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青禾遇风 > 第二十四章 雨过天晴
换源:


       青禾在潇府休养了五日,身上的疲惫渐渐散去,窗外的春雨也终于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得庭院里的青苔都泛着绿意,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清香。

这日午后,潇诀拿着一卷明黄色的卷轴走进来,脸上带着久违的笑意:“青禾,好消息。”

青禾放下手中的绣活,看着他手中的圣旨,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陛下又有赏赐?”

“不止是赏赐,”潇诀在她身边坐下,将圣旨展开,“陛下看了账册后,亲自下旨为苏夫人正名,说她‘忠烈可嘉,智破奸佞’,还追封她为‘护国夫人’,忠烈祠的规格也提升了,由工部亲自督建,下个月便可竣工。”

青禾凑近细看,当看到圣旨上“苏婉之女青禾,胆识过人,助朕破获逆案,特赐黄金百两,绸缎千匹,允其参与忠烈祠落成大典”时,眼眶瞬间红了。

“母亲终于真正被认可了……”她声音哽咽,指尖轻轻抚过圣旨上“护国夫人”四个字。

“不止这些,”潇诀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陛下还说,等忠烈祠落成后,便为我们举办婚礼,到时候亲自为我们主婚。”

青禾惊讶地抬头:“主婚?这太隆重了……”

“陛下说,你救驾有功,又为朝廷铲除大患,理应受此殊荣。”潇诀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尖,“这下没人再敢非议我们的婚事了。”

正说着,侍女进来禀报:“公子,姑娘,沈大人和楚公子来了,说在书房等着呢。”

两人来到书房,只见沈毅和楚风正围着一张地图讨论着什么,桌上还放着几卷卷宗。

“你们来得正好,”沈毅见他们进来,连忙招手,“这是柳氏案的后续审理结果,陛下让潇公子过目。”

青禾接过卷宗翻看,只见上面写着柳氏因勾结焚天宫、诬陷忠良、资助逆党等多项罪名,被判凌迟处死,秋后执行;苏宏因包庇罪被削去所有功名,贬为庶民,流放岭南;苏玲因参与伪造密信,被判杖责三十,送入家庙终身为尼。

那些曾被柳氏买通的官员,也都被一一革职查办,抄没家产。李嵩的余党更是被连根拔起,朝堂之上为之一清。

“真是大快人心,”楚风喝了口茶,“这柳氏藏得够深,若不是青禾冒险找到账册,还不知要被她蒙骗到何时。”

“说起来还要多谢楚大哥找到柳成的徒弟,”青禾真诚地看向楚风,“若不是他的证词,我们也找不到关键证据。”

“举手之劳,”楚风摆摆手,“我倒是查到个有趣的事,柳氏之所以这么恨苏夫人,不仅是为了钱财,还因为当年她心仪的男子喜欢苏夫人,因爱生恨才与焚天宫勾结。”

青禾愣了愣,随即苦笑:“真是荒唐,竟因这点恩怨害了这么多人。”

“人心本就复杂,”潇诀柔声道,“不过都过去了。陛下已下旨,让江南巡抚彻查苏夫人当年在江南的旧部,将那些被牵连的人都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沈毅补充道:“还有件事,苏夫人当年资助过的几个学子,如今都在朝中任职,听说夫人平反的消息后,都想来拜谢你,说要为忠烈祠添些香火钱。”

青禾心中一暖:“替我多谢他们,香火钱就不必了,若有心,常去祭拜母亲便是。”

几人又聊了些朝堂琐事,沈毅和楚风便起身告辞了。潇诀陪着青禾在庭院里散步,看着廊下晾晒的嫁妆,眼中满是期待。

“这些绣品都是你亲手做的?”潇诀拿起一方绣着并蒂莲的手帕,上面的针脚细密,配色雅致。

“嗯,”青禾脸颊微红,“母亲说,女子出嫁前要亲手准备嫁妆,这样日子才能过得踏实。”

“那我可要好好珍藏,”潇诀将手帕贴身收好,“等我们成婚了,我每天都带着。”

青禾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转移话题道:“对了,忠烈祠的匾额,我已经写好了,你帮我看看行不行。”

她转身取来写好的匾额拓本,上面“护国忠烈祠”五个大字,笔锋刚劲中带着温婉,颇有苏夫人当年的风骨。

潇诀看着拓本,眼中满是赞许:“写得极好,既有风骨又不失柔情,母亲定会喜欢。”他忽然想起什么,“陛下说,等忠烈祠落成那天,要亲自题字刻碑,记录苏夫人的功绩,还要将你找到的账册和证据存入国库,供后人查阅,让世人都知道这段冤案的始末。”

“这样也好,”青禾轻声道,“让后人引以为戒,不要再被奸佞蒙蔽。”

接下来的日子,青禾一边准备婚礼,一边参与忠烈祠的筹备事宜。她亲自设计了母亲的牌位样式,选用上好的紫檀木,雕刻着缠枝莲纹,牌位背面刻着母亲生前最喜欢的诗句:“清风拂柳岸,明月照莲池”。

潇诀则忙着处理吏部的公务,同时监督忠烈祠的建造进度,每天再忙也会抽出时间陪青禾吃饭、散步,两人的感情在平淡的相处中愈发深厚。

这日傍晚,青禾正在整理母亲的遗物,忽然发现一个不起眼的木盒,打开后里面竟是一沓书信,都是母亲当年写给父亲的,字里行间满是对丈夫的信任和对家庭的期盼。

“这些信……”青禾看着信上的日期,正是母亲被诬陷前的几个月写的,那时她还对苏宏满怀希望。

潇诀走过来,看到书信后轻轻叹了口气:“都过去了。苏宏虽糊涂,但也算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我不恨他了,”青禾将书信放回木盒,“他失去了母亲,失去了名声,失去了一切,这已经是最大的惩罚。只是觉得可惜,母亲一生良善,却落得这样的结局。”

“但她的精神会永远流传,”潇诀握住她的手,“忠烈祠建成后,会有无数人记得她的功绩,她的善良与正义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青禾抬头看着他,眼中满是暖意:“有你真好。”

潇诀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傻瓜,我们以后还有一辈子的时间互相陪伴。”

半个月后,忠烈祠正式落成。那日晴空万里,京城的百姓自发来到城南,想要见证这一时刻。青禾穿着素色衣裙,捧着母亲的牌位,在潇诀的陪伴下缓缓走进祠堂。

皇帝亲自为匾额揭幕,当“护国忠烈祠”五个大字展露在众人面前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皇帝站在碑前,亲自宣读了苏夫人的功绩,声音洪亮而庄重,传遍了整个祠堂。

“苏婉女士,忠贞不屈,智斗奸佞,虽蒙冤而不改其志,其女青禾,秉承母志,冒死献证,终为母昭雪,为国立功……特立此碑,以彰其德,以励后人!”

青禾跪在母亲的牌位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母亲,您看,天下人都知道您是清白的了。您可以安息了。”

潇诀在她身边跪下,与她一起祭拜:“伯母,您放心,我会一辈子照顾青禾,让她平安喜乐,不辜负您的期望。”

祭拜结束后,皇帝看着青禾,眼中满是欣慰:“青禾姑娘,你母亲若在天有灵,定会为你骄傲。婚礼的日子定在下月初八,朕已让人准备好了一切,你安心待嫁便是。”

青禾谢过圣恩,心中一片安宁。阳光透过祠堂的窗棂洒进来,照在母亲的牌位上,仿佛母亲温柔的目光。她知道,母亲从未离开,一直以另一种方式陪伴着她。

离开祠堂时,青禾回头望了一眼,只见忠烈祠的朱红大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门前的石狮子庄严肃穆。她握紧潇诀的手,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过去的阴霾终于散去,未来的画卷正缓缓展开。江南的烟雨,京城的暖阳,都将见证她与潇诀的幸福时光,而母亲的精神,将如这忠烈祠一般,永远矗立在世人心中,从未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