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青禾遇风 > 第二十九章 梅香书韵
换源:


       腊月初的寒风裹着碎雪,将学堂的窗棂吹得呜呜作响。李修正带着孩子们临摹字帖,忽然听到院外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字音咬得格外清晰,竟盖过了风雪声。阿丫扒着门缝往外看,惊喜地拍手:“姑娘,是个戴方巾的哥哥在扫雪!”

青禾走到门口,只见个穿着半旧湖蓝长衫的年轻男子正挥着扫帚扫雪,嘴里吟诵着《楚辞》,雪花落在他乌黑的发辫上,转眼就化成了水珠。见青禾出来,他连忙放下扫帚拱手:“在下温砚,听闻清风学堂藏书颇丰,特来叨扰。”

“温先生请进,”青禾看着他冻得发红的耳尖,“雪天路滑,先进屋暖和暖和。”温砚目光落在门楣的“清风学堂”匾额上,眼神亮起来:“这字是潇诀公子所题吧?笔锋里有松风之气。”青禾有些诧异:“先生认得潇诀?”

“曾在国子监见过他题字,”温砚跟着往里走,目光扫过墙上的孔子像,“在下原是江南的蒙馆先生,因家乡遭了水灾,才来京城投奔亲友,路过此处听闻书声,忍不住就……”孙先生正在核对账目,闻言抬头笑道:“听这谈吐,先生定是饱学之士。”

温砚看着教室里的孩子们,忽然叹息:“我家乡的学堂也遭了水淹,那些孩子怕是再难捧起书本了。”青禾心中一动:“温先生若不嫌弃,不如留在学堂执教?孩子们正缺教诗词的先生。”温砚眼睛瞬间亮起来,作揖时衣摆扫落了肩头的雪:“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正说着,周嬷嬷端来热茶,温砚刚接过茶杯,就见张默举着幅画跑来:“温先生快看看,这是孩子们画的雪景!”画上十几个小小的身影在雪地里堆雪人,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凌,最妙的是枝头落雪的梅花,用胭脂点染得鲜活欲滴。温砚赞道:“笔法虽稚拙,却有灵气,张老先生教得好。”

午后雪稍停,忽然听到院外有孩童的争执声,只见阿丫正和个穿锦缎棉袍的小男孩拉扯,男孩手里的风筝线缠在了槐树枝上。“这是我爹给我买的凤凰风筝!”男孩急得满脸通红,锦袍上的玉佩叮当作响。青禾走过去笑道:“别争了,沈大哥正好在修篱笆,让他帮你取下来。”

沈毅踩着梯子取下风筝,凤凰翅膀已被树枝刮破了个小口。男孩瘪着嘴要哭,他身后的仆从立刻呵斥:“没规矩!敢让沈大人爬梯子?”青禾皱眉道:“孩子玩闹罢了,何必动气。”仆从刚要反驳,个穿着官服的中年男子走进来,正是户部侍郎顾言。

“犬子顽劣,惊扰姑娘了,”顾言拉过男孩,“还不快给姐姐道歉。”男孩怯生生地说:“对不起,我不该抢阿丫的雪球。”阿丫却把修好的风筝递给他:“给你,下次我们一起放吧。”顾言看着院里读书的孩子们,又看了看儿子身上的锦袍,忽然叹道:“实不相瞒,我带他来是想问问,学堂收不收官家子弟?”

青禾有些意外,顾言苦笑:“这孩子被宠坏了,在家连三字经都背不全,听闻你这学堂风气好,想让他来学学规矩,学费我加倍奉上。”孙先生在旁笑道:“顾大人放心,学堂一视同仁,只是要和其他孩子同吃同住。”男孩立刻喊道:“我不要睡硬板床!”顾言沉下脸:“就得去!明日让管家送行李来。”

傍晚温砚正在教孩子们背诗词,忽然有个背着药篓的少年闯进来,裤脚沾着泥雪,手里举着支盛开的红梅:“王大夫在吗?我娘咳得厉害,这是刚在山里采的药引。”王志远认出他是城外药农的儿子石头,连忙接过红梅:“快进屋,我给你包药。”

石头看着教室里的烛火,眼神里满是羡慕:“我娘说等开春了,也让我来上学。”青禾笑着点头:“我们等着你。”石头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晒干的野山枣:“这个给哥哥姐姐们吃,可甜了。”阿丫立刻拉着他去看风筝,两个孩子很快就凑在一起数星星。

第二日顾公子背着书包来上学,锦缎棉袍换成了粗布衣裳,别扭地坐在阿丫旁边。早课学《弟子规》,李修让孩子们轮流朗读,顾公子结结巴巴读不全,狗蛋却背得流利顺畅。顾公子红了脸,下课偷偷问狗蛋:“你怎么背得这么快?”狗蛋挠挠头:“李先生说多念几遍就记住了,我帮你划重点吧。”

午后春桃教女孩们绣梅花,柳氏纳鞋底的线忽然断了,顾公子从书包里掏出个金剪刀:“用这个剪线吧,我娘说这个最好用。”春桃笑着摇头:“我们用剪子就行,金剪刀太贵重了。”顾公子把剪刀往桌上一放:“给你们用,我娘说要助人为乐。”

傍晚顾言来接儿子,见他正帮张默研墨,鼻尖沾着墨汁,锦缎书包里装着野山枣和孩子们送的画。“今日学了什么?”顾言笑着问。顾公子举着刚画的梅花:“学了‘凌寒独自开’,还知道了种地要翻土,绣花要穿针。”顾言看着儿子脸上的泥渍和笑容,眼中满是欣慰。

几日后温砚提议办个诗会,让孩子们以“雪梅”为题作诗。顾公子咬着笔杆半天写不出一个字,石头却用木炭在纸上写道:“山里梅花开,雪落像白糖,娘说花能治病,读书能变强。”青禾看着歪歪扭扭的字迹,眼眶一热:“这是最好的诗。”

诗会正热闹,陈老汉背着糖葫芦靶子进来,手里捧着个瓦罐:“姑娘快尝尝,我新做的冰糖雪梨,治咳嗽的。”罐子里的雪梨炖得软烂,上面浮着晶莹的冰糖,孩子们捧着瓷碗吃得香甜。婉儿给张猛留了一碗,顾公子则把自己的分给了咳嗽的石头,小脸上满是认真。

忽然听到院外锣鼓声,原来是楚风带着京城的戏班来了,戏班班主拱手笑道:“楚大人说学堂办得好,我们来给孩子们演场《精忠报国》。”戏台搭在槐树下,孩子们搬着板凳坐前排,顾公子和石头挤在一起,看得眼睛都不眨。当岳飞被奸臣陷害时,狗蛋气得攥紧拳头,阿丫偷偷抹起了眼泪。

戏演到一半,顾言带着户部的同僚来了,每人手里都提着笔墨纸砚。“陛下听闻学堂办诗会,特命我们送来文房四宝,”顾言指着戏班,“这戏班也是陛下恩准来的,让孩子们学学忠孝节义。”青禾看着台上岳飞的身影,又看了看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忽然明白母亲说的“立德树人”是什么意思。

夜深时戏班走了,孩子们还在兴奋地讨论剧情。温砚在灯下批改诗句,张默整理着孩子们的画,孙先生核对今日的捐赠,周嬷嬷给炉火添柴,春桃和柳氏在缝补戏服上的破洞——那是顾公子看戏时不小心扯破的。青禾坐在窗前,看着月光下的老槐树,枝头的铁马还在叮咚作响。

顾公子忽然捧着日记本跑来:“青禾姐姐,我写了今日的心得。”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原来百姓的孩子读书这么难,我以后要爱惜笔墨,还要帮石头采草药。”青禾笑着摸摸他的头:“你写得真好。”

雪又开始下了,落在窗台上簌簌作响。温砚吟诵起新写的诗:“清风拂雪落梅梢,稚子书声破寂寥,莫道寒门无远志,丹心一片比琼瑶。”张默挥毫泼墨,将诗句题在孩子们的雪景图上,墨香混着梅香在屋里弥漫。

孙先生捧着账本进来,烛火照亮他的白发:“今日新增学生一名,收到戏班义演一场,户部捐赠文房四宝十套,陈老汉雪梨一罐……”青禾接过账本,在最后一页写道:“梅香伴书韵,风雪亦温情。”

窗外的红梅在雪中开得更艳了,像无数跳动的火苗。青禾知道,这所学堂早已不只是教书的地方,它像这株老梅,在风雪中扎根生长,用知识做枝干,用善意做花朵,让每个走进来的孩子都能汲取温暖与力量。而那些不同背景的孩子、来自各方的善意,就像不同的养分,让这株教育之梅愈发繁茂,在岁月里绽放出最动人的芬芳。

天快亮时,青禾仿佛看到母亲站在梅花树下微笑,轻声说:“你做得很好,这才是真正的清风化雨。”她伸手去接飘落的雪花,雪花落在掌心,瞬间化成了温暖的水珠,像极了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