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重回八零,踹掉渣男当首富 > 肆拾叁 继续开工
换源:


       接下来的这几天,春燕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其他几号样品的试验。

天刚蒙蒙亮,春燕就踩着露水到了仓库。她先舀了桶清水,把粗棉布泡进大木盆——布纤维密,得泡透才吸汁均匀,她指尖反复搓揉布纹,遇到硬疙瘩就停下来,用指甲盖一点点捻开,直到整匹布都软乎乎地沉在水里。

院外忽然传来三轮车的“吱呀”声,是王叔送新底布来了。

车斗里堆着浅灰粗棉布、米白细麻布、淡蓝电力纺,每匹布角都贴着他手写的“王氏布行”红标签。

“特意给你留的好料!”

王叔帮着把布扛进仓库,目光扫过晒莨架上的香云纱,好奇地伸手摸了摸布面:“这布地手感,比我上次见的艾染布还厚实,我那开劳保用品店的老伙计,准得抢着要!”

“先订十块,让伙计做劳保鞋鞋面,耐穿!下次我带他来,让他瞧瞧你的手艺,保准还能多订些!”王叔说着便先下了个订单。

“好!”春燕喜笑颜开。

这还没正式开售就有了订单,多美的事,

她从晒莨架上取下块刚晾干的细麻布样品,递给王叔:“您让伙计试试这个,夏天穿透气,做单鞋正好。”

王叔接过来,凑到鼻尖闻了闻,陈皮的甜香混着草木气,忍不住笑:“你这手艺,迟早得让全深圳都知道!”

陈默和李娟赶来时,灶膛的火已经生旺了。

火苗“噼啪”舔着锅底,春燕正往锅里倒薯莨——粗棉布吸汁多,她比上次多抓了半斤,表皮深褐的薯莨落在锅里,溅起细小的汁花。

“分工不变!”陈默把笔记本摊在旧木箱上,钢笔帽别在耳朵上,“春燕你盯煮汁,我记时间,李娟负责晒布、贴标签,别弄混了。”

李娟早把写好的纸条拿出来,“试煮 2号(粗棉)”“试煮 3号(细麻)”“试煮 4号(电力纺)”,每张纸条都用浆糊粘在小竹片上,摆在晒莨架旁,一目了然。

试煮的第一关,就卡在了粗棉布上。

布刚放进沸汁里,就沉了底,春燕怕煮不透,拿着木勺反复按压,勺底贴着布面划,确保每寸布都浸到汁。没一会儿,她的胳膊就酸了,汗珠顺着额角往下淌,滴在锅沿上,瞬间蒸发。“我来换你!”李娟赶紧凑过来,接过木勺,动作虽没春燕熟练,却也学得快,按得认认真真。

好不容易把粗棉布捞出来,刚挂到晒莨架上,春燕又发现新问题——电力纺太滑,过乌时河泥总往下流,像挂不住的糖浆。她蹲在陶缸旁,盯着布面发愣,她思索片刻,赶紧从工具盒里翻出块细砂纸,捏住电力纺的布角,轻轻磨了磨。砂纸上的细粒蹭过布纹,留下淡淡的毛边,再往上面涂河泥时,果然粘得牢了,顺着布纹涂得平平整整,没再往下滑。

只有细麻布最省心。

春燕按“减二两薯莨”的量煮汁,二十分钟后捞出来,布面泛着淡红油光,比真丝棉还轻透。李娟把布挂在晒莨架最显眼的地方,风一吹,布面晃了晃,像块飘在暮色里的云,她忍不住伸手碰了碰:“这做夏鞋肯定俏,比塑料鞋凉快十倍,电子厂的姑娘们准得抢着订!”

陈默的笔记本上,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粗棉布:薯莨 3.5斤 陈皮 2瓣 盐 1勺,煮 35分钟,过乌前磨布面”

“细麻布:薯莨 2.8斤 陈皮 2瓣 盐 0.8勺,煮 25分钟”

“电力纺:薯莨 2.5斤 陈皮 2瓣 盐 1勺,过乌前砂纸打毛”

每一行都标着时间和细节,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勾,代表试煮成功。

傍晚收工时,三种底布都晾透了。

粗棉布款摸着厚实,对着光看,布纹里藏着淡淡的薯莨痕;

细麻布款轻得能飘起来,红油光在暮色里泛着柔亮;

电力纺款最亮眼,贴在脸上凉丝丝的,像块刚从水里捞出来的玉。

春燕把三块样品叠在一起,布角的小纸条对齐,忽然笑了:“明天我把样品给王经理送去,说不定他还能多订些电力纺的,做外贸礼鞋正好!”

“我跟你一起去!”陈默合上笔记本,把钢笔帽盖好,“顺便看看能不能多弄几个其他品类的订单,咱们可以一起算价,省得跑两趟。”

李娟也凑过来:“那我留在店里,把今天的试煮数据整理好,再跟小吴阿梅说一声,让她们明天来帮忙裁布,赶王叔的订单!”

三人默契配合,相视一笑。

新雁记团结的氛围,暖和又可靠。

令人安心。

张记。

络绎不绝的客人代表着金钱的前来。张记凭借着和新雁记不分伯仲的艾染布抢到了不少的客流,张记的流水也咔咔上涨,张老三这段时间过得是真安逸,数钱数到手软。

“今天又比昨天多了一成利润!”阿强帮着张老三点完今天的章,眉开眼笑的给张老三报告。

“好!”“很好!”

张老三坐在门口的太师椅上小憩,脸上的皱纹都透露着欣悦。

钱钱钱!

数不尽的钱!

那新雁记也就那样吧!

“最近新雁记怎么样了?”

“不怎么样。我看他们清闲的很!那姓陈的和那搞我的娘们老是往外跑,店里都是那俩新来的学徒和李掌柜看着,虽然客流有,但是没我们多!”

“哼。又不知道他们搞什么名堂去了!”

“管他呢!他们保准是又去谈那外贸单子去了!”

“外贸单子···”张老三睁开闭目养神的双眼,手上的蒲扇动作都慢了几分。他清楚这外贸单是新雁记的强项,之前也听说了他们接了几个大单子,自己自然是羡慕嫉妒恨的,但实在是疏于此道。如今想到新雁记有这么大一个蛋糕独自享用,自己却一杯羹都分不到,他的好心情一下子就灰飞烟灭了。

自己也得想办法在这里插一手。听说那些洋人儿简单好骗,自己可不能放了这条大鱼。

“强啊!”

“在咧!”

“那外贸单子咱们也得插一脚,不能让那姓陈的吃美了!那洋人人傻钱多,咱们也得分点汤喝!你这几天去了解一下,让咱们也跟那洋人搭条线!”

“好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