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药味比往日淡了些,却依旧萦绕不散。
朱高炽坐在龙椅上批阅奏折,还没看几行就开始喘起粗息,额头上还渗出虚汗。
多年的肥胖和操劳,让他稍微劳累就有些气短心慌。
太医连续换了许多方子,都不怎么管用。
“皇上,你还是歇会儿吧。太医的药治表,根子还得慢慢调。”
朱重八端着一碗清粥走进来,这是他亲自熬的杂粮粥,掺了小米、燕麦以及山药。
朱高炽放下御笔,无奈地说:“朱卿又来劝朕忌口了吗?这太医说啦,朕的身子虚,得大补……”
“呵呵,补并不是要顿顿大鱼大肉,冰水甜汤啊。”
朱重八将粥碗递过去,苦口婆心道:“洪武爷当年南征北战,晚年每日只吃两顿杂粮饭,晨起就绕着宫墙走十里,就能活到七十一。皇上可以试试?每日早上起来走八里路,御膳房停了肥肉甜汤,多吃点蔬菜杂粮,一个月就会有见效的。”
他还拿出了安排表,上面标注着每日时辰:“卯时起床,绕御花园走三圈。辰时用膳,就吃杂粮粥配青菜。巳时处理政务,每一炷香起身活动。未时再走两圈……”
朱高炽看着表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又看向朱重八那无比真挚的眼神。
他还是答应了下来:“好吧,朕信你,就按你说的来,如果真能好转,朕一定要重重有赏!”
朱重八呵呵一笑:“皇上身体无恙,那就是咱最好的赏赐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顺天的皇宫里多了道特殊的风景。
每日卯时,朱高炽穿着便服,在朱重八和几个太监的陪伴下绕着御花园散步。
刚开始才走一小段路就喘,朱重八便陪着他慢慢动。
他还讲些洪武爷当年在凤阳种地,以及在南京的旧事,逗得他一时间忘了累。
御膳房的菜单全都变了,五花肉换成瘦精肉,水果甜汤改成杂粮蛋羹。
许多人路过御膳房,都很震惊:“这御膳房怎么飘出农家饭的味道啦?”
就这样,短短一个月,奇迹真的发生了!
朱高炽的腰围小了许多,晨起散步能自己走满八里地,批阅奏折时居然也不怎么喘了。
太医诊脉都不禁惊叹:“皇上脉象沉稳了好多,气血也要比从前更足!”
等到朝会结束,朱高炽拉着朱重八走到御花园,乐呵呵地说:“朱卿啊,多亏了你,朕现在走八里路气不喘了,昨夜皇后还夸朕变厉害了好多!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朱重八很是诚恳:“臣只求皇上龙体能安康,其他的别无所求。”
朱高炽很是欣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这心里总是想着大明,装着别人。今晚来朕的暖阁,朕让御膳房做你爱吃的菜,咱们君臣好好聊聊。”
“遵命。”
……
到了深夜,暖阁内灯火微弱。
朱高炽屏退了所有人,亲自给朱重八倒酒。
他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带着一丝疲惫:“唉,朱卿,你就说实话吧,朕这身子到底还能撑多久?”
朱重八听到这话,握着酒杯的手一紧:“皇上正值壮年,如果坚持养身锻炼,定能长命百岁。”
朱高炽苦笑一声,给自己灌了杯酒,道:“别哄朕啦,朕又不是小孩子,自己的身子最清楚了,这一个月的好转,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父皇常年征战,身子这才硬朗,朕从小锦衣玉食,又胖,这病根早就埋下啦。”
他放下酒杯,目光变得格外郑重,严肃地望着朱重八:“朱卿,朕清楚你是忠臣,更是能臣,能护着我朱家江山的人。”
“太子他年纪轻,性子虽聪慧,终究是少了些历练,朝堂上的那些弯弯绕绕,藩王的隐患,还有外邦的心思,他一个人是应付不来的。”
朱重八听到了这些真心话,不由得有些吃惊,他的话外之音很快就明白了。
朱高炽的态度恳切,带着托孤的意思:“朕要是有不测,太子这边就拜托你啦。一定要帮他稳住朝堂,清掉奸佞,护着他好好的做个圣明的皇帝,别让大明的江山在他手里出乱子,更不要让朕和父皇失望。”
暖阁里,很是安静。
朱重八看着眼前的帝王,那个从前被认为软弱无能的太子,眼下在他眼中却特别聪明!
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却用尽最后的力气为儿子铺路,为大明托孤。
朱重八起身,认真地说:“皇上放心吧,咱朱重八在此立誓,定会护太子周全,助他延续盛世,如有违此誓,天打雷劈!”
朱高炽眼眶微红,很是受用:“有你这话就放心啦,你从漠北护驾,到朝堂改革,再到如今调理朕的身子。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对得起大明,对得起朱家。有你在,朕就算是离开了,也能告慰先帝。”
两人在暖阁里,还聊了许多,仿佛要把所有的话都在今夜说完。
直到夜半三更,朱高炽打了个哈欠:“时辰不早了,你先在宫里找个值班房歇着吧,明天朕还要早起去散步呢。”
朱重八走出暖阁,夜风吹起他的衣袍,有一丝凉意。
他回头望了眼暖阁的灯火,那灯光在深夜中温暖而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