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 > 第47章 烽燧长烟
换源:


       朔风凛冽,卷起漫天黄沙,扑打在冰冷坚硬的城垛上,发出令人心悸的呜咽声。天地间一片苍茫混沌,唯有远方地平线上,那一道道笔直刺向灰暗天空的狼烟,如同巨人愤怒的手臂,昭示着边境不宁,战事已起。

北疆,云州镇。大齐北线防御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承受狄人压力最重的雄关之一。

经过近一个月的急行军与沿途弹压整顿,李承民所率的玄甲军主力,终于抵达这座已被战争阴云笼罩多时的边城。铁蹄踏破关山月,玄甲映寒塞外沙。大军入城,带来的不仅是援军与粮草,更是一种近乎实质化的、冰冷肃杀的威压,瞬间提振了守军低迷的士气,也令城中某些暗怀鬼胎者胆战心惊。

镇守府衙临时充作帅帐。气氛凝重,炭盆燃烧的噼啪声与城外隐约传来的号角声交织,更添几分紧张。

李承民坐于主位,虽依旧轮椅代步,但一身玄色铁甲,外罩墨色大氅,面色冷峻,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堂下众将,不怒自威。连日奔波与边关风沙,并未使他显得疲惫,反而更添一种磨砺后的锋锐。

“……狄人主力约三万,游弋于百里外黑风原,其先锋骑兵数千,近日频繁袭扰我外围烽燧与粮队,行动飘忽,一击即走,甚是狡诈!”云州镇守使声音沙哑,指着粗糙的羊皮地图,汇报军情,“我军虽凭坚城可守,然被动挨打,士气受损,且……且军中近日多有士卒出现咳喘、目赤之症,疑是……疑是狄人用了什么邪法妖术!”

“邪法?”李承民声音冰冷,“细说。”

“是……是狼烟!”另一名副将接口,面带忧惧,“近日狄人燃放的狼烟,色泽发黑,气味刺鼻呛人,闻之便觉喉痛目眩,值守烽燧的弟兄们症状最重!军医也束手无策,只道是中了瘴疠之毒……”

帐中众将闻言,皆面露凝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沙场刀兵相见并不可怕,但这种无形无影、伤人于无形的诡异手段,最是动摇军心。

李承民眉头微蹙,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轮椅扶手。他行军打仗多年,各种阴谋诡计见过不少,但利用狼烟下毒,却是闻所未闻。

就在这时,一个清冽的声音自帐门处响起:

“可否让臣妾一观中毒士卒,并取一些近日烽燧收集的烟尘样本?”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崔锦书一身素净的青色棉袍,外罩防风的斗篷,脸上蒙着轻纱,仅露出一双沉静如水的眸子,不知何时已立于帐外。她身后跟着两名捧着小箱的金鳞卫。

李承民目光转向她,微微颔首:“准。”

崔锦书步入帐中,对众将微微屈膝行礼,姿态从容,并无寻常女子见到这般阵仗的怯懦。她径直走向那名咳喘不止的被扶来问话的烽子,蹲下身,仔细查看其症状,又取出一枚银针,极小心地取了些他衣领上的烟尘,放入随身携带的一个琉璃皿中。

随后,她起身,对李承民道:“王爷,可否借帅帐侧室一用?需即刻验看。”

“可。”李承民挥手,影七立刻上前,引崔锦书前往侧室。

帐内众将面面相觑,神色各异。这位名动京城的“匠侯”王妃,竟亲临前线,还要验毒?这……

李承民面色不变,继续部署军务,命令各军加强戒备,派出斥候小队,侦查狄人主力确切动向与那诡异狼烟的来源。

约莫一炷香后,侧室门开,崔锦书走了出来,手中拿着那个琉璃皿,皿中原本的烟尘已与某种液体混合,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墨绿色,还散发着淡淡的辛辣气味。

“王爷,诸位将军,”她声音清晰,打破帐中沉寂,“并非妖术,亦非瘴疠。狄人狼烟中,混入了大量经过特殊处理的毒艾草与狼粪的混合物,燃烧后产生毒烟,吸入过量便会使人咳喘不止,眼鼻刺痛,若长时间暴露,甚至会损伤肺腑。”

她将琉璃皿微微倾斜,展示给众人看:“此毒虽不致命,却能极大削弱我军士卒战力,尤其对值守瞭望、需时刻紧盯烽火的将士危害最大。其解不难,以浓醋浸湿面巾蒙住口鼻,便可有效抵御。”

帐中众人闻言,先是愕然,随即松了口气,继而纷纷露出愤慨之色!竟是如此卑鄙的手段!

“好个狄狗!竟用如此下作伎俩!”云州镇守使怒骂。

李承民眼中寒光一闪,看向崔锦书:“既有解法,即刻传令全军照办。匠侯,可能推断其毒烟来源?”

崔锦书沉吟片刻,道:“毒艾草需大量制备,狼粪亦需收集。其燃放点,必不会离前线太远,应就在黑风原边缘某处,且有水源便于混合搅拌。可派精锐斥候,循特定气味与地面痕迹搜寻,不难发现。”

“好!”李承民当即下令,“影七,派‘夜枭’小队,携獒犬,依王妃所言,两个时辰内,给本王找出毒烟源!”

“是!”

命令雷厉风行地下达。

崔锦书又道:“王爷,既已知其法,或可将计就计。”

“哦?”李承民目光微凝。

“狄人既用毒烟,必料我军人心惶惶,防御松懈。我可令将士们假作中毒病弱,暗中却以醋巾防护,诱敌来攻。同时,将其毒烟囊设法反抛回其营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李承民看着她,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激赏,嘴角勾起冰冷的弧度:“准!此事,由匠侯全权调配!”

“臣妾领命!”崔锦书屈膝,眼神锐利。

是夜,月黑风高。

云州城头,灯火明显比往日稀疏黯淡,巡守的士兵步伐“虚浮”,咳嗽声此起彼伏,俨然一副中毒已深、军心涣散的模样。

而在城墙阴影之下,无数将士口鼻蒙着浸透浓醋的布巾,眼神锐利,弓弩上弦,刀剑出鞘,如同蛰伏的猛兽,静待猎物。

与此同时,一支完全由玄甲军中百里挑一的精锐组成的轻骑兵,人数不过五百,却人衔枚,马裹蹄,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然潜出侧门,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为首者,正是坐于特制马鞍之上、一身漆黑鳞甲、面色冷硬如铁的李承民!他竟不顾腿疾,亲自率队突袭!

崔锦书立于城楼箭垛之后,远眺着那支黑色洪流无声无息地融入黑暗,手心微微沁出冷汗。她知道,他要去执行更危险、也更致命的任务——直插敌后,焚其粮草,断其根基!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缓缓流逝。

约莫子时,远方黑风原方向,突然亮起数点诡异的火光,随即,一股股浓黑的、带着辛辣气味的狼烟,再次升腾而起,随风缓缓飘向云州城!

狄人果然中计,见城头“守备松懈”,再次施放毒烟,企图进一步削弱守军,甚至可能准备趁势发动偷袭!

城头上,蒙着醋巾的将士们屏息凝神,严阵以待。

崔锦书冷静观察着风向与烟柱的浓度,计算着时间。忽然,她抬手:“风向已定!就是现在!发射!”

命令一下!

城头上数十架经过改造、射程更远的投石机猛然发动!但抛射出的并非巨石火油,而是一个个用浸湿的皮革临时包裹的、鼓囊囊的球体——那正是白日里“夜枭”小队突袭端掉的狄人毒烟工坊中缴获的、尚未使用的毒草狼粪混合包!

噗噗噗!

毒包划过夜空,精准地落入远处狄人先锋骑兵的临时营地之中!皮革破裂,毒粉四溅!许多正在等待命令、毫无防备的狄人士兵顿时被呛得剧烈咳嗽,眼泪横流,阵型大乱!

“敌袭!有埋伏!”狄人营地瞬间陷入混乱与恐慌!

就在此时!

轰——!!!

狄人营地更后方,靠近辎重堆放处,猛地爆起冲天的火光!烈焰如同狂暴的巨兽,瞬间吞噬了粮草车与帐篷!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映红了半边天空!

李承民得手了!

混乱如同瘟疫般在狄人军中蔓延!前有毒烟反噬,后有粮草被焚,指挥系统瞬间瘫痪!

“玄甲军!随我杀——!”云州城门轰然洞开!养精蓄锐已久的守军主力,如同决堤的洪水,在将领们的怒吼声中,向着陷入混乱的狄人先锋军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冲锋!

杀戮之夜,骤然降临!

崔锦书立于城头,俯瞰着下方如同炼狱般的战场,听着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与惨叫声,面色沉静,唯有紧握的指节透露出内心的波澜。她快速对身旁书记官下令:“记录各队伤亡,重点统计因毒烟产生不适者,战后立刻集中医治!”

她的战场,在后方,在数据,在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便渐渐平息。狄人先锋军猝不及防,遭遇重创,丢下上千具尸体和大量伤员,狼狈不堪地向黑风原深处溃逃。

天光微亮时,李承民率领的突袭骑兵也安然返回。虽人人浴血,甲胄布满刀痕,但气势如虹,煞气冲天。

李承民轮椅驶入帅帐,随手将一个血淋淋、裹着残破狼旗的包裹掷于地上。那包裹散开,露出一张狰狞扭曲、戴着狄人千夫长翎毛头盔的首级!

“先锋已破。歼敌约三千。”他声音平淡,仿佛只是陈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目光转向一旁的崔锦书,“后方伤亡如何?”

崔锦书合上手中的统计簿,抬眸迎上他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冷静:“禀王爷,云州守军阵亡一十九人,伤百余。其中,因毒烟引发旧疾咳喘加重者八人,无人因毒致死。”

帐中瞬间一静!

歼敌三千!自损仅二十七人(含伤重不治者)!且成功化解了敌方毒计,反制成功!

这无疑是一场辉煌的、堪称教科书般的胜利!

所有将领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在那位青衣素颜、沉静立于帅案旁的女子身上。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与……由衷的敬佩!

若非她识破毒计,提供解法,甚至献策反制,此战绝无可能如此顺利,伤亡也绝不可能如此之低!

李承民看着她,看着她平静无波的眼眸,看着她手中那本记录着冰冷数字却关乎无数生命的簿册,眼底深处,某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如同破开冰层的春水,悄然涌动。

他缓缓抬起手,指向地上那狄人首级,声音依旧冷硬,却似乎多了一丝别的什么:

“此役首功,当属匠侯。”

帐外,朝阳初升,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将金色的光芒洒向历经血火洗礼的边关大地。

烽燧的狼烟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焦糊的气味。

一场大战刚刚落幕。

而更广阔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他与她,一个在前方浴血搏杀,一个在后方运筹帷幄,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共同书写着北疆的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