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青史无名之我夫是卷王 > 第四章 魂穿状元妻4
换源:


       沈嘉禾静静地听着,思虑许久,贤惠地抬起眼迎上程氏的目光,声音温和、柔顺地传入程氏耳中:“顾珩他为国尽忠,乃人臣本分,嘉禾虽出身女子,亦明事理,这般更不该以私情相累,母亲不必挂心。”

她的话说得滴水不漏,将自己归入“家中”一份子,表明会理解顾珩的做法。

沈嘉禾的话语如同温润的暖玉,恰到好处地熨帖了程氏焦灼的心。

程氏看着她毫无怨怼的模样,心中又是怜惜又是愧疚,忍不住轻轻拍着她的手:“好孩子,你能这般想,母亲这心里……真是又欣慰,又觉得对不住你。”

她叹了口气,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担忧:“珩儿那性子,自小就吃苦吃得就比旁人要多……心里想着的是如何造福百姓这些事,所以他自己的事都是往后放。你们成了家,他本该收收心,多多疼惜你才是,母亲是怕啊……”

程氏压低了声音,身子微微前倾,推心置腹地道:“怕他这一去经年,把你一个人撇在这深宅大院里,冷冷清清。你们新婚燕尔,连话都没说上几句,情分如何能深?他那榆木疙瘩,自小情事方面看得就很淡薄,也不懂得如何体贴女儿家心思。母亲是怕时日久了,你这心里……会凉。”

沈嘉禾垂着眼睫,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作为来自另一个灵魂的她,确实无法共情顾珩这种事业批,这种将事业置于一切之上的“崇高”,甚至“卷”得有些过于不近人情了,她作为曾经体制内的“畜”,遵重但是不理解。

但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她比谁都清楚,作为后宅女子只需贤惠、大度、识大体就行了,操心的事情轮不着她。

她正斟酌着如何再次“表忠心”让程氏安心,却听程氏话锋一转,眼中带着一丝期待和试探,道:“嘉禾,母亲有个想法,不知你愿不愿意……”

沈嘉禾抬起眼,做出认真倾听的姿态:“母亲请讲。”

“你看这样可好?”程氏语气热切了些,“此番珩儿去江北,虽是公务,但并非时时刻刻都是险地。你若不嫌辛苦,可否……随他一同前去?”

“一同前去?”沈嘉禾吃惊极了,失态的喊出来,她和这顾珩相处才多少久呀!虽然她是有点贪图顾珩的“美貌的”,但是还至于值得为他去吃苦受累吧?

但是程氏征求她的意见也是出乎意料,她本以为这时代婆婆多少都会有点强势,可程氏还是很遵重的问她是否同意!

“对!”程氏越说越觉得此法可行,“你们既是夫妻,妻子随夫赴任,也是常理。虽说路上会辛苦些,但总好过让你们新婚夫妻长久分离。你在他身边,朝夕相处,总能多些情分。他忙他的公务,你在他身边也让他知道家里是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也免得他忙起来昏天黑地,不顾惜他自己便罢了、怕的就是遇上旁的什么人,影响你们夫妻情分。有你在他身旁看着,母亲也能放心不少。”

程氏的目光殷切:“嘉禾,你是个聪明孩子,应当明白母亲的苦心。这夫妻之情,是需要相处和经营的。珩儿那块冷硬的石头,是需要花点温情和耐心,这样你们这陌生懵懂的情感才会消融温热。你……可愿意去试试?”

沈嘉禾的心绪飞快转动,差点就想动手敲敲自己脑袋说:死脑,你快想对策啊!

去江北?离开这个她刚有些熟悉的环境?

再和一个几乎陌生、工作狂属性点满的“丈夫”朝夕相处?

然后就是一路上的颠簸,前途未卜……

但另一方面,这似乎……也是一个机会?

一个暂时摆脱深宅内院日常,亲眼看看这个真实世界的机会?

一个或许能更快获得一定自由度,甚至……在未来某个时候,为自己谋划更多空间的机会?

虽然对顾珩这块石头不抱太大期望,但程氏有句话没说错——相处才能了解,无论是了解这个时代,了解这个丈夫,还是为自己寻找更舒适的位置。

她迅速权衡利弊,仔细想了想她还是觉得古代的路途有些可怕,算了…这苦她吃不来,不如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个衣来伸手、道来张口的“贵妇人”算了。

于是,她脸上适时地浮现出一抹恰到好处的羞涩与坚定,微微颔首,声音依旧柔顺,却带上了几分果决:“母亲思虑周全,是为顾珩、也是为嘉禾着想,若能随侍他左右,照料起居,让他无后顾之忧,专心政事,亦是嘉禾的本分,这路途虽远,但嘉禾不怕辛苦。只是……不知顾珩是否应允?”

她巧妙地把决定权推给了还未正式沟通的顾珩,既表达了愿意,又留有余地,反正就是不关她的事。

程氏见她答应,顿时喜上眉梢,紧紧握住她的手:“好!好孩子!只要你愿意,珩儿那边,母亲去说…”

程氏仿佛解决了一桩天大心事,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

沈嘉禾心中暗暗吐了口气。这江北之行?哼~她才不去呢。

还和那位工作狂夫君一起……她搞不来,她还是先老老实实的当好她的“贵妇人”吧!

程氏心满意足,又拉着沈嘉禾说了好些体己话,直至用了晚膳,见沈嘉禾眉宇间确有倦色,才慈爱地放她回去休息。

沈嘉禾恭顺地拜别了程氏,由陪嫁丫鬟云袖和云裳一左一右陪着,沿着抄手游廊,走向那座属于顾珩和她的婚房院落。

暮色四合,廊下已点起了灯笼,昏黄的光晕将三人的影子拉得细长。府邸深深,一路行来,偶遇的下人皆垂首避让,恭敬地行礼口称“夫人”,这让沈嘉禾这个现代灵魂感到一丝不适。

总算到了那处名为“漱玉轩”的院落。

比起白日的喧闹和满目刺眼的红,夜晚的院落安静了许多,廊下和窗棂上依旧贴着大红喜字,檐下挂着红灯笼,但那份过于扎眼的喜庆感被夜色柔和了不少。

进入内室,果然如沈嘉禾所料,早上那几乎要灼伤眼睛的、铺天盖地的红色已经被撤换了不少。

大红的帐幔换成了稍暗一些的绛红色,桌上那些过于堆砌的喜庆摆件也收起了部分,虽然依旧能看出是新房,但总算不再那么“辣眼睛”,多了几分可以喘息的日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