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国摇着头,语气中满是赞叹:“我实在弄不明白,你这八门外语到底是怎么学成的。我当年在北京大学只学了英语,现在用起来还不熟练。”
方知行没有回应李卫国的话,只是将目光投向停机坪上那架即将载着他们飞往伦敦的图-104客机。
他熟练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日语、阿拉伯语和葡萄牙语,这样的语言水平在外交部的年轻干部中极为罕见。
而此刻,这些语言技能即将成为他在英国开展工作的重要支撑。
飞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直冲云霄,方知行透过飞机舷窗,望着下方渐渐远去的莫斯科。
他心里很清楚,接下来自己要踏入的,是一个对中国态度复杂的西方世界。
伦敦的天气比莫斯科还要阴冷,潮湿的雾气如同一层薄纱,笼罩着整座城市。
中国驻英国代办处位于波特兰大街上一栋老旧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内,门口只挂着一块样式简洁的铜牌,上面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代办处”。
代办处的负责人桓兆祥大使亲自接待了方知行三人。
桓大使年约五十多岁,两鬓已有些斑白,眼神却锐利而沉稳。
桓大使一边翻阅方知行的档案,一边突然开口问道:“知行同志,我听说你的语言能力十分出色?”
方知行态度谦逊地回答:“报告大使,我学习过几门外语,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作的需要。”
桓大使点了点头说道:
“很好,英国人对我们怀有很强的戒备心理,不会轻易提供公开的经济数据。
你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收集英国的经济情报,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贸易相关政策以及金融领域的动态信息。”
方知行严肃地点了点头说:“我明白了。”
伦敦的冬天漫长且阴沉,不过方知行很快就适应了代办处的工作节奏。
白天,他要么跟随桓大使,要么跟随参赞郑怀远参加各类外交活动;到了晚上,就坐在书桌前整理收集到的资料。
但真正让他在代办处“出名”的,是他对旧报纸异乎寻常的关注。
英国政府不会轻易把经济报告交给中国外交官,不过方知行发现,在伦敦的二手书店和旧报摊上,能找到许多过期的报刊,像《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都能寻觅到踪迹。
这些报纸虽然已经过期数月,甚至数年,但其中包含的经济数据、市场分析以及政策评论,依旧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于是,每逢周末,方知行都会在查令十字街的旧书店和大英图书馆的档案室之间来回奔走。
他能用流利的英语和书店老板协商价格,偶尔还会用法语或德语与一些流亡学者交流,从他们的话语中获取一些未公开的经济动态信息。
代办处的同事们很快就注意到了他这个习惯。
秘书处的女同事林秀琴笑着问方知行:“知行,你又抱着一堆旧报纸回来了呀?”
方知行推了推脸上的眼镜,笑着说:
“这些旧报纸可比新报纸有用多了。你看《金融时报》1958年12月的这篇报道,里面提到英国钢铁行业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而今年1月英国议会辩论时,财政大臣的发言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林秀琴惊讶地看着方知行说:“你居然连议会的辩论记录都看了?”
方知行只是笑了笑,没有作答。
实际上,他不仅看了议会辩论记录,还进行了交叉对比——德文报纸中提到英国对西德的机械出口量有所下降,而法国的《世界报》则分析称,这种情况与英镑汇率的波动有关。
把这些零散的信息整合起来,就能大致掌握英国经济的真实状况了。
一天傍晚,参赞郑怀远把方知行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郑怀远对他说:“知行,桓大使下周要去和英国贸易部的官员会面,我们需要一份关于英国近期经济趋势的简要报告,你有信心整理出来吗?”
方知行思索了片刻说:“我需要查阅最近三个月的报刊以及议会记录,不过应该能完成。”
郑怀远意味深长地看着方知行说:“英国人会对我们有所防备,他们公开的经济数据或许并不准确。”
方知行微微一笑说:
“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来验证这些数据的真实性。
比如说,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航运版块会刊登港口货物的吞吐量数据,《经济学家》的广告页面则能体现出企业的投资动向。
再结合德国和法国的贸易报告,就能进行交叉核对了。”
郑怀远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目光,他说:“好,三天后我要看到报告的初稿。”
三天之后,方知行提交了一份长达20页的报告,标题为《1958年英国经济态势分析》。
这份报告不仅涵盖了工业、农业、贸易等领域的宏观数据,还附带了对1959年英国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内容。
桓大使阅毕报告,脸上罕见地浮现出笑意,开口说道:“这份报告的详尽程度,远超我们过去半年搜集整合的所有情报总结。”
“你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方知行神色平静地回应:“报告中的大部分数据,均来源于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核心在于我运用多语言资料开展了交叉验证工作。”
他举例道:“比如,英国官方对外宣称钢铁产量增长了3%,但德国《商报》援引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数据却显示,实际增长幅度或许仅为1.5%。”
桓大使颔首认可,随即转向郑怀远吩咐:“下次外交部询问英国经济相关情况时,就把知行这份报告发回国内。”
没过多久,方知行的名字便在代办处内部传开,甚至引起了英国情报机构的留意。
某天,方知行正在大英图书馆查阅资料,一位身着整洁西装的英国男子“恰巧”在他对面落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