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三响,雾色未散。
慧明立于山门之外,脚边一封朱漆佛旨,在晨风中微微颤动。
这是佛门百年一度的“赴试”,名为选拔诸院高僧赴中原弘法,实则一次洗牌与权威示众。
凡受旨僧人,不得推辞,不得迟到,不得私行。违者,废法身、逐山门。
慧明将佛旨收进怀中,深吸一口冷气,踏上山道。
沿途云岭缭绕,偶有金轮浮于空中,似有无形巨力在驱散山雾。
行至半山腰,已能远远望见一方巨大的金色莲台,悬于云海之巅,莲瓣若城墙般高大,覆着一道道梵文火痕。
此地,便是赴试之所——万佛坛。
万佛坛四周,云霞翻滚,却无半点温和祥气,反倒有一种刀锋般的肃杀。
四面悬空立着十二面“金刚令旗”,每面旗帜上皆绘一尊怒目金刚,手执降魔杵,狞厉逼人。
成百上千的僧侣分列两侧,僧袍整齐如铁流,无一人交头接耳。
他们的目光皆投向中央——一方古老的石阶,直通莲台之巅。
慧明才踏入广场,便觉天地似被一种无形之力笼罩,连呼吸都带着压迫感。
耳畔传来阵阵低沉的梵唱,不似人声,更像是无数金属巨钟在齐鸣,震得心骨欲裂。
忽然——
云海剧烈翻涌,一道巨影破雾而来。
那是一尊高逾百丈的金色法相,面如烈日,双目如血铜,盯之似能将人魂魄勾走。
他披着裂纹斑驳的金甲,甲上斑迹像是经年战火所铸;双肩披垂的鎏金兽皮,竟是以龙首为扣。
他的手中,握着一杆长近十丈的“破魔金棍”,两端缠绕着紫金雷火,棍身铭刻着佛与妖两类古文,彼此纠缠。
每一步踏下,空中便响起如战鼓般的轰鸣。
四方僧侣齐声高呼:
“恭迎——斗战胜佛!”
此呼声,震得万佛坛下的山石崩落。
斗战胜佛并不坐莲台,而是立于莲台前的战场石台上。
他双目垂视下方诸僧,目光如铁刀一般扫过,无人敢直视。
下一瞬,他金棍横举,猛地向空中一挑——
只听轰然巨响,半空竟裂开一道漆黑天缝,似要吞噬万物。
那是佛门试道的“开界”之术,需百僧同诵三日方可成阵,然而在他手中,却只是一次轻挑。
裂缝另一侧,显露出一片血色荒原,正是赴试的战境——“修罗试界”。
慧明心头一震:这等力量,已非凡佛所能。
佛经有云,“斗战之尊,动则诸天避让”,眼前这尊,正是佛门传说中“以战修佛”的至上神祇——斗战胜佛。
然而,慧明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那金棍上的符文。
其中一半,赫然是古妖篆。那些字如蛇游龙跃,带着不属于佛门的气息。
更奇怪的是,当斗战胜佛站定时,莲台后的金轮佛光中,闪过一瞬若有若无的猕猴影。
那影子,獠牙半露,眼中不见慈悲,反倒满是猎杀的锋芒。
慧明胸口的朱砂痣微微灼热——
这是他第一次,在佛门威仪中,嗅到与自己相似的“排异之火”。
斗战胜佛低沉开口,声音如山河崩裂:
“诸僧听令——此行修罗试界,不为度化,只为存者!佛门不养废僧,今番若退,生死自负!”
他话音一落,身后的万佛坛上千僧侣齐诵佛号,却不带半分慈悲,反似战前杀伐之鼓。
慧明微微抬首,与那双血铜色的眼睛隔空相对——
刹那间,他仿佛置身万军厮杀之中,耳边尽是金戈铁马与血浪翻涌。
若非多年来修持心灯,他几乎要被这股杀意逼跪在地。
金鼓再鸣,赴试之门彻底开启。
斗战胜佛转身入界,背影如一座不可攀越的山岳。
他并未回头,却似在风中留下了一句话:
“胜者封尊,败者为土——此乃佛门真义。”
慧明心中一震,默默踏上石阶。
他不知道,这一行,将是踏入佛与魔、真与伪交错的深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