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 第32章 天灾降临,咸鱼的绝地求生
换源:


       “陛下!八百里加急!北方大旱,赤地千里!朔方、云中数州,灾民遍地,易子而食!边关大营,粮草……即将告罄!”

禁军将领嘶哑的疾呼,如同一柄千斤重的巨锤,狠狠砸在太极殿金碧辉煌的地砖上,也将殿内刚刚燃起的,关于“太子心学”的狂热气氛,砸得粉碎。

方才还因参悟了“治国大道”而满面红光的文武百官,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

李承乾感觉自己那颗刚刚被“国子监博士”头衔压得快要停跳的心,此刻又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给狠狠地踹了一脚。

完了。

这次是真的完了。

他之前还只是担心自己被活活累死在太子的位子上。

现在,一个更可怕的念头冒了出来——他会不会成为大唐第一个因为解决不了天灾,而被万民唾骂,最终被废的太子?

不,这不对!这反而是个机会啊!

李承乾的脑子在宕机了零点一秒后,开始了疯狂的运转。

天灾!这可是天灾!

自古以来,天灾就是对君王执政能力最残酷的考验。办好了,是圣君仁德;办砸了,轻则威信扫地,重则动摇国本。

而他,李承乾,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代灵魂,懂个屁的古代救灾!

这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搞砸一切,证明自己“德不配位”的绝佳舞台吗?

只要他在这件事上,表现出足够的愚蠢、无能和冷漠,父皇总该对他彻底失望了吧?魏征那老头总该骂他“不恤民情,枉为储君”了吧?

想到这里,李承乾心中那片名为绝望的死灰,竟然……复燃了。

他悄悄地,用眼角的余光,扫视了一圈朝堂。

果不其然。

几乎所有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那些眼神,复杂至极。有期待,有审视,有好奇,甚至还有几分理所当然。

仿佛在他们眼中,自己这位能够“点石成金”,开创“太子心学”的圣贤储君,面对区区天灾,也理应有惊天动地的妙计。

尤其是龙椅上的李世民。

他的眉头紧锁,眼神锐利如鹰,那目光仿佛要穿透李承乾的皮囊,直抵灵魂深处。那眼神里写着一句话:“承乾,该你表演了。”

表演?表演个屁!

李承乾打定主意,从现在开始,他要扮演一个完美的废物。

“陛下……”户部尚书戴胄颤颤巍巍地出列,脸色惨白,“北方数州大旱,并非一日之寒。然今年尤烈,地方官府数次上报,皆言府库已空,无力赈济。若要从江南、关中调粮,路途遥远,耗费巨大,兼之沿途损耗、官吏侵吞……恐远水难解近渴啊!”

这番话,让大殿内的气氛更加凝重。

这是大唐立国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全国性灾害。

李世民的手指,在龙案上重重一敲,发出沉闷的响声。

“房玄龄,杜如晦。”

“臣在。”

“以政事堂名义,立刻拟旨。其一,开官仓,放赈粮,着沿途州府,全力接济北上灾民。其二,命秦琼、程知节,各率麾下精锐,即刻前往朔方等地,稳定地方,弹压不法。其三,严令御史台,派遣干员,巡查赈灾各处,有贪墨者,无需上报,立斩不赦!”

三道旨意,杀伐果决,条理清晰,瞬间给慌乱的群臣吃了一颗定心丸。

不愧是千古一帝。

李承乾心中暗赞,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躺平的决心。有这么个能干的老爹在,自己还奋斗个什么劲儿?

然而,李世民的目光,再次回到了他的身上。

“太子。”

“儿臣在。”李承乾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没睡醒的纨绔子弟。

李世民沉声道:“救灾,乃国之大事。赈粮、维稳、肃贪,此为‘术’。然,凡事有本末,有道术。你前番所言‘道在寻常’,所创‘太子心学’,讲求格物致知,洞察事物本源。朕且问你,这救灾之‘道’,其本源何在?”

来了!

他终究还是来了!

李承乾心中警铃大作。他知道,这是李世民在考他,也是在给他一个“再立奇功”的机会。

他绝不能上这个当!

他抬起头,脸上挂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迷茫和无辜,仿佛根本没听懂李世民在说什么。

“父皇……这……这天灾,乃是天数……非人力所能抗拒。儿臣……儿臣以为,我等所能做的,唯有……唯有诚心祈祷,祈求上天垂怜,早降甘霖……”

他这话一出口,整个太极殿,安静得能听到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他。

就连他身后,一向以“太子第一拥趸”自居的魏征,嘴角都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祈祷?

太子殿下,您前几天还像个运筹帷幄的圣人,怎么今天就变成神棍了?

李泰站在队列中,原本紧张得手心冒汗,听到这话,险些没忍住笑出声来。

蠢货!真是个蠢货!

我还以为你真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原来不过是昙花一现!在这种军国大事面前,你那套“心学”屁用没有!祈祷?这话要是传出去,你这个太子,就成了全天下的笑柄!

他已经准备好,等李世民发怒,就立刻出列,痛陈李承乾“言行荒谬,不堪为储君”。

李世民的脸色,也确实沉了下去。

他盯着李承乾,眼神里有明显的失望。

然而,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个声音,突兀地响了起来。

“陛下,臣……臣以为,太子殿下之言,或有深意!”

说话的,正是刚刚被任命为官营拍卖行主官的张玄。

今天这种级别的朝会,他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靠前的位置。但因为拍卖行的巨大成功和“太子心学”的提出,李世民特许他列席。

此刻,他涨红了脸,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模样,慷慨陈词:

“陛下,诸位同僚!我等凡夫俗子,只看到天灾之‘形’,而太子殿下,看到的却是天灾之‘神’!殿下说‘天数’,并非是让我们听天由命!而是在提醒我们,要敬畏天地,要认识到我等人类,在煌煌天威面前的渺小!”

他顿了顿,环视四周,见所有人都被他的话吸引,情绪更加激动。

“殿下说‘祈祷’,更非是求神拜佛!‘祈’者,求也;‘祷’者,告也!向谁求?向谁告?是向天地,更是向人心!殿下的意思是,值此大灾之际,朝廷上下,君臣万民,必须要‘诚心’!心若不诚,则政令不出长安;心若不诚,则赈灾之粮,皆为硕鼠所吞;心若不诚,则百姓离心,天下动荡!”

“所以,殿下看似无用之言,实则点明了此次救灾的根本——那便是‘人心’二字!先正人心,再救天灾!这……这才是真正的‘道’啊!是‘太子心学’在经世致用上的第一次伟大实践!”

张玄一番话,说得是荡气回肠,掷地有声。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但这一次,百官看李承乾的眼神,已经从“看傻子”,变成了“看怪物”。

原来……是这个意思?

我们只想着调粮、派兵,而太子殿下,已经上升到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哲学高度?

这……这境界也差得太远了吧!

魏征那张黑脸上,瞬间由阴转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他猛地一拍大腿,心中暗道:“原来如此!我魏征,险些错怪了太子殿下!殿下此言,大有深意!大有深意啊!”

李泰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了。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准备看戏的观众,凳子还没坐热,就被台上演员一记无形的耳光,扇得七荤八素。

这……这也能圆回来?

龙椅上,李世民眼中的失望,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复杂的,混杂着震惊、赞叹,甚至还有一丝哭笑不得的情绪。

又是这样!

这小子,总能用最离谱的言辞,干出最匪夷所思的事情,然后,再由他那帮“聪明”的下属,解读出连朕都自愧不如的“微言大义”。

他看着还是一脸“我是谁,我在哪”的李承乾,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玄所言,甚合朕意。太子,此事,你责无旁贷。”

李承乾一个激灵,猛地回过神来。

等等,剧情怎么又歪了?我不是已经成功扮演了一个神棍了吗?

“父皇,儿臣……”他想说“儿臣愚钝,不堪此任”。

但李世民根本不给他机会。

“朕命你,即刻起,以太子之身,总领此次北方赈灾所有事宜!政事堂、六部九卿、天下兵马,皆由你调配!朕给你……最大的权限!”

“轰!”

李承乾只觉得一道天雷,当头劈下。

总领……所有事宜?

皆由……调配?

这不是他梦寐以求的“搞砸一切”的舞台。

这是把他架在火上,用全天下的目光,一寸一寸地烤啊!

他看着一脸“殿下您就放心吧我们都懂”的张玄,看着一脸“臣必将誓死追随殿下贯彻‘心学’大道”的魏征,再看看龙椅上那个眼神里写着“儿子,给爹再创造个奇迹”的李世民。

李承乾眼前一黑,双腿一软。

他无比真诚地,发自内心地,想要立刻昏过去。

然而,他那该死的,被东宫养得无比健康的身体,却坚定地支撑着他,让他连一个逃避的借口都找不到。

他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这大唐,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