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从亩产突破二百斤开始 > 第2章 我有个女儿
换源:


       有学生叨咕:“我说水稻为什么要耐寒,原来丁先生准备在北方广泛种植。”

丁宁打断他,“这话不对,就算在南方,也会有倒春寒,在南方种植水稻,一样要兼具耐寒。”

学生说:“南方再怎么冷,也不比咱们北方,黑龙江那边最冷的时候,能到零下二三十度,人都难以生存。”

“丁先生,您确定水稻能在北方生长吗?”

“丁先生,咱们现在黑龙江那边在种植水稻吗?”

“种的什么品种的水稻?”

“亩产能达到多少?”

学生们七嘴八舌追问。

丁宁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说道:“我们的确在北大荒垦区建立了几个水稻试验区。”

“目前在种传统高秆籼稻,亩产量……”

说到这,丁宁沉默很久,才道出一个数字。

“亩产……不到二十斤。”

“啊?”

台下一片哗然。

张国华也愣怔。

亩产不到二十斤??

只怕播下去的种子都不止二十斤吧?

丁宁面露苦涩,喟叹道:“北大荒百分之九十的土地都处于沼泽洼地,排水能力差,低温冷害,严重制约垦区水稻发展。”

“加上我们传统的常规高秆籼稻,合江19号,株高一米五,易倒伏,耐寒性差。”

“其结果就是亩产连二十斤都难以达到。”

这个数字,说出来都令人心塞。

想想在北大荒垦区开垦的官兵,冰天雪地,手指冻关节烂到见骨。

累死累活大半年,最后的收成,不如播种量,那心得多凉?

水稻是尝试性种植,规模不大,目前垦区大面积在种的是土豆和小麦。

只是小麦和土豆收成也不好。

因为洼地多,经常闹洪灾,粮食歉收。

所以国家方面有意推动以稻治涝的大方针,阶段性的开垦和种植水稻。

国家相当重视,想把北大荒开拓出来,成为新国家的又一个大粮仓。

专家推算,如果把北大荒开出来,预计能养活多少张嘴。

“但现在的问题是,水稻推广刚刚开始,就遭遇了历史性的、非人力所能解决的难题。”

“哎!”

又是一声长叹,丁宁神色黯然。

“再这么下去的话,以稻治涝的方案,大概率会胎死腹中。”

北大荒土地辽阔,如果可以种植水稻,未来完全有余地开垦出几千万亩水田。

哪怕一亩水田只有百斤收成,几千万亩水田就是十几个亿,几十亿斤粮食。

42年的事,便永远不会在这片土地重现。

就前几年的事,否则国家也不会下定决心挥师北大荒。

奈何人力有时穷,

“几千万亩水田……老天!如果亩产真能突破二百,那一年能产出多少粮食啊?!”

“老师,您说我要是真能培育出亩产二百斤的水稻,并且在北大荒广泛种植,学校会给我什么奖励?”有学生兴致勃勃的问道。

“呵呵!”

丁宁轻笑一声,说:“你要真培育出亩产二百斤的水稻,并且在北大荒广泛种植……让我想想啊!”

“首先地方政府会给你冠以先进生产者的荣誉,以后地方政府开会,学校开会,以及重大场所,都有你一席之地。”

“学校会给你优秀科研学生,科研资源倾斜,未来你可以自己带领团队搞研究,你们团队研究出来的成果也都冠你的名字。”

“国家层面,会给你颁发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

“会帮你刊登报纸,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你为这个国家的付出。”

“城门楼子,那地方,以后国庆观礼,你可以站上面看。”

丁宁每说一句,讲台下的学子们眼睛便亮了一分。

竟然可以去城门楼上参加国庆观礼,这可是天大的荣誉啊!

光想想,这心里都美滋滋。

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你别说这些十七八岁,热血沸腾的小年轻了,就是张国昌两世为人,听到可以上城门楼子,也激动的浑身都在哆嗦。

因为他,是真能搞出来。

年轻人洋溢的青春气息,极具感染力,丁宁笑着说:“学校和地方政府会划拨专属于你的试验田,农业试验站会提供技术指导。”

“人家一个区都分不到一辆拖拉机,你最少能有十辆。”

“别的人,举家族之力都抢不到一张自行车票,你以后出行,会给你安排专车,给你安排专人司机。”

台下学子们嘴巴张大的能吞下自己的拳头。

“老师,您这说的也太夸张了吧?”

“夸张?”

丁宁笑道:“一点都不夸张,能在北大荒成功耕作并广泛种植,亩产还突破二百斤……”

“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泼天之功!”

“于国,有助于长治久安!”

“于民,你喂饱了几万万张嘴。”

“等你真能做到的那一天,你就会知道,国家不会忘了你,人民更会高高将你捧起。”

“啪!”

丁宁点上一支烟,站在讲台上吞云吐雾,这年代的先生没那么多规矩束缚,比较随性洒脱。

丁宁声音低沉的说道:“我们这个国家,粮食太重要了。”

“自古以来,粮食就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尤其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国,刚刚走过百年沧桑。”

“如果我们连最基础的粮食问题都不能得到解决,谈何发展?”

张国昌重重点头,对于丁宁的话,十分认可。

一个农业国家,连最基本的粮食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在这种环境下,想要升级为工业国家,势必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讲台上,丁宁忽然失笑,“我有个女儿,长得很漂亮,也在我们学校念书。”

“若真有那么一天,我想占你点便宜,让你叫我一声岳父。”

“哈哈!”

台下学子们哄堂大笑,个别胆大的同学,已经厚着脸皮叫丁宁爸爸了。

丁宁也不生气,指着那人笑骂:“你小子,等你培育出好的品种再说吧!”

彼时,窗外走廊上,有人捡起石头敲打悬挂在屋檐下的铁片。

“当当当!”

下课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