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看到六姐林秀红把生姜水喂给小鸡仔喝了之后,林书明蹲在鸡棚边仔细观察。十分钟过去了,那只原本蔫巴巴的小鸡明显有了精神,虽然还有些虚弱,但至少能站稳了。

”看样子是缓过来了。”林书明轻轻舒了口气,用手背试了试小鸡的体温,”六姐,其他小鸡有这种情况吗?”

六姐摇摇头:”暂时没有,就这一只。我下午喂食的时候还好好的,刚才来添水才发现它不对劲。”

林书明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但还是不敢大意。养鸡最怕的就是传染病,一只鸡得病,搞不好整窝都得完蛋。

”六姐,你在家看着,我得去各家走一趟。”林书明站起身,”分给孩子们的小鸡也得看看,万一都是着凉,得赶紧处理。”

”这么晚了,明天再去吧。”六姐担心地说,”都快十点了,人家都睡了。”

”不行,等不得。”林书明进屋拿了个瓦罐,把剩下的生姜水倒进去,”要真是鸡瘟什么的,一晚上就能死一大片。”

他提着瓦罐和一盏马灯,先去了小顺子家。小顺子家住在村东头,走过去要十几分钟。

”咚咚咚。”林书明轻轻敲门。

”谁啊?”屋里传来小顺子爹的声音。

”顺子叔,是我,林书明。”

门开了,顺子爹披着衣服站在门口:”书明,这么晚了有事?”

”叔,我来看看小顺子养的鸡。”林书明说,”我家有只小鸡着凉了,怕其他的也有问题。”

一听这话,顺子爹赶紧让他进来:”小顺子!快起来!”

小顺子揉着眼睛出来了:”林叔叔,咋了?”

”带我去看看你的小鸡。”

小顺子的两只小鸡养在屋后的柴房里,用竹筐罩着。林书明提着马灯仔细查看,两只小鸡都挺精神的,看到光还叽叽叫了两声。

”没事,养得不错。”林书明摸摸小顺子的头,”记得明天早上喂食的时候,水里加点盐,预防着凉。”

”知道了,林叔叔。”小顺子认真地点头。

从小顺子家出来,林书明又去了铁蛋家。铁蛋家在村西,要穿过大半个村子。

夜里的村子静悄悄的,只有偶尔的狗吠声。月亮躲在云层后面,路上黑漆漆的,全靠手里的马灯照明。

到了铁蛋家,情况就不太好了。铁蛋养的一公一母两只鸡,那只公鸡明显不太对劲,缩在角落里,毛都竖起来了。

”坏了。”林书明赶紧打开瓦罐,舀了一勺生姜水,”铁蛋,把公鸡抓过来。”

铁蛋小心翼翼地把小公鸡抱过来。林书明掰开鸡嘴,慢慢把生姜水灌进去。小鸡挣扎了几下,总算喝下去了。

”林叔叔,它会死吗?”铁蛋眼圈都红了。

”不会的。”林书明安慰道,”就是着凉了,喝了药就好了。你今晚把它搬到屋里,暖和点。”

接下来,林书明又跑了七八家。还好,大部分小鸡都没事,只有王家小丫头养的一只母鸡也有点蔫。林书明赶紧给灌了生姜水。

等他查看完最后一家,已经快半夜了。村里的狗都不叫了,整个世界安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林书明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这一圈下来,走了得有七八里路,腿都软了。但他不敢松懈,明天一早还得再看一遍,确保那几只生病的鸡都缓过来。

推开家门,六姐还没睡,正在煤油灯下缝补衣服。

”老八回来了?”六姐抬起头,”都看过了?”

”看了,有三只着凉了,都喂了药。”林书明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六姐,你怎么还不睡?”

”等你呢。”六姐起身去倒水,”饿了吧?锅里给你温着粥。”

”不饿,就是累。”林书明摆摆手,但肚子不争气地叫了一声。

六姐笑了,端来一碗粥,还有两个窝头:”就知道你没吃晚饭。快吃吧,吃完好睡觉。”

林书明也不客气,稀里呼噜就把粥喝完了。温热的粥下肚,整个人都舒服了。

”六姐,明天你多熬点生姜水。”林书明一边吃窝头一边说,”预防为主,每家都送点去。”

”知道了。”六姐收拾碗筷,”你快去睡吧,累了一天了。”

林书明回到自己屋里,倒在那张吱呀作响的木板床上,连衣服都没脱就睡着了。实在是太累了,这些天又是组织生产,又是到处奔波,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

没一会儿,屋里就响起了轻微的鼾声。

第二天天还没亮,林书明就被公鸡的打鸣声吵醒了。他揉揉眼睛,看看窗外,东方刚露出一丝鱼肚白。

”这么早?”他嘟囔了一句,但还是爬起来了。

想起昨晚那几只生病的鸡,林书明赶紧洗了把脸,又去查看。

先去自家鸡棚,那只昨晚着凉的小鸡已经好多了,正在啄食呢。

”看来生姜水真管用。”林书明松了口气。

六姐也起来了,正在灶房烧水:”老八,我这就熬生姜水,一会儿你给各家送去。”

”好。”林书明点头,”我先去看看铁蛋家那只。”

铁蛋家的小公鸡也缓过来了,虽然还有点没精神,但至少能自己站着了。铁蛋蹲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

”林叔叔,它好些了吗?”

”好多了。”林书明摸摸小公鸡的羽毛,”再喂两天药就没事了。”

查看完所有生病的鸡,都在好转,林书明这才真正放下心来。

回到家,六姐已经熬好了一大锅生姜水。林书明用几个瓦罐分装好,挨家挨户地送。

”刘大娘,这是生姜水,给鸡喝的,预防着凉。”

”哎呀,书明真是有心了。”刘大娘接过瓦罐,”听说昨晚你跑了大半个村子?”

”应该的。”林书明说,”养鸡不容易,不能出岔子。”

送完生姜水,已经是上午九点了。林书明刚想歇歇,王支书来了。

”老八,出事了。”王支书脸色凝重。

”咋了?”林书明心里一紧。

”赵家村的鸡死了十几只。”王支书压低声音,”听说是得了鸡瘟。”

”鸡瘟?”林书明脸色变了。鸡瘟是养鸡最怕的传染病,传染快,死亡率高,一旦爆发,整个鸡群都保不住。

”赵家村离咱们这么近,会不会传过来?”王支书担心地问。

林书明沉思片刻:”得赶紧采取措施。第一,暂时不要跟赵家村的人接触,特别是养鸡的。第二,所有的鸡棚都要消毒。第三,给鸡喂点大蒜水,增强抵抗力。”

”消毒用啥?”

”石灰水。”林书明说,”把生石灰化开,喷洒在鸡棚周围。还有,鸡的饮水要烧开晾凉了再喂。”

王支书点点头:”我这就去通知大家。”

”等等,王支书。”林书明叫住他,”先别说是鸡瘟,就说是预防,免得引起恐慌。”

王支书走后,林书明立刻行动起来。他找来石灰,调配成溶液,先给自家的鸡棚消了毒,然后去各家帮忙。

”林叔叔,为啥要撒这个白水?”小顺子好奇地问。

”杀菌。”林书明一边撒一边说,”就像人要洗手一样,鸡棚也要清洁。”

忙活了一整天,总算把全村的鸡棚都消了毒。林书明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晚上,他把养鸡的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又讲了一遍注意事项。

”这几天要特别小心。每天观察小鸡的状态,有什么不对劲立刻告诉我。”

”知道了,林叔叔。”孩子们齐声回答。

”还有,不要去赵家村玩,也不要让赵家村的孩子来看你们的鸡。”

回到家,大姐林秀兰正在等他:”老八,听说赵家村的鸡得瘟了?”

”是。”林书明点头,”大姐,这几天竹筐生产先缓缓。让赵家村的人暂时别来了。”

”那订单怎么办?”大姐担心。

”宁可晚几天交货,也不能冒险。”林书明说,”要是鸡瘟传过来,损失更大。”

大姐理解地点点头:”那我明天跟大家说一声。”

夜深了,林书明躺在床上却睡不着。赵家村的鸡瘟来得太突然了,虽然现在采取了预防措施,但谁也不敢保证不会传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