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从翻译官开始进部 > 006 等你考上翻译证,是不是就能赚大钱了?
换源:


       她找出一件稍微有些发白但洗得很干净的蓝布外套,那是方海去年开会时才穿的“好衣服”。

“我穿这个?”方知行惊讶地接过衣服,这在他们家已经算是最好的衣物了。

“考试是大事,得穿正式点。”林薇说着又拿出一双新布鞋——那是她熬夜做出来的,原本准备过年的时候才拿出来。

方知行鼻子一酸,赶紧低下头假装试鞋。

这双鞋底纳得密密实实的,穿在脚上特别舒服。

“对了,考试要带什么东西?笔和纸吗?”方海突然问道。

方知行这才想起细节问题:“要带户口本、准考证,还有自己准备钢笔和墨水。”

“钢笔?”林薇和方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们家只有方海有一支厂里发的钢笔,平时都锁在抽屉里舍不得用。

方海二话不说,起身去里屋拿出那支珍藏的英雄钢笔,郑重地交给儿子:“拿去用,别弄丢了。”

方知行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感受着金属笔身的冰凉触感。

这支笔在父亲眼里可是宝贝,平时连碰都不让碰一下。

“我会考好的。”他轻声承诺着,更像是在对自己说。

夜深了,方知行躺在床上却睡不着。

弟弟方知足在黑暗中小声问:“哥,你紧张吗?”

“有点。”方知行老实地承认。

虽然对自己的俄语水平有信心,但想到要在清华那样的地方考试,心里还是有些打怵。

“你肯定能行!”方知足翻过身,声音里充满了崇拜,“等你考上翻译证,是不是就能赚大钱了?”

方知行笑了:“应该能赚点外快吧。”

他没告诉弟弟,如果真能通过考试,接翻译活的收入可能比父亲的工资还高。

窗外,月光静静地洒在四合院的瓦片上。

方知行听着弟弟均匀的呼吸声,慢慢放松下来。

不管考试结果怎么样,能有这样的家人支持,他已经比大多数穿越者幸运多了。

考试前的这一周,方家的生活节奏明显不一样了。

林薇每天变着花样给儿子做好吃的,连平时舍不得吃的鸡蛋也每天煮一个;

方海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儿子的复习情况;

连方知足和方亦如都懂事地不吵不闹,给哥哥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终于,考试的日子到了……

清晨五点半,方知行从睡梦中苏醒。窗外依旧一片漆黑,四合院里静悄悄的,只能听到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叫。他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弟弟。

厨房已经被煤油灯的光芒照亮,林薇正在灶台旁忙活。

看到儿子走进来,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说:“怎么起这么早?再睡一会儿吧,饭做好了我叫你。”

“睡不着了。”方知行摇了摇头,走到灶台前。

锅里正煮着稀粥,旁边的小碗里竟然卧着两个荷包蛋,这在方家可是非常奢侈的待遇。

林薇顺着儿子的目光看去,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考试是大事,得吃点好的。这鸡蛋是你爸昨晚特意去合作社买的。”

方知行的喉咙一下子像被堵住了似的。他清楚这两个鸡蛋背后承载的分量。

吃完早饭后,林薇帮儿子整理好衣领,又用湿毛巾把他脸上的灰尘擦得干干净净。

那件蓝布外套虽然有些褪色,但洗得十分洁白,再配上新布鞋,看起来倒也精神。

“走吧,赶早不赶晚。”林薇把准考证、户口本和钢笔仔细地用手帕包好,放进了内兜。

天刚刚蒙蒙亮,母子俩就出了门。

方知行背着书包,里面装着词典和笔记本——尽管考试规定不能携带参考资料,但他总觉得带在身边心里更安稳。

清晨的北京城被一层薄雾笼罩着。他们先乘坐了一趟发出叮当声的有轨电车,之后又步行了二十分钟,终于看到了清华大学气派的校门。

方知行仰头望着“清华园”三个大字,心跳不由得加快了。

“妈,那就是清华……”他小声说,声音里满是难以掩饰的激动。

在前世,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学府,没想到穿越后第一次来,竟是以考生的身份。

校园里绿树成荫,古朴的建筑散发着浓厚的书香气息。

几个正在晨读的学生好奇地打量着这对衣着朴素的母子。

按照指示牌的指引,他们来到了外语系所在的建筑,那是一栋用红砖砌成的二层小楼。

楼前已经聚集了十几个人,大多是二三十岁、看起来像知识分子的人,有的在翻看资料,有的在小声背诵。方知行和林薇的出现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考试在二楼会议室,八点开始。”

门口的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地说,递过一张签到表,“请填写姓名、单位。”

林薇有些紧张地推了推儿子。方知行踮起脚尖说:“同志,我是来参加考试的。”

那工作人员这才抬起头,看到是个半大的孩子,立刻皱起了眉头:“小朋友别捣乱,大人们正在准备考试呢。”

林薇连忙解释:“同志,真的是我儿子考试,他有推荐信和准考证。”说着从怀里掏出那个手帕包。

工作人员疑惑地接过文件,仔细检查了好几遍,又上下打量了方知行一番:“十二岁?真的会俄语?”

“Да,ямогусдатьэкзамен.(是的,我能参加考试)”方知行用流利的俄语回答。

周围几个考生听到俄语,都惊讶地转过头来。

工作人员愣了一下,随即有些尴尬地笑了:“哎哟,还真是个小天才!抱歉抱歉,请签到吧。”

他的态度立刻热情起来,“会议室在二楼右转,祝你好运!”

方知行签完名,跟着母亲上了楼。身后传来了小声的议论:

“这么小的孩子也来参加考试?”

“恐怕是靠关系弄来的推荐信吧……”

“我学了五年俄语才敢来考……”

这些话像针一样刺在方知行的背上。他握紧拳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