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 第23章 托梦的圣贤与慈母的忧虑
换源:


       甘露殿内,李世民那句低沉的问话,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李承乾的喉咙。

“你这些……经天纬地之才,究竟,是从何而来?”

这问题,比一百个御史的弹劾,比一千员大将的怒火,还要致命。

这是帝王的猜忌。

一旦回答不好,等待自己的,绝不是被废黜后去封地当咸鱼那么简单,恐怕连东宫的门都出不去了。

李承乾的大脑飞速运转,无数个念头闪过。说自己是穿越者?明天自己的人头大概就能挂在城门上,旁边还会贴张告示,上书“妖人惑乱,蛊惑太子,已正典刑”。

不行,必须找一个这个时代的人能理解,并且无法证伪的理由!

电光火石之间,一个绝佳的借口浮现在他脑海。

他脸上的慷慨激昂瞬间褪去,换上了一副难以言喻的疲惫与苦涩。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踉跄了一下,眼神迷茫地看着自己的双手。

“父皇……儿臣……儿臣也不知道。”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连自己都快信了的茫然,“从儿臣那次坠马,头部受创之后,就……时常会做一些光怪陆离的梦。”

“梦?”李世民眉头紧锁,眼神中的审视意味更浓。

“是。”李承乾点点头,演技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儿臣会梦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自称……周公。他总是在梦里,跟儿臣讲一些奇奇怪怪的道理。什么‘群众基础’,什么‘舆论高地’,还有什么‘军魂传承’……儿臣听不懂,只觉得烦躁。每次醒来,都头痛欲裂,那些话却又鬼使神差地刻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他一边说,一边痛苦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仿佛真的不堪其扰。

“这麻将,这报纸,这评书……都是儿臣被他念叨得烦了,想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从脑子里清出去,才胡乱搞出来的。儿臣本以为,把这些东西公之于众,引来父皇和诸位大人的斥责,或许……或许那位周公,就不会再来烦我了。”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神情是三分真诚,七分伪装的痛苦:“父皇,您以为儿臣想这样吗?儿臣只想安安稳稳地做个太子,每日看看歌舞,逗逗鸟,不给您添乱。可这个梦,就像个催命符,逼着儿臣去做这些离经叛道之事!儿臣……儿臣也苦啊!”

说完,他竟真的挤出了两滴眼泪,那叫一个情真意切,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甘露殿内,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李靖、秦琼等人面面相觑,脸上的敬佩,迅速转化为一种混杂着震惊与恍然大悟的敬畏。

托梦!竟然是圣人周公托梦!

怪不得!怪不得太子殿下能说出那番“为万世铸军魂”的宏论!这等格局,这等见识,岂是凡人能有?原来是得了圣贤的指点!

这么一想,之前太子所有“荒唐”的行为,瞬间就合理化了。搞麻将,是为了团结同僚,消弭党争;办报纸,是为了开启民智,广开言路;讲评书,是为了传承军魂,激励后人!

天呐!太子殿下哪里是胡闹?他分明是在承受着圣人的教诲,以一种我等凡夫俗子无法理解的方式,在为大唐的万世基业,呕心沥血啊!

他之所以表现得那么玩世不恭,那么想被废黜,只是因为……他承受了太多本不该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智慧和压力!

一瞬间,一众文臣武将,看向李承乾的眼神里,充满了愧疚和怜惜。

看看,把殿下都逼成什么样了!

尉迟恭这个粗人更是感动得稀里哗啦,他觉得太子殿下太不容易了,年纪轻轻就要被圣人天天在梦里“加班”,换成自己,怕是早就疯了。

李世民站在原地,久久没有说话。

他看着自己儿子那张“不堪重负”的脸,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周公托梦?

这个说法,很玄。但在这个敬畏鬼神的年代,却又是最无法反驳的解释。

是真的吗?他不全信。是假的吗?可承乾那些层出不穷,又总能切中要害的手段,又该如何解释?

他宁愿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如果这一切都是承乾自己想出来的,那这个儿子的心机城府,就实在是太深,太可怕了。

一个能将满朝文武玩弄于股掌之间,还能用一番话就收拢整个军方人心的太子,会让他这个皇帝,睡不着觉。

但如果是“圣人托梦”,那性质就完全变了。

这不是承乾的野心,而是“天命”!是上天要通过承乾,来辅佐自己,来兴盛大唐!

想到这里,李世民心中的猜忌,缓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隐忧。

激动的是,有上天相助,何愁大唐不兴?

隐忧的是,这个“天命之子”,似乎一心只想撂挑子不干。这可如何是好?

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亲自将李承乾扶了起来,语气前所未有的温和:“承乾,苦了你了。是父皇错怪你了。”

李承乾心中警铃大作。

这语气不对!这剧本不对!不应该是“妖言惑众,打入天牢”吗?怎么变成温情脉脉的父子情深了?

“父皇……”

“不必多言。”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无比复杂,“既然是天命所归,那你便不能再自暴自弃。从今日起,你要好生休养,父皇会遍寻名医,为你调理身体。至于那位‘周公’……他再入梦,你便好生听着,记下便是。我大唐的未来,或许,就应在这些梦里了。”

“……”李承乾彻底傻了。

他不仅没被废,反而被认证成了“天命传声筒”?以后做梦都得“打卡上班”,还得写“会议纪要”?

这日子还怎么过?!

“至于魏王泰……”李世民的脸色沉了下来,“无凭无据,仅凭臆测,便肆意攻讦储君,挑拨君臣关系,罚俸一年,闭门思过三月!让他好好读读《孝经》!”

这一下,是彻底给今天的事情定了性。

太子无罪,有功!魏王构陷,该罚!

李承乾眼睁睁看着李靖、尉迟恭等人簇拥上来,对自己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个珍稀的瓷娃娃,生怕他碎了。

他感到一阵绝望。

这次的“自杀式袭击”,不仅没死成,反而……原地飞升了。

……

从甘露殿出来,李承乾感觉自己像是被抽干了魂,脚步都是虚浮的。

长孙无忌跟在后面,表情极其精彩。他一会儿看看自己的外甥,一会儿抬头看看天,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在嘀咕些什么“天佑我大唐”之类的疯话。

刚到丽正殿门口,就见长孙皇后身边的侍女急匆匆地迎了上来。

“太子殿下,娘娘让您过去一趟。”

立政殿内,檀香袅袅。

长孙皇后摒退了左右,亲自拉着李承乾的手坐下,一双美目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眼圈微微泛红。

“承乾,你跟母后说实话,今日在甘露殿,你父皇……没为难你吧?”

显然,甘露殿的风声,已经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李承乾看着母亲担忧的脸,心中最后一道防线瞬间崩塌了。他再也装不出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也懒得再演什么天命所归的戏码,整个人往软榻上一靠,有气无力地哀嚎起来。

“母后啊!您快跟父皇说说,让他把儿臣给废了吧!儿臣真的不想当这个太子了!太累了!”

他本以为,这番话会换来母亲的安慰或劝诫。

然而,长孙皇后却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怜爱与心疼。

她伸出柔软的手,轻轻抚摸着李承乾的额头,柔声道:“我儿,母后知道你苦。以前,母后只盼着你平安喜乐,哪怕平庸一些,也无所谓。可现在,母后知道了,你不是平庸,你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李承乾:“……”

完了,连亲妈都被洗脑了。

“你父皇,他其实……很为你骄傲。”长孙皇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他从甘露殿回来,嘴上说着你胡闹,可那眉眼间的得意,是藏不住的。他说,我大唐的储君,有圣人入梦相助,此乃亘古未有之祥瑞。他还说……”

“他还说什么?”李承乾有种不祥的预感。

长孙皇后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他说,既然是上天选中的人,就不能再让你这般‘胡闹’下去了。他要给你压一副真正的担子,让你……让你这块璞玉,好好地雕琢雕琢。”

李承乾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听懂了。

以前他搞事,李世民只当是小孩子过家家,败家也好,胡闹也罢,容忍度很高。

可现在,自己“圣人托梦”的身份被坐实了。李世民对他的期望值,瞬间被拉满。

接下来,父皇要开始对自己进行“帝王养成”了!

那意味着,再也没有咸鱼躺平的日子,取而代之的,将是无穷无尽的政务、学业和……试炼。

“不——!”

李承乾的内心在咆哮。

他猛地坐起身,看着长孙皇后,做出了最后的挣扎:“母后!儿臣不要什么担子!儿臣这就去跟父C皇说,那梦是假的!是儿臣胡说八道骗他的!”

长孙皇后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她严肃地看着李承乾:“承乾,这话,在母后这里说了便罢了。出了这个门,切不可再提!君无戏言!你今日在甘露殿,当着满朝文武,当着你父皇的面,亲口承认了‘周公托梦’。你现在反口,说这是欺君!你可知,欺君之罪,比你之前那些所有胡闹加起来,都要严重百倍!到那时,父皇就算想保你,都保不住!”

李承乾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他发现,自己为了逃避责任,撒了一个谎。

而现在,这个谎言,变成了一个无法挣脱的、金光闪闪的囚笼,将他死死地困在了太子之位上。

他,亲手断绝了自己所有躺平的后路。

看着儿子失魂落魄的样子,长孙皇后心中一软,将他揽入怀中,轻声安慰道:“好孩子,别怕。有父皇和母后在,天塌不下来。你父皇也是为了你好。他只是……想让你帮他分担一些烦恼。”

“什么……烦恼?”李承乾木然地问。

长孙皇后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轻声道:“前朝的那些世家大族,五姓七望……他们,总觉得这天下,不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