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乡下的路上,丁宁渐渐冷静下来,
亩产五百斤?
岂不是天方夜谭?
就算是日本,美国现在也没有那么高产量的品种。
日本是单产550斤,一年两季加一块才达到这个亩产量。
也就堪堪突破亩产二百斤。
张国昌一个大一的学生,刚进农学院没几天就几个月没来过学校的新生,他怎么可能研发出亩产五百斤的水稻。
至于他交上来的那根稻穗,多半是在田里千挑万选,挑了一根长得最多的。
“你这几个月一直在乡下种田?”
“嗯!”
张国昌与丁宁两人并肩而行,走在队伍最前面。
张国昌说:“第一次种田,怕没经验,所以没敢离开一直在乡下盯着,万一有什么状况,也好及时改正。”
丁宁眼里满是赞赏,抛开亩产量,就张国昌这勤恳务实的态度,着眼全校也是十分罕见的。
有几个学生,能做到他这般?
丁宁暗自做出决定,就算张国昌种的水稻,产量没达标,哪怕一百斤亩产都没有,也要给他一个高分,以兹鼓励!
秦家村。
随着丁宁和一群学生的到来,宁静的小山村变得不再宁静。
远远地,看到一群人聚在张国昌田边,二百多个村民陆续从村子里出来。
秦京茹一家人也来了。
秦继业问道:“国昌,他们是?”
张国昌说:“哦!都是我班上同学,这是我老师丁宁丁老师。”
紧接着张国昌与秦拥军说:“拥军,劳驾您帮我借些镰刀来,对了,再找一杆秤。”
“好,我现在就去。”秦拥军脚步飞快,匆匆离去。
村长难掩喜色,眼里满是期待:“国昌,你准备今天收稻子吗?”
这一阵子,村里人都吵疯了,
天天都在争论,推测张国昌的田,亩产量能有多少。
有说一百七八十的,有说二百的……
二百以上的,没人敢说。
“对,今天就收。”
丁宁已经疯了,在田里彻底放飞了自我。
“哎呀呀!”
“全都是这么饱满的稻穗呀!”
“哎呀呀!”
“全都是啊!”
“啊哈哈——”
丁宁状若疯癫,在金色的稻田里翩翩起舞,像一只……相貌不扬的老蝴蝶。
说实话,张国昌有点担心他的状况,该不会真…有点那什么吧?
一把年纪了,可别在我田里中风了呀!
“我靠兄弟,这真是你种的啊?”
“太牛了吧!”
看着脚下一大片金灿灿的稻谷,贺建华打心眼里敬佩张国昌。
这小子是真干事,二话不说跑乡下种田去了。
一去就是几个月……
真真是让人佩服。
借自己五十块钱,偷偷摸摸干这么大个事。
回想起这几个月张国昌每天起早贪黑的干,由于第一次种地,吃了不少苦头。
前期抡锄头都抡的掌心冒好几个泡呢!
如今想起来,秦京茹依旧满脸心疼,“我们昌哥为了伺候这几亩田,可辛苦了,每天早出晚归,人都黑了,瘦了。”
秦京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也为此感到骄傲,自豪!
今天之前,村民其实多少有点怀疑张国昌的身份,他到底是不是城里大学生?
虽然长得很秀气,确实像城里的大学生。
可是从来没听说过哪家的大学生,会来乡下租田种地呀!
这年头大学生可是大熊猫一样的国宝,金贵着呢!
听说国家每个月都会给他们发放一笔人民助学金,啥活儿不用干,除掉日常吃喝还能有结余。
今天,确定了。
确实是城里大学生,而且在学校还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不然,他怎么能把老师和学生喊来帮他收稻子。
看看那老师,哎哟!真不容易啊!
一把年纪,镰刀挥的直冒烟。
秦拥军扣了扣眼屎,一脸疑惑的盯着丁宁背影,“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他,看起来好眼熟啊!”
不仅老师镰刀挥的快,学生们也是干劲十足,抢着下田收稻子。
没抢到镰刀的学生,急的在边上团团转。
等秦拥军把箩筐送来了,几十个学生一拥而上去摘稻穗。
村民们想帮把手都插不上。
人多力量大,很快,一亩地稻子收好了。
一箩筐一箩筐的谷子摆在田间小路上,足足有十几筐。
“七十六斤,”
“八十一斤四两,”
“八十九斤七两……”
丁宁亲自盯称,每称重一次,他就报一次数。
边上贺建华负责计数。
称重需要时间,
当箩筐称了两次,看到本子上的数字,再看一眼路上十几个满满登登的箩筐,等着称重,贺建华的心都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了。
破了。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亩产闭眼破二百。
具体能达到多少,现在还不好说,反正肯定远远不止二百。
不过,丁宁,贺建华,包括在场的每个人,其实心里都已经有一个数字。
只是,他们无法想象,更不敢相信。
一亩田水稻产量,千百年来不是一直在二百斤以下吗?
怎么可能……
有时候即便是亲眼所见,也不敢相信那会是真的。
认知已经固定,打破固有的认知,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哪怕是天大的喜事,好事。
“七十四斤,”
丁宁声音都在颤抖,报数的时候,眼眶噙上一层水雾。
已经…突破二百斤了。
还有那么多筐。
丁宁五十多岁一老头,豫州人,八年前,他亲历了那场灾难。
亲眼看到街头巷尾,田埂地头和路边遍地饿的剩一层皮包骨的尸骸。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便立下誓言,此生,竭尽所能,一定要让全国人民吃上饱饭。
永远永远不要再出现那梦魇一般的景象。
“八十一斤七两。”
“八十……”
村长秦继业嘴皮子翕动,忍了好久,眼看剩最后一筐没称重,终于没忍住,开口询问贺建华。
“小伙子,总数多少了?”
贺建华表情木讷,呆呆的说了个令人咂舌的数字。
“七,七百二十九斤……”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贺建华是不信的。
怎么可能……
贺建华转头看向张国昌,发现他十分淡定,七百多斤的亩产,似乎在他意料之中。
“哎哟!”
贺建华忽地一声怪叫,原来是他旁边的丁宁狠狠掐了他一下。
“原来不是在做梦,这是真的。”丁宁满目震惊。
从来只有在梦里,水稻产量才会突破二百。
可就是做梦,也没有梦到过如此之高的产量啊!
加上最后一箩筐谷子,一共是八百二十七斤。
迎着众人灼灼目光,张国昌羞涩的挠了挠头。
“其实,那个……龙稻品种培育出来那会儿,我便预估亩产量应该在450公斤左右。”
“因为是第一次伺候农田,很多地方都不懂,加上经济不允许,条件有限,所以……”
“所以我估计亩产量在六百左右,保守估计能到五百斤。”
丁宁想起不久前,在学校张国昌告诉他亩产五百斤的时候,丁宁那叫一个激动。
哪怕亩产五百斤,那也是他毕生梦寐以求的数字啊!
没想到,张国昌给他带来如此巨大的惊喜。
亩产竟达到了惊人的八百多斤……
这还是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之下,那要是条件允许,岂不是能达到九百斤?
这孩子,不得了。
不声不响的,放了这么响的一个屁。
“国昌,你……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
“你知道你做了多了不起的事吗?”
丁宁紧紧攥着张国昌双臂,激动万分的说道:“亩产827斤,史无前例的高产量水稻,你张国昌做到了。”
“史无前例啊!”
“打今儿起,你张国昌就是我们四万万同胞的救命恩人。”
“你将名垂千古,真的会名垂千古啊!”
“国昌,国昌你要老婆不要?”
“你开金口,我马上把我漂亮女儿送上门。”
秦京茹小脸喜色一收,莫名生出危机感。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