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青禾遇风 > 第五十章 海畔余音
换源:


       腊月初八的清晨,清风学堂飘着腊八粥的甜香。青禾将最后一页古籍残页收入樟木盒,石敢当正用特制的糨糊修补一张撕裂的《海疆图》,糨糊里掺着他父亲留下的防虫秘方,散着淡淡的草药香。“这《海疆图》的海岸线标注得真细致,”石敢当指着图中一处海湾,“像极了父亲说过的柳家祖籍——东海柳家湾。”

青禾心头一动,取出那个记着“海”字符号的纸页:“你看这个符号,和图中柳家湾的标记是不是很像?”纸页上的符号是个波浪纹围着个“柳”字,与《海疆图》上的海湾标记如出一辙。石敢当眼睛一亮:“肯定是柳家湾!父亲说那里有柳家的祖宅,藏着历代积累的财富,说不定还有他们最后的据点!”

正说着,温砚捧着封信进来,信封上盖着京城大理寺的火漆:“先生,潇公子从京城寄来的,说他已押送柳承宇等人回京受审,还附了份柳家余党的供词。”沈砚秋拆开信,供词上赫然写着“柳家湾有秘库,藏军械图纸与联络名册”,与青禾他们的发现不谋而合。

“看来柳家把最后的筹码压在了海边。”沈砚秋将供词递给青禾,“大理寺少卿已带人前往柳家湾搜查,但据当地官府回报,柳家湾世代居住的渔民都说祖宅早在十年前就毁于海啸,只留下片废墟。”石敢当却摇头:“父亲说柳家祖宅有地下密室,海啸根本冲不到,那些渔民说不定是被买通了!”

青禾看着《海疆图》上的标注,忽然注意到祖宅废墟附近有个不起眼的礁石标记:“这里画着个锚形符号,会不会是密室入口?”沈砚秋点头:“很有可能。潇诀在信中说,若发现新线索,让我们即刻赶往柳家湾协助搜查,他已派快马送来通关文牒。”

腊月十三,青禾和石敢当带着《海疆图》与破译工具,踏上前往东海的路。楚风派了十名精锐捕快护送,马车里堆满了御寒的衣物和修复古籍的工具——沈砚秋特意叮嘱,若找到柳家藏匿的古籍,务必妥善修复带回。

一路南下,天气渐渐转暖,到柳家湾时已是腊月廿三,海边飘着细雨,带着咸湿的海风。当地官府派来的向导是个老渔民,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说起祖宅废墟连连摆手:“那里邪乎得很,每到月圆夜就有怪声,渔民都绕着走,哪有什么密室?”

青禾拿出《海疆图》:“老伯,您看这处礁石,月圆时会不会有特别的景象?”老渔民眯眼细看,忽然道:“这是‘望潮礁’,每月十五潮水退去后,礁石上会露出个石洞,但洞口被海水冲来的泥沙堵着,谁也没进去过。”石敢当立刻道:“那就是入口!密室肯定在里面!”

当晚恰逢月圆,青禾他们跟着老渔民来到望潮礁。潮水退去后,礁石上果然露出个丈许宽的石洞,洞口覆盖着厚厚的泥沙,隐约能看到石门上的柳家纹章。捕快们用工具清理掉泥沙,石门上赫然刻着“忠义传家”四个大字,与学堂匾额上的字迹相似,却透着虚伪的嘲讽。

“这石门是机关控制的。”青禾发现门楣上有个凹槽,形状正好能放下她从柳承宇那里缴获的青铜面具。她将面具嵌入凹槽,石门发出“嘎吱”的声响,缓缓向两侧打开,露出黑漆漆的通道,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

石敢当举着火把走在最前面,通道两侧的石壁上挂着柳家历代祖先的画像,其中一幅正是柳尚书年轻时的画像,眼神阴鸷,与他父亲描述的一模一样。走了约摸半里地,通道豁然开朗,竟是间宽敞的密室,四周摆满书架,中央放着个巨大的铁箱。

“这些是柳家藏匿的古籍!”青禾快步走到书架前,发现上面摆满了历代名家的抄本,甚至有几本失传的兵法孤本,只是受潮严重,不少书页已经粘连。石敢当则打开了中央的铁箱,里面果然有军械图纸和名册,还有个精致的木盒,装着十几枚刻着名字的玉牌——正是柳家在朝中的联络暗号。

“找到名册了!”石敢当举起名册,上面详细记录着京中官员与地方势力的联络方式,其中几个名字让青禾心头一震——竟是几位以清廉闻名的大臣,没想到也与柳家有勾结。她连忙让捕快将名册收好,自己则开始整理古籍:“这些孤本太珍贵了,得赶紧做防潮处理!”

就在这时,洞口突然传来响动,火把的光影在石壁上晃动。老渔民惊慌地跑进来:“不好了!有群黑衣人闯进来了,说是要找什么名册!”青禾心中一紧:“肯定是漏网的影狼堂余孽!石敢当,快把名册藏起来!”

石敢当将名册塞进古籍箱,青禾用防潮油纸迅速覆盖好。黑衣人已经冲了进来,为首的是个独眼龙,腰间挂着影狼堂的令牌,正是供词中提到的“海狼”——柳家在海边豢养的死士首领。“把名册交出来!”海狼挥舞着弯刀,刀锋在火光下闪着寒光。

捕快们立刻拔刀迎敌,密室里空间狭小,双方缠斗在一起。青禾拉着石敢当躲到书架后,看着海狼的刀法心中一惊——与安王的影卫招式如出一辙,显然是同一批人教出来的。“他们不止想要名册,是想销毁所有证据!”石敢当低声道,手里紧紧攥着块石头。

激战中,一个黑衣人撞翻了书架,古籍散落一地,不少珍贵的抄本被踩烂。青禾心疼得眼眶发红,忽然想起沈砚秋教的机关知识,悄悄摸到石壁边,按动了画像后的暗钮——这是她在整理古籍时发现的,柳家竟在密室里设了自毁机关。

“轰隆”一声,密室两侧的石壁开始合拢,地面也裂开缝隙。海狼见状不妙,挥刀逼退捕快,直扑古籍箱:“带不走就烧掉!”他掏出火折子就要点燃,石敢当突然冲出来,用身体挡住古籍箱:“不准毁书!”

青禾趁机将手中的修复工具——一把锋利的刻刀掷向海狼手腕,火折子“啪嗒”掉在地上。捕快们趁机上前将海狼制服,石壁合拢的速度却越来越快,青禾大喊:“快从通道撤退!”众人拖着俘虏,抱着古籍箱,在石壁合拢前冲出了密室。

刚出洞口,身后就传来巨响,石门轰然关闭,将密室彻底封死。老渔民看着合拢的石门,拍着胸口道:“这下可算清净了,那些邪乎声再也不会有了。”青禾却看着怀里的名册,心中沉甸甸的——名册上的名字牵扯甚广,恐怕京城又要掀起一场风波。

腊月廿八,青禾和石敢当带着古籍与名册返回清风镇。学堂里张灯结彩,孩子们正在贴春联,沈砚秋站在藏书阁前,看着他们带回的古籍喜不自胜:“这些孤本太珍贵了,尤其是这本《海防策》,详细记录了历代抵御海寇的策略,对朝廷太重要了!”

除夕夜,学堂摆了团圆宴,周嬷嬷做了满满一桌菜,张猛还特意打造了个铜火锅,咕嘟咕嘟煮着羊肉,暖意融融。石敢当举起酒杯,对着青禾和沈砚秋深深一敬:“这杯敬先生,敬青禾姐姐,敬所有守护文脉的人!”孩子们跟着起哄,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庭院里。

大年初一的清晨,潇诀从京城赶来,身上还带着风雪的寒气。他给孩子们发了压岁钱,才对沈砚秋和青禾说:“柳家名册上的官员已全部被控制,陛下看了《海防策》龙颜大悦,下旨设立‘海防学堂’,让先生推荐总教习人选。”

沈砚秋指着青禾和石敢当:“青禾精通古籍修复与兵法破译,石敢当熟悉海边情况,又懂工匠技艺,他们俩联手再合适不过。”青禾刚要推辞,潇诀却笑道:“陛下也说了,若青禾姑娘愿意前往,特赐‘文渊阁修撰’之职,她接过潇诀递来的圣旨,指尖触到烫金的字迹,忽然明白沈砚秋说的“文脉之防”是什么意思——不仅要守护古籍,更要将忠义的精神传到四方,让每一个角落都有照亮黑暗的光。而柳家留下的那个“海”字符号,最终指引他们找到的不是阴谋,而是传承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