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青禾遇风 > 第六十九章 东宫密影,暗线追踪
换源:


       暮色漫过京城的青砖黛瓦时,刑部大牢的烛火忽明忽暗。赵勇正提着食盒走进牢房,关押王统领的牢门外,两个黑衣卫持刀而立,眼神警惕。“怎么样,他招了吗?”赵勇压低声音问,食盒里的馒头还冒着热气——这是给李大人准备的晚饭,也是试探王统领的诱饵。

黑衣卫摇头:“嘴硬得很,问了一下午,只说自己是奉命行事,其他的半个字都不肯说。”

赵勇推开牢门,王统领正蜷缩在墙角,手腕上的铁链拖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他见赵勇进来,猛地抬头,眼底满是狠厉:“别白费力气了,我什么都不会说!”

“是吗?”赵勇将一碗热粥放在地上,粥香弥漫在牢房里,“李大人已经把当年的事全招了,粮船令牌、三皇子的供词,还有你带人去破庙灭口的证据,我们都有了。你现在说出来,还能从轻发落;要是不说,等陛下下旨,你就是株连九族的重罪。”

王统领的喉结动了动,目光落在热粥上,却仍咬牙道:“我……我没有其他要说的!”

就在这时,牢房外传来脚步声,潇诀和青禾走了进来。潇诀手里拿着一张纸,是从张先生房间搜出的密信残页,上面“东宫密令”四个字格外醒目。他将纸扔在王统领面前:“认识这个吗?张先生是太子的人,你也是吧?当年青承安大人查到太子与三皇子勾结,你们就联手杀了他,还伪造了病逝的假象。”

或许是青禾的话戳中了软肋,或许是“东宫密令”的威慑,王统领终于崩溃了,他趴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是……是太子!当年三皇子挪用赈灾粮,是太子在背后支持的,他还让张先生监视三皇子,要是三皇子败露,就杀人灭口!青承安大人查到了他们的勾结证据,太子就派人用毒酒杀了他,对外谎称是突发恶疾……”

“太子为什么要帮三皇子?他是储君,根本没必要冒这个险。”潇诀追问,眼神锐利如刀。

“因为……因为太子担心陛下会废了他的储君之位!”王统领喘着气,断断续续道,“几年前,陛下曾想立四皇子为太子,太子害怕,就想联合三皇子掌控兵权。三皇子有野心,太子有权力,两人一拍即合,约定等三皇子掌控江南兵权后,就帮太子巩固储君之位。可没想到三皇子太急,还没准备好就谋反,被王爷您抓住了……”

青禾听到这里,拳头攥得紧紧的,指甲几乎嵌进掌心——原来父亲的死,不仅是三皇子的阴谋,还有太子在背后推波助澜。她强压下心中的悲愤,继续问:“张先生现在在哪里?他手里还有没有其他证据?”

“张先生……张先生去了太子府!”王统领连忙道,“他说要把销毁手记的事告诉太子,还说要带太子的亲信去江南,联系那边的旧部,继续完成三皇子的计划。”

潇诀脸色一变,立刻对赵勇道:“你带二十个黑衣卫,立刻去太子府附近埋伏,密切监视进出的人,尤其是张先生,绝不能让他离开京城!”

“是!”赵勇领命,转身快步离开。

潇诀和青禾则立刻赶往皇宫,将王统领的供词和“东宫密令”的残页呈给皇帝。御书房内,皇帝看着供词,脸色越来越沉,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发出“笃笃”的声响,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好一个太子!”皇帝猛地一拍御案,龙颜大怒,“朕以为他是个稳重的储君,没想到他竟然勾结藩王,意图谋反,还害死忠臣!真是瞎了朕的眼!”

“陛下息怒。”潇诀躬身道,“现在证据还不够充分,我们需要找到张先生,拿到他与太子勾结的直接证据,才能彻底扳倒太子。否则太子位高权重,朝中还有不少他的亲信,贸然动他,恐会引起朝堂动荡。”

皇帝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点头道:“你说得对,此事需谨慎。朕给你密令,让你全权负责调查太子的事,调动京城所有兵力,务必在张先生离开京城前抓住他!

青禾闻言,眼眶一热,连忙跪下谢恩:“谢陛下!谢陛下恩典!”

离开皇宫时,夜色已深,京城的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巡夜的士兵提着灯笼走过,脚步声在巷子里回荡。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抓住张先生,查清太子的阴谋,不让他再危害朝堂和百姓。”

两人回到刑部时,老仓正等着他们,手里拿着一张纸条:“王爷,青禾姑娘,赵勇刚才派人送来消息,说张先生从太子府出来了,带着两个亲信,往城东的码头去了,好像是想乘船离开京城。”

“码头?”潇诀眉头一皱,“他肯定是想从水路去江南,联系旧部。我们现在就去码头,一定要拦住他!”

城东码头的夜色格外寂静,只有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潇诀带着青禾和黑衣卫悄悄靠近,远远就看到一艘小船停在岸边,船上亮着一盏灯笼,张先生和两个亲信正提着行李往船上走。

“动手!”潇诀一声令下,黑衣卫们立刻冲了上去,将张先生和他的亲信团团围住。张先生见状,从怀里拔出一把短刀,抵在自己的脖子上,威胁道:“别过来!再过来我就自杀!我死了,你们就再也找不到太子勾结三皇子的证据了!”

青禾往前走了一步,声音平静:“张先生,你以为自杀就能一了百了吗?太子为了自保,早就想把你灭口了。你要是现在投降,说出你知道的一切,陛下或许还能从轻发落;要是你死了,不仅会背上谋反的罪名,你的家人也会受到牵连。”

张先生的手微微发抖,眼神里闪过一丝犹豫。潇诀趁机上前,一把夺过他手中的短刀,将他按在地上:“别再挣扎了,你逃不掉的。”

黑衣卫们将张先生的亲信也制服了,从他们的行李里搜出了一封密信——是太子写给江南旧部的,上面写着“速调粮草,集结兵力,待时机成熟,即刻起兵”,落款处还盖着太子的私印。

“太好了!有了这封密信,就能彻底证明太子谋反的罪行了!”青禾拿着密信,激动地说。

张先生趴在地上,看着密信,终于绝望了:“我……我招了!太子不仅勾结三皇子,还和海外势力有联系,黑鲨岛的海鲨王,就是太子暗中扶持的!他原本想让海鲨王在江南作乱,吸引陛下的注意力,自己再趁机掌控京城兵权,没想到海鲨王被王爷您抓住了……”

潇诀让黑衣卫将张先生押起来,对青禾道:“我们现在就去太子府,将这些证据呈给陛下,让太子认罪伏法!”

当潇诀和青禾带着证据回到皇宫时,皇帝已经收到了赵勇的禀报,正等着他们。看到太子的密信和张先生的供词,皇帝再也忍不住,下令道:“传朕旨意,将太子软禁在东宫,不得与任何人接触!命潇诀统领京城防务,防止太子亲信作乱!命刑部立刻审理张先生和王统领,查清太子的所有罪证!”

旨意一下,京城立刻戒严,黑衣卫们分头行动,抓捕太子的亲信。青禾站在御书房外,看着远处东宫的方向,心中终于松了口气,太子的阴谋也被粉碎,江南的百姓再也不会受战乱之苦了。

潇诀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块温热的糕点:“别站在这里吹风了,天快亮了。等处理完太子的事,咱们就去茶棚,喝老板娘熬的庆功粥,加双倍的红豆。”

青禾接过糕点,咬了一口,甜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她看着潇诀,笑着点头:“好,到时候咱们一定要好好庆祝,庆祝父亲沉冤得雪,庆祝京城太平,也庆祝我们又一起破了一桩大案。”

东方渐渐泛起鱼肚白,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洒在京城的街道上。巡夜的士兵收起灯笼,百姓们陆续打开门,开始了新的一天。青禾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明白,真正的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而她和潇诀,也会继续并肩前行,守护这片土地,守护百姓的安宁与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