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只想经商致富,怎么都叫我文坛魁首 > 第38章 这哪里是诗,分明是仙音
换源:


       她先是说了几句场面话,又信手拈来地讲了个文人雅士间的趣闻笑话,不轻浮,不谄媚,却恰到好处地将气氛烘托得愈发热烈。

满堂的公子哥儿们被她逗得哈哈大笑,气氛一时无两。

待到场子彻底热了,遥舟嫣然一笑,那双会说话的眸子流转间,波光潋滟。

“今夜月色正好,诸位公子又雅兴高涨。不如,便依了咱们藏春阁的老规矩,哪位公子能作出一首让奴家倾心之诗,今夜,遥舟便为其研墨奉茶,彻夜清谈。”

“彻夜清谈”四个字,被她念得意味深长,引人遐想。

话音刚落,满堂的男人瞬间激动起来,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能得遥舟姑娘青睐,不仅是风流韵事,更是能在莒南县的才子圈中吹嘘许久的资本。

“我来!”

二楼的包厢门“豁”地一声被推开,明瑞昂首挺胸地走了出来,脸上写满了志在必得的傲气。

他显然早有准备,走到栏杆边,清了清嗓子,目光灼灼地盯着台上的遥舟,高声吟诵起来:

“绝代佳人名遥舟,一颦一笑解千愁。

仙姿绰约凡尘降,愿为裙下石榴牛。”

这诗……中规中矩,辞藻堆砌,最后一句“石榴牛”更是显得粗鄙油腻,破坏了整首诗的意境。

然而他话音刚落,他那一众跟班立刻扯着嗓子大声叫好。

“好!好诗啊!明公子大才!”

“此诗一出,谁与争锋!”

遥舟脸上的笑容依旧得体,她微微欠身:“明公子才情不俗,遥舟谢过公子赠诗。”

明瑞却以为自己已是胜券在握,得意洋洋地扫视全场,嘴上客气着:“诸位不必客气,若有佳作,尽可拿出,与遥舟姑娘共赏。”

那神态,分明是在说:谁敢跟我争?

大堂内一时陷入沉默,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有不服,却也忌惮明家的势力,不敢出这个头。

遥舟暗自轻叹一声,又问了一遍:“可还有公子愿意一试?”

依旧无人应答。

她心中最后一丝期待也渐渐熄灭,正准备依照规矩,宣布今夜的入幕之宾时。

一个清朗的声音,不疾不徐地响彻整个大堂。

“在下也有一首小诗,想送与遥舟姑娘。”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沈平缓缓站起身来,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目光平静地投向台上。

明瑞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他死死瞪着沈平,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怎么?你这种不学无术的纨绔,也配谈诗?”

沈平却连一个眼神都懒得给他,他只是凝视着台上那道绝美的身影,眼中带着纯粹的欣赏,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没有半个字提及遥舟,却句句都在形容她的绝世之姿。

没有一个词流于轻浮,却字字都透着极致的风雅与赞美。

这哪里是在形容一个风尘女子,分明是在描绘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瑶池仙子!

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

满堂死寂。

先前明瑞那些跟班的叫好声,此刻听来,竟是那般的可笑与刺耳。

台上的遥舟,整个人都僵住了。

她怀中的紫檀琵琶险些滑落,那双波光潋滟的眸子里,先是震惊,而后是难以置信,最终,化为了一片璀璨夺目的异彩。

她痴痴地望着那个青衫落拓的身影,一颗芳心,在这一刻,怦然而动。

这首诗,何止是比明瑞那首好了千倍万倍!

这,才是她梦寐以求的诗篇!

堂中百十号人,无论是寻欢作乐的纨绔,还是附庸风雅的文士,此刻全都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个个呆立当场,脑海中只剩下那短短四句诗在反复回荡。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这是何等瑰丽的想象!

将美人的容颜与天边的云霞、怒放的牡丹融为一体,华贵而不俗,艳丽而不妖。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又是何等极致的赞美!

直接将人比作了神话中瑶池仙境的仙子,飘然出尘,不似凡人。

“好……好诗!”

不知是谁,终于从那极致的震撼中挣脱出来,颤抖着声音喊了一句。

“绝了!当真是绝句!我听了这么多年的诗,从未听过如此惊才绝艳的句子!”

“这哪里是诗,分明是仙音!听得我骨头都酥了!”

“顾岩?燕清秋?那四大才子来了又如何?今日此诗一出,莒南县内,不,放眼整个大周诗坛,谁敢争锋?!”

一时间,满堂的喝彩声、赞叹声、抽气声混杂在一起,几乎要将藏春阁的屋顶掀翻!

那些先前还在为明瑞摇旗呐喊的跟班,此刻一个个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们刚才吹捧的“石榴牛”,在这首诗面前,简直就是一坨无法直视的污泥!

而二楼雅间的栏杆旁,一处不甚起眼的角落,几道身影静静伫立。

为首的是一个身着月白男装的少年,身形修长,面容俊秀,眉宇间却带着一股寻常男子所不具备的英气与贵气。

她一双凤眸紧紧锁着楼下那个青衫身影。

“此诗……何人所作?”

她身后一名侍卫模样的中年人躬身,压低了声音回应。

“回郡主,此人便是沈家独子,沈平。”

“沈平?”

被称作郡主的少女,正是当朝皇帝的亲外甥女,明月郡主。

她黛眉微蹙,又仔细端详了片刻,确认那张脸确实是最近在莒南县声名鹊起的沈平。

一抹复杂难明的情绪,在她眼中悄然划过。

这个沈平,不就是子语那丫头心心念念,甚至不惜拿出皇商令牌也要与之合伙开酒楼的人么?

子语何等眼高于顶,竟会看上这么个……流连烟花之地的男子?

明月郡主心中顿时有些不悦。

可转念一想,又记起一桩旧事。

此人不久前才被明家那位大小姐当众退了婚,成了满城的笑柄。

难道,他是因为情伤难愈,才自暴自弃,来这风月场中买醉消愁?毕竟,那首《鹊桥仙》,子语曾偷偷抄录给她看,字里行间的情意,深挚得令人动容。

他,似乎还对明家那位小姐一往情深。

想到此处,明月郡主心中的那丝不悦又悄然散去,化作一缕淡淡的叹息。

她身侧一名伶俐的侍女察言观色,凑上前低语。

“郡主,要不要奴婢下去提点一下遥舟,让她……”

“不必。”

明月郡主轻轻摆手,目光再次投向楼下,眼神变得锐利而深邃。

“不要轻举妄动,我们先看看。我倒要瞧瞧,能让子语倾心,又能作出这等诗篇的,究竟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