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 第24章 太子的俱乐部与魏王的牌局
换源:


       李承乾回到丽正殿的时候,整个人都是飘的。

“五姓七望”。

这四个字,像四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作为一名半吊子的历史爱好者,他当然知道这几个家族在大唐意味着什么。那不是普通的豪门,那是垄断了知识、人脉、乃至社会声望的庞然大物。他们看不起皇室,自诩为华夏正统,几百年的底蕴,让他们有足够的底气,不把李家这个“胡人血统”的皇族放在眼里。

李世民自己,都拿他们头疼不已,几次三番想修订《氏族志》,把皇族和功臣列在前面,都被软磨硬可地顶了回来。

现在,父皇把这个天大的难题,当成“担子”甩给了自己?

这是雕琢璞玉吗?这是想用砂轮直接把自己磨成粉末啊!

他一屁股瘫坐在那张熟悉的躺椅上,望着天花板,生无可恋。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

对付这帮老牌贵族,硬碰硬肯定死路一条。他们盘根错节,门生故吏遍布朝野,随便动一个,都能引起朝堂地震。自己现在这个“圣人托梦”的身份虽然好用,但也不能当饭吃。那帮老古董最讲究“祖宗之法”,自己要是敢提什么激进的改革,他们能引经据典,把自己喷到怀疑人生。

必须想个办法,一个……符合自己“咸鱼”人设,又能把这烫手山芋丢出去的办法。

一个懒人,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会怎么办?

他会……创造一个新规则,然后让别人去玩,自己看戏。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划过他的脑海。

凭什么要跟他们在一个游戏规则里玩?他们凭什么高贵?不就是祖上阔过,家里书多,互相联姻,搞小圈子嘛!

那老子也搞个小圈子!一个比他们更牛,更酷,门槛更高的小圈子!

李承乾猛地从躺椅上弹了起来,把旁边正在给他削水果的长孙无忌吓了一跳。

“舅舅!”

“殿下,臣在!”长孙无忌赶紧放下水果刀。

“你说,这世上什么东西最让人眼馋?”李承乾问道。

长孙无忌想了想,试探着回答:“钱?权?还是……美女?”

“俗!太俗了!”李承乾大手一挥,脸上露出一种高深莫测的笑容,“是‘稀缺’!是‘独一无二’!是‘别人没有,只有我有’的荣耀!”

长孙无忌一脸懵逼,完全跟不上自己外甥的思路。

“舅舅你想啊,”李承乾开始循循善诱,“那五姓七望为什么牛气?因为他们的‘姓氏’,是稀缺资源。天下姓王姓崔的人多得是,但一说‘太原王氏’、‘清河崔氏’,大家就觉得‘哇,好厉害’!对不对?”

长孙无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那我们,就创造一个比他们更厉害,更稀缺的‘身份’!”李承乾眼中放光,“一个由父皇,由我大唐朝廷,亲自认证的,至高无上的身份!”

“殿下……您的意思是?”

“本宫决定,成立一个俱乐部!”李承乾一拍大腿,“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凌烟阁’!”

“凌烟阁?”长孙无忌念叨着这个名字,觉得有点耳熟,又说不上来。

“对!这个俱乐部,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李承乾越说越兴奋,仿佛一个找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入门标准只有一个:必须是我大唐的开国功臣!跟着父皇打天下,流过血,玩过命的,才有资格!”

“文臣也算!”他补充道,“像舅舅你,还有房相、杜相,运筹帷幄,那也是天大的功劳!我们把这些人的画像,全都挂在一座阁楼里,让后世子孙,万世瞻仰!”

长孙无忌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

他隐约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光挂画像,还不够!”李承乾继续说道,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孩童的炫耀,“入了咱们这个‘凌烟阁俱乐部’的,有特殊福利!比如,他们的爵位,可以世袭罔替!他们的子孙,可以优先入国子监!每年,父皇还要亲自带着太子,也就是我,去阁楼里祭拜一次!这叫什么?这叫‘君臣一体,与国同休’!”

“最重要的是,”李承乾压低了声音,脸上露出一丝狡黠,“这个俱乐部,是封闭的!名额是固定的!死一个,少一个!以后谁家是‘凌烟阁功臣’之后,那才是大唐最顶级的豪门!什么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跟咱们‘凌烟阁功臣俱乐部’一比,他们算个屁啊!”

一番话说完,李承乾得意洋洋地看着长孙无忌,等着他的夸奖。

他觉得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

这个主意,听起来就像是一个被世家大族惹毛了的熊孩子,在赌气说“你们不跟我玩,我也不跟你们玩了,我自己建个群,还不拉你们进来”。

动机,足够幼稚,足够符合自己的人设。

而实际效果呢?这是在釜底抽薪!是在用皇权,重新定义“贵族”的标准!是用一个新的、忠于皇室的功勋贵族集团,去架空、稀释那些老牌世家的社会影响力。

最妙的是,这事不用自己去冲锋陷阵。自己只负责出个“点子”,摇旗呐喊。真正会为了这个“俱乐部”去跟老牌世家死磕的,是李靖、秦琼、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是这一大帮嗷嗷待哺的新贵!

自己,只需要舒舒服服地躺在后面,看着他们狗咬狗,啊不,是看着他们为了“荣耀”而奋斗就行了。

完美!

然而,长孙无忌听完,却没有立刻露出他想象中的奸商笑容。

这位国舅爷,愣在原地,嘴巴微张,看着李承乾的眼神,像是第一次认识他一样。

过了许久,长孙无忌才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声音干涩地问道:“殿下……这……这也是那位周公,在梦里教您的?”

除了这个解释,他想不出任何其他的可能性。

用一个“俱乐部”的戏言,去瓦解困扰了陛下多年的心腹大患。这种举重若轻,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已经超出了“聪明”的范畴,近乎于“道”了。

李承乾白眼一翻,有气无力地摆摆手:“是啊是啊,那老头天天在我耳边念叨什么‘建立荣誉体系’、‘打造核心团队’,烦死了。舅舅,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了,你跟房相杜相他们商量一下,赶紧弄个章程出来,写份奏疏给父皇。记住,一定要写得……像是我这个太子,为了跟人赌气,才想出来的馊主意,千万别写得太高大上,不然父皇又要以为我想干嘛了。”

长孙无忌郑重其事地躬身一揖,沉声道:“臣,遵旨!臣一定……将殿下的‘苦心’,办得妥妥当当!”

他转身离去,脚步沉稳,却又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

他知道,一场足以改变大唐未来百年格局的风暴,即将在他外甥这看似荒唐的“俱乐部”计划中,悄然酝酿。

……

与此同时,魏王府。

李泰被罚闭门思过,整个人都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上次弹劾太子,不仅没成功,反而把自己搞得一身骚,成了满朝的笑柄。最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太子那个“圣人托梦”的鬼话,竟然所有人都信了!

这让他感觉自己像个小丑。

“王爷,您消消气。”一名门客小心翼翼地劝道,“太子殿下如今势头正盛,又有军方支持,咱们暂且……还是避其锋芒为好。”

“避?”李泰冷笑一声,将手中的一卷书册狠狠摔在地上,“他一步步收拢人心,本王就要一步步退让?那这天下,还有本王的立足之地吗?”

他嫉妒,他愤怒。他想不通,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文坛领袖”形象,为何在李承乾那些粗鄙不堪的市井手段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报——”一名管事匆匆跑了进来,“王爷,宫里传出消息。太子殿下……似乎又有新动作了。”

“说!”

“听说……太子殿下嫌弃那些世家子弟不跟他玩,正联合赵国公、房相、杜相等一众功臣,要搞一个什么‘凌烟阁’,还说要把功臣的画像都挂上去,以后只跟功臣之后来往……”

管事将道听途说的消息,添油加醋地学了一遍。

李泰听完,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狂喜的表情!

“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他猛地站了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兴奋不已。

“愚蠢!实在是愚蠢至极!”李泰的眼中闪烁着精光,“本王正愁找不到他的破绽,他自己就把刀柄递过来了!”

门客们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你们还看不明白吗?”李泰指着门外,意气风发,“他这是在做什么?他这是在公然割裂朝臣,在拉帮结派!他把开国功臣圈进自己的‘凌烟阁’,那置那些非功臣出身的官员于何地?置那些传承百年的世家大族于何地?”

“他这是在逼着满朝文武站队!这是储君的大忌!”

李泰越说越兴奋:“他以为,靠着一个虚无缥缈的‘周公托梦’,就能为所欲为吗?他得罪了关陇集团,得罪了山东世族,得罪了天下所有读书人!他这是在自掘坟墓!”

他终于找到了反击的切入点。

李承乾不是要搞小圈子,排挤世家吗?

好!那本王就反其道而行之!

“来人!”李泰沉声下令,“备上厚礼!本王要亲自去拜访清河崔氏的崔民干大人,还有太原王氏的王珪大人!告诉他们,孤王,与他们这些大唐的栋梁,心意相通!”

“他李承乾不是要俗吗?那本王就继续雅!他不是要拉拢武将新贵吗?那本王就团结文臣世家!”

李泰的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他要用一场最高雅,最得人心的政治牌局,来告诉父皇,谁才是那个最懂得平衡朝局,最适合继承大统的儿子!

一场围绕着“新贵”与“旧族”的暗战,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