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青禾遇风 > 第四十九章 书间密语
换源:


       青禾却捧着沈砚秋的回信,心头暖融融的。信中除了叮嘱她注意安全,还附了几张石敢当修复的古籍残页照片,上面用朱笔圈出几处奇怪的符号——像是柳家特有的加密暗语。

“这些符号在柳承宇的日记里也出现过。”潇诀凑过来看,指着残页上的“水”“火”二字,“日记里每次提到军械运送,都会在末尾画这两个符号,当时以为是标记火药种类,现在看来没这么简单。”青禾将残页与日记对照,忽然发现符号的排列规律与《周易》的卦象相似:“这可能是用卦象加密的密信!”

她立刻找出岳元帅手札中关于兵法密码的记载,果然在附录里找到柳家祖传的加密方法:“以天干地支配卦象,每三个符号对应一个字。”青禾试着破译残页上的符号,指尖在纸上写写画画,片刻后抬起头:“解密出来是‘京中粮仓,腊月初三’!”

潇诀脸色骤变:“他们想在腊月初三袭击京城粮仓!”他当即让人快马加鞭禀报朝廷,同时召集将领调整部署,“必须在腊月前肃清西漠残敌,否则京城危矣!”青禾却眉头紧锁:“柳家余党在京城经营多年,能调动的力量绝不止影狼堂,这背后恐怕还有更大的网。”

三日后,朝廷传来消息:皇帝已下令彻查京城粮仓守卫,同时派大理寺少卿前往清风镇,协助沈砚秋破译更多古籍中的暗语。石敢当在信中说,他在矿洞古籍里发现了柳家与朝中某位大臣的往来书信,只是字迹模糊,需要青禾带回的密码本才能辨认。

“看来得尽快送你回清风镇。”潇诀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边境战事已稳,蒙烈遣使求和,愿意交出影狼堂余孽换回部落俘虏,你带着密码本回去,帮先生破译书信,揪出京中内应。”青禾点头:“我明日一早就出发,岳平留下协助你处理后续事宜。”

出发前夜,老工匠捧着个精致的木匣来找青禾,里面是一套修复古籍的工具:“这是石师傅生前用的工具,他说修复古籍就像修补人心,得有耐心。石敢当让我转交给你,说你比他更需要这个。”青禾抚摸着工具上的包浆,眼眶微微发热——这些工具承载的不仅是技艺,更是石家两代人守护文脉的信念。

归途比来时顺利许多,青禾带着密码本和修复工具,快马加鞭穿过西漠草原。沿途的黑石部牧民看到她腰间的狼头令牌,都会恭敬地让路——蒙烈已下令善待中原信使,毕竟影狼堂的覆灭让部落摆脱了控制。

腊月初一这天,青禾终于抵达清风镇。远远就看到学堂门口挂着红灯笼,孩子们穿着新棉袄在雪地里嬉戏,张猛正指挥伙计给藏书阁加盖防寒的棉帘,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沈砚秋站在门口迎接,鬓角又添了些白发,眼神却依旧清亮:“回来就好,石敢当在藏书阁等你呢。”

藏书阁里暖意融融,石敢当正趴在案上破译古籍,面前摊着十几张残页。看到青禾进来,他激动地举起一张残页:“青禾姐姐,我发现这些书信是柳尚书写给京中一位‘赵大人’的,里面提到‘玉琮为信,太庙会面’!”青禾将密码本递给他:“我们一起破译,争取在腊月初三前找出这位赵大人是谁。”

接下来的两天,青禾和石敢当泡在藏书阁里,逐字逐句破译书信。大理寺少卿带来了京城的户籍册,对照书信中提到的官职和时间,渐渐锁定了嫌疑人——户部尚书赵谦,他曾是柳尚书的门生,掌管京城粮仓的调度权!

“腊月初三是赵谦负责粮仓巡查的日子。”沈砚秋看着破译出的完整密信,手指重重敲在案上,“他们想趁赵谦巡查时里应外合,烧毁粮仓制造混乱,趁机劫狱救出柳承宇的家人!”青禾立刻提笔写信:“得马上通知潇诀,让他禀报朝廷提前布防!”

就在这时,楚风匆匆赶来,手里拿着封从京城加急送来的密信,信封上没有署名,只画着一个狼头标记。青禾拆开一看,脸色瞬间煞白——信中竟是柳家余党给清风镇的威胁:“若敢泄露密信,正月十五炸毁学堂藏书阁!”

“他们连学堂都不放过!”石敢当攥紧拳头,指节发白。沈砚秋却异常平静:“这说明他们怕了,怕我们破译更多秘密。楚风,立刻加派人手守护学堂,张猛,把藏书阁的古籍转移到卧牛山祠堂,那里有岳家世代守护的密室。”

腊月初三清晨,清风镇飘起了鹅毛大雪。青禾和石敢当带着破译好的密信和户籍册,准备前往县城交给驿站寄出,刚走出学堂大门,就看到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在巷口徘徊——穿着中原服饰,腰间却露出黑石部特有的狼皮腰带。

“是影狼堂的漏网之鱼!”石敢当低声道,握紧了腰间的短刀。青禾拉着他退回学堂,对沈砚秋道:“他们来者不善,恐怕不只是威胁,是想趁机抢走密信!”沈砚秋让温砚带着孩子们从后门撤往地窖,自己则和青禾、石敢当守在藏书阁,等待楚风的支援。

果然,没过多久,巷口传来打斗声,是楚风带着捕快与黑衣人交上了手。为首的黑衣人武功高强,竟突破捕快的防线,直奔藏书阁而来,手中还举着个火把:“烧了这里,让他们再也破译不了密信!”

“休想!”石敢当挺身而出,使出岳平教他的刀法,与黑衣人缠斗在一起。青禾则趁机将密信藏进古籍修复工具匣,用油布层层包裹。沈砚秋从暗格取出那把精铁匕首,站在书架前,目光如炬:“柳家余孽,你们以为能掩盖罪行吗?这些古籍会记住一切!”

黑衣人被石敢当缠住,一时无法靠近藏书阁,竟将火把扔向书架。青禾眼疾手快,抓起案上的砚台砸灭火把,火星溅在她手背上,烫出几个水泡,她却浑然不觉。就在这时,岳平带着护卫从外面冲进来,一刀砍中黑衣人的后背,将他制服在地。

“青禾姐姐,你没事吧?”石敢当扶住她,看到她手背上的水泡,眼眶泛红。青禾笑着摇头:“没事,密信安全就好。”楚风走进来,押着被俘虏的黑衣人:“这些人招了,他们是赵谦派来的,想毁掉密信拖延时间。”

当天下午,密信顺利寄出。青禾坐在藏书阁里处理伤口,沈砚秋看着她手背上的水泡,叹了口气:“委屈你了,本想让你安心修复古籍,却总让你身陷险境。”青禾摇头:“守护文脉本就不是躲在书斋里就能做到的,先生教过我们,忠义要刻在心里,更要握在手里。”

石敢当在旁点头:“父亲说过,真正的守护不是等着危险过去,是主动站出来挡住风雨。”他从怀里掏出块玉佩,上面刻着“敢当”二字,“这是父亲给我取的名字,现在我知道,这两个字的分量有多重了。”

腊月十五这天,京城传来捷报:赵谦在腊月初三的行动中被当场抓获,从他府中搜出了与柳家往来的完整书信和狼头玉琮,京中粮仓安然无恙。皇帝下旨嘉奖忠义学堂,特赐“天下文脉之宗”的匾额,让沈砚秋择日进京受赏。

雪后的清风镇阳光明媚,青禾和石敢当在藏书阁整理修复好的古籍,沈砚秋的题字在阳光下闪着金光。石敢当忽然指着一页残页:“这里还有个没破译的符号,像是‘海’字。”青禾凑过去看,心中一动——柳家的祖籍在海边,这会不会是他们最后的藏身地?

她将符号记下,准备等潇诀从边境回来一起破译。窗外,孩子们的读书声朗朗传来,夹杂着张猛打造书架的叮当声,温暖而安宁。青禾知道,虽然揪出了京中内应,但柳家余党并未完全肃清,那个“海”字符号背后,或许还藏着未揭开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