宽,用粗麻线从侧面穿着。

封面也画着画,一束金黄饱满的稻穗。

旁边写着三个大字——《农桑小册》。

“老丈,别急。”

孙毅把一本小册子塞到那老农手里。

“这玩意儿轻便,能揣怀里。您要是不认字,就找村里娃问问,或者问王秀才。”

“一回生二回熟,看多了就记住了。”

老农把小册子翻来覆去地看,纸张光滑,比他见过的任何纸都好。

上面的图画也更清晰。

嘿嘿一笑,小心翼翼地塞进自己打着补丁的怀里,像揣了个宝贝。

人群一下就炸了锅。

“哎!给俺也来一本!”

“这好!这好!回家让我家那浑小子念给我听!”

正发着,满身油腥味的张屠户挤了进来,嗓门洪亮。

“孙毅!好兄弟!给俺也来张纸!”

手里提着半扇猪肉,算是给田疯子他们加餐的。

“俺那个喂牛的方子,老是记不住啥时候加豆粕,啥时候加麦麸。你给俺写纸上,俺回去直接糊牛圈墙上,天天看,准忘不了!”

孙毅接过猪肉,哈哈大笑。

他铺开一张纸,提笔就写。

笔尖在纸上顿了顿,他像是想到了什么。

“张大哥,你这倒提醒我了。”

“你说,咱要是编一本书,叫《农家百问》,把‘牛怎么喂才长膘’、‘猪下崽要注意啥’、‘地里苗发黄了怎么办’、‘叶子被虫吃了用啥土方子’……这些都写进去,是不是更省事?”

“到时候家家户户墙上都贴着,谁有问不明白的,翻翻书就懂了,那该多好?”

张屠户眼睛一亮,一拍大腿。

“我操!这个好!这个牛逼!”

“那感情好啊!省得俺天天跑来问你了!”

这话像长了翅膀,没过半天,就传到了赵骁的耳朵里。

……

熔铁城,新建成的仓库里。

码放整齐的钢锭在火把的映照下,反射着火光。

每一块,都代表着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工业力量。

赵骁正陪着墨云裳视察这批新出炉的成果。

刚听完手下的汇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农家百问?这个孙毅,脑子转得是真快,都学会举一反三了。”

他随手从旁边拿起一张记录用的纸和一支炭笔。

“唰唰唰”在上面写下几个大字:

“农学苑刊印”。

“去,告诉孙毅,这个想法很好,我准了。”

“让他把之前那本《农经概要》找出来,组织人手,扩写!把能想到的农家技术、土方偏方、疑难杂症,全给老子写进去!”

“书名就叫《平阳农术》。”

“先……印个一百本,平阳郡下辖的每个村子,先发一本下去,让村正组织学习。”

亲卫领命正要走,却被墨云裳叫住了。

刚才的注意力全在那些钢锭上,此刻才回过神。

的眉头微微蹙起,捕捉到了一个奇怪的词。

“印?一百本?手抄吗?那得抄到猴年马月去?”

在她的认知里,复制书籍,除了耗费大量人力去抄写。

没有第二种方法。

哪怕是她刚刚完成的《墨家机关术辑要》。

那三十本也是弟子们日夜不休抄了两个月才完成的。

一百本,还是内容更庞杂的农学书?

开什么玩笑!

赵骁看着她那一脸“你是不是在逗我”的表情,乐了。

指了指手里的纸。

“谁说要手抄了?”

“云裳,你觉得,我们脚下这些钢锭,是怎么来的?”

墨云裳不假思索。

“用模具浇筑。”

“没错,模具。既然铁水可以倒进模具,一次次浇筑出形状完全一样的钢锭。那为什么,文字不能用‘模具’,一次次‘印’在纸上呢?”

模具……

印……在纸上?

这个思路,太野了!

太……不可思议了!

“你的意思是……”

赵骁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比划。

“找一块平整的木板,把我们要的字,反着刻在上面。就像照镜子一样。然后,在这些凸起的反体字上,涂上墨。最后,把纸盖上去,轻轻一压。”

“嘿,一个清晰的、标准的、毫不费力的正体字,不就出现在纸上了吗?”

“一块木板,就是一页书的‘模具’。这个模具,可以重复使用成千上万次。”

“你说,是几十个弟子抄一本快,还是一块木板印一百本快?”

“我告诉你,用这个法子,速度至少是手抄的十倍!而且,绝不会出错!”

十倍!

绝不会出错!

墨云裳的瞳孔,在瞬间收缩到了极致。

想起了墨家机关术里,那些用于批量制造青铜零件的陶范。

原理是一样的!

又是复刻!

这个男人,竟然把墨家用来复刻“形”的原理,用到了复刻“识”上面!

如果说,造纸是让知识从沉重的竹简上“解放”出来,拥有了流动的可能。

那这个叫“印刷术”的东西,就是给流动的知识,装上了一对翅膀!

可以想象,当成千上万本一模一样的书籍,以一种廉价到不可思议的成本。

被迅速制造出来,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恐怖的冲击。

知识的壁垒,将被彻底粉碎!

“你这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那眼神里,混杂着惊骇、狂热、崇拜,还有一丝……恐惧。

下一秒,所有的情绪都化作了动力。

墨云裳一把抓住赵骁的手腕。

“去工坊!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