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家父李善长,开局亲爹赴死! > 第八十二章 钦差哑口
换源:


       大同帅府正堂,战时的混乱已被官场的威仪取代。

堂中紫檀木公案上供着黄绫圣旨。两侧高背官椅上坐着几位面色沉凝的官员。

为首者,身着正三品孔雀补子绯袍,面容清瘦,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钦差正使严正清。

他左手坐着刑部侍郎牛文焕,脸色很难看盯着堂下。

右手边,坐着吉安侯陆仲亨的心腹,陆氏宗亲陆谦,身着子爵常服,脸色铁青,带着问罪之意。

堂下两侧,肃立着锦衣卫缇骑和钦差卫队,手按刀柄,眼神冰冷。

李琪身着绯袍,腰悬尚方剑,独自立于堂下,身形挺拔。

陆云云侍立他身后半步,绣春刀未出鞘,气场却丝毫不弱。

户部周主事、工部陈员外郎垂手站在李琪侧后,脸色发白,眼神倔强。

“升堂。”随行御史一声高喝。

严正清目光扫过李琪,问道。

“李琪,本官奉旨查勘大同军务,兼问尔督饷同知任内诸事,现有弹劾奏章如山,今日当堂质询,尔需据实回话!”

话音刚落,刑部侍郎牛文焕一拍扶手,厉声说道。

“李琪!大同转运押运官陆柄、雁门驿驿丞,乃朝廷命官,纵有罪责,也当解送京师三司会审,尔何敢擅动尚方剑,斩其人头,悬于城楼?此乃僭越专权,目无国法!”

勋贵代表陆谦阴恻恻接口,说道。

“李驸马好威风,一个‘贪墨贻误’就砍了我陆家子侄,谁知是否排除异己,栽赃陷害?你置朝廷法度于何地,又置陛下天威于何地?”

面对质问,李琪面色平静,抬眼看向牛文焕和陆谦,冷冷一笑。

“牛侍郎,陆先生,你们口口声声国法纲纪,三司会审。那本官倒要请问,贪墨军粮、虚报损耗,致使前线数万将士空腹持废刃与敌血战,大同城险些陷落,北疆门户洞开,此等行径,该当何罪?”

他踏前一步,继续说道。

“按《大明律·兵律·军政》,‘主将守城失陷者,斩!监守自盗官钱粮三十两以上者,斩!’”

“陆柄!押运军粮三万石,沿途勾结驿站,虚报损耗一万八千石,实到仅一万二千石,平凉侯族侄费老六掌大同仓,入库后再报损耗近两千石,铁证如山!数额之巨,何止三十两,此等硕鼠,吸食将士骨血,蛀空城防,延误陛下守土重任!”

他转身喝道。

“周主事,陈员外郎,将账册凭证抬上来,让诸位大人看看!”

“是!”

等候在外的书吏和锦衣卫家将,抬着数十口木箱、麻袋鱼贯而入。

箱子、麻袋当庭打开倾倒!霎时间,地面几乎被账簿、单据、押运文书、仓库存根、破损军械样本淹没。

纸张堆积如山,边缘磨损,沾满油污,散发陈腐气息。

“牛侍郎!陆先生!诸位大人!”

李琪指着地上物证,冷笑一声。

“请看!这就是陆柄、费老六等人贪赃枉法、虚报损耗的铁证,忻州驿报暴雨淋粮三千石?三月大同滴雨未下,代州驿报山洪冲粮十车?代州河沟干涸!雁门驿报流匪劫掠五千石,守关千户所当日未见一贼!大同仓报鼠耗霉变两千石,费老六报的损耗,够养活一窝老鼠祖宗十八代!”

他拿起一份盖着布政使司转运使大印的押运单副本,摔在牛文焕和陆谦面前说。

“这上面,有转运衙门大印。沿途驿站官员签押,这些朝廷命官,沆瀣一气,层层盘剥前线将士的救命粮,此等行径,与通敌何异?!”

牛文焕和陆谦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证据,听着质问,脸色极其难看,陆谦嘴唇哆嗦,无法反驳。

李琪不等喘息,抽出腰间尚方剑!

剑鸣铮铮!“如朕亲临”四字清晰。

“陛下赐此剑,授我临机专断之权,何为临机专断?”

李琪高举宝剑,声震屋瓦。

“国难当头!王保保二十万铁骑就在城外,大同城墙摇摇欲坠!城内粮草将尽,将士饥馑,军械朽坏,此等危急存亡之秋,贪墨军资,贻误战机,形同资敌叛国,按律当斩立决!难道本官要将这些蠹虫押解回京,让他们在诏狱里舒舒服服等三司扯皮?等大同城破,生灵涂炭?”

他剑锋直指二人,厉声喝问。

“牛侍郎,陆先生,若坐视蛀虫吸干将士血肉,待大同城破,王保保铁蹄踏破中原,那时,你们去审谁?国都没了,国法纲纪审给谁看?本官代天行诛,斩此国贼,肃清军务,何错之有!”

声声质问,如同重锤,堂上中立官员目光凝重,严正清眼神微动。

“好!就算陆柄等人罪有应得!那宝钞强征民粮呢!”

牛文焕恼羞成怒,问道。

“你以尚方剑威逼士绅,强行征粮,所付不过一纸空文,与明抢何异?地方士绅怨声载道,联名上告!言你动摇朝廷信用根基,宝钞贬值,你此举更令其形同废纸!承诺的宝钞何时能兑?如何兑,若无法兑现,朝廷威信何在?你这不是动摇国本是什么!”

陆谦立刻帮腔,说道?

“正是!你名为借粮,实为劫掠。令陛下蒙羞,朝廷失信天下!其罪更甚!”

面对动摇国本的帽子,李琪收剑入鞘,一声冷哼。

“劫掠?牛侍郎,陆先生,可知本官征粮时,大同是何光景?粮仓彻底告罄。伤兵营无水!城头守军饿得拿不稳刀。王保保攻城锤在撞城门!云梯搭上垛口,再没粮,不用鞑子破城,大同自己就要炸营!数万军民,顷刻饿殍遍野!”

“宝钞征粮,是绝境中的救急!是本官在刀尖上为大同城抢出的一线生机,本官明示各户,此为朝廷征借!立字据,盖督饷同知关防!战后凭此宝钞,由朝廷兑付白银,或于其家税赋中加倍抵扣,此乃权宜之计,亦是本官奏明陛下,陛下默许之策!”

李琪逼视二人,质问道。

“若无此粮,大同城十日前便化为齑粉!陆柄贪墨的粮草,能填饱将士肚子吗?你们口中‘怨声载道’的士绅,城破之日,面对王保保屠刀,连怨言的机会都没有!玉石俱焚!懂吗?你们只听得见士绅怨言,可曾听见城头将士饿着肚子的怒吼?动摇国本?本官是在刀山火海里,保住了这‘国本’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