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孽云四相 > 第二十九章 火脉初显
换源:


       往西行出三日,竹林渐稀,取而代之的是裸露的红土坡。阳光烤得地面发烫,慧明的僧袍早已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沉甸甸的。他不时摸向腰间的布袋,金箍残片的温度随着地势西移越来越高,像是揣着块小火炭,与体内的妖气摩擦出细微的灼痛。

“歇会儿吧。”孙三手在块背阴的岩石旁停下,从怀里摸出个水囊递过来。他的粗布衫也湿透了,却不见丝毫疲态,只是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出神——那些山尖泛着诡异的暗红,像是被血浸染过。

慧明接过水囊时,指尖触到对方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持骨笛留下的痕迹。他喝了口凉水,目光落在脚边的红土上,土粒间竟嵌着些发亮的碎屑,在阳光下闪着金属的光泽。“这土好生奇怪。”他捻起一撮红土,感觉掌心传来轻微的麻痒,“像是混了些金石粉末。”

孙三手蹲下身,用手指扒开表层的土,下面的岩层竟呈现出烧红的色泽,还冒着丝丝热气。“这是火焰山的余脉。”他的声音低沉了些,指尖划过岩层的裂纹,“当年有位神通广大的朋友借过芭蕉扇,才把主山的火压下去,可这地下的火脉,千年都没熄过。”他刻意用“朋友”二字代指,避开了具体名号。

慧明突然想起侍童的话,从怀里摸出那半枚铜钱。铜绿斑驳的钱面上,“悟”字在红土的映衬下竟泛出金光,边缘的豁口处与岩层的裂纹隐隐相合。作为僧人,他对这类谶语般的巧合本不热衷,可连日来的经历让他不得不信,这半枚铜钱与火焰山定有渊源。

“守山大神会是什么来头?”他轻声问,目光扫过远处盘旋的秃鹫。那些猛禽在山峦间盘旋不去,却始终不敢靠近某个区域,像是被无形的力量震慑。

孙三手往嘴里丢了块干粮,含糊道:“多半是当年被那把火炼出来的精怪。”他望着铜钱上的“悟”字,眼神复杂,“火焰山的火邪性得很,寻常精怪靠近就会化灰,能在这儿当大神的,定不是善茬。”

正说着,一阵热风突然从西边刮来,卷着刺鼻的硫磺味。慧明看见远处的红土坡突然隆起,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地下翻动,岩层的裂纹里渗出暗红色的汁液,落地时竟燃起幽蓝的火苗。他体内的妖气突然躁动,“嗔”魔的虚影在身后一闪而逝,与那火苗产生奇异的呼应。

“不对劲。”孙三手猛地站起身,骨笛已握在手中,“这火脉在醒。”

话音未落,地面突然剧烈震颤。慧明看见他们刚才歇脚的岩石竟在热气中融化,化作一滩粘稠的岩浆。更可怕的是,红土在震颤中自动聚拢,渐渐堆成尊模糊的石像——人身牛首,手持火叉,正是传说中火神的模样,只是石像的眼睛处空无一物,流淌着与岩层相同的红液。

“是火脉凝聚的灵体。”孙三手将慧明护在身后,笛音骤然响起,“它在试探我们的底细。”

石像的火叉突然指向慧明,道火柱呼啸而来。他下意识祭出佛帖碎片,金色的佛光与火柱相撞,竟发出钟鸣般的巨响。令人震惊的是,那些被佛光挡回的火星落在红土上,竟长出些翠绿的嫩芽,转瞬又被热气烤焦,化作飞灰。

“有意思。”孙三手吹笛的间隙轻笑,“佛魔共生的体质,连火脉都怕。”

石像似乎被激怒了,发出沉闷的咆哮。慧明感觉脚下的红土在发烫,铜钱突然从手中挣脱,悬浮在半空。半枚铜钱与石像的空眼产生共鸣,岩层深处传来锁链拖动的声响,像是有什么被封印的东西即将苏醒。

他体内的六魔念同时骚动,“贪”魔渴望着吞噬火脉的力量,“嗔”魔则叫嚣着毁灭眼前的阻碍,唯有佛帖碎片散发的金光还在勉力维持平衡。作为身负两种力量的存在,他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或许正是解开火焰山秘密的钥匙。

“别硬抗。”孙三手的笛音突然变调,骨笛上浮现出与金箍残片相同的螺旋纹,“引导它。”

慧明依言收敛佛力,任由妖气顺着掌心流入红土。那些躁动的火脉竟在妖气的牵引下平静下来,石像的轮廓渐渐模糊,重新化作红土。只有岩层的裂纹里,还残留着与铜钱豁口吻合的印记,像是在等待另一半的到来。

热风渐渐平息,硫磺味淡了许多。孙三手望着重新沉寂的红土坡,突然道:“这火脉认你。”他的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惊讶,“看来侍童没说假话,守山大神要等的人,确实是你。”

慧明捡起落在地上的铜钱,发现钱缘的豁口处多了道金光,与记忆中孽云寺土地像下的另一半铜钱完美契合。他望着西方愈发清晰的山峦,那里的红雾越来越浓,像是有双眼睛正在云层后注视着他们。

“再往前走,就是火脉的核心了。”孙三手拍了拍他的肩,骨笛上的螺旋纹渐渐隐去,“到了那儿,有些事怕是瞒不住了。”他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说给慧明听,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慧明握紧手中的铜钱,感觉掌心的温度与腰间的金箍残片渐渐趋同。他知道,火焰山底不仅有佛骨的秘密,还有孙三手藏了千年的过往,而这两者,或许本就是同一件事。红土坡上的风再次扬起,带着远方更炽热的气息,催促着他们踏上这段注定不凡的旅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