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带族人兴家,全族扶我上青云 > 第二十五章 新纸
换源:


       李铭笑着点头,又道:“光提质还不够,得创新。周扒皮只有一种竹纸,咱能做两种新纸,抢他的销路。”

“新纸?啥新纸?”王老汉凑过来,手里还攥着个装艾草的布包,是白天去后山割的,本来想给孙子做个防蚊的香包。

“第一种,艾草防蛀纸。”李铭指着王老汉手里的布包。

“把艾草煮出汁,掺进纸浆里,造出来的纸能防蛀虫。各村的私塾、县学的藏经阁,都需要这种纸。经书、账本放久了容易生虫,咱的防蛀纸刚好合用,还能卖个好价钱。”

王老汉眼睛一亮,把布包往桌上一放:“艾草好采!后山南坡一片都是,我带村里的娃们去采,娃们爱跑,一天采两筐稳了!采回来我还能帮着煮汁,保证不耽误煮浆。”

他顿了顿,又笑道,“还能跟娃们说,采满一筐给块糖糕,保管他们跑得比兔子还快。”

蹲在门口的李瑾听见糖糕,立刻站起来,颠颠地跑过来,拽着王老汉的衣角:“糖...采艾草,糖!”

族众们都笑了,刚才的焦虑散了大半。

王氏赶紧从怀里掏出块糖糕,塞给李瑾:“瑾儿乖,明天跟王爷爷去采艾草,多采点,给你糖吃。”

李铭等笑声歇了,继续道:“第二种,云纹装饰纸。用细竹篾编个云纹模子,在湿纸上轻轻一压,就能印出简单的云纹。县城的绣娘、商户都能用,绣娘画绣样,需要有花纹的纸;商户记账本,封面用云纹纸,看着也体面。”

“云纹纸?”小五挠着头,“咋压啊?竹篾模子咋做?”

“我来画样子,三伯你带几个后生伐竹,把竹篾劈得细点,编成云纹就行。”李铭说着,从怀里掏出块炭笔,在供桌的草纸上画了个简单的云纹。

“就照这个样,不用太复杂,看着清爽就行。”

三伯接过纸,眯着眼看了看:“这不难,明儿我就带后生们做,保证天黑前做出十个模子,不耽误试产。”

这时,祠堂的门被推开,苏婉清站在门口,布包上沾了不少泥点,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订单,想来是从县城赶过来的,还没来得及擦汗。

“对不住,我来晚了,苏记那边刚送走最后一波学子。”

“婉清姑娘来了,快进来坐。”老族长笑着招手,“正好,铭儿刚说要做新纸,你给参谋参谋。”

苏婉清走进来,目光落在李铭画的云纹上,眼睛瞬间亮了,手里的订单都忘了递。

“云纹纸?这太行了!前几日有个绣娘来苏记买纸,说‘要是纸有花纹就好了,画绣样不用再描边’,还说愿意多花五文钱买有花纹的之。”

她走到供桌旁,指尖轻轻碰了碰那朵云纹,耳尖悄悄泛红,“咱们先做五十捆试用,我在苏记摆个样品桌,把绣娘画的绣样铺在上面,肯定有人买。”

李铭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暖烘烘的。

每次他有想法,苏婉清总能第一时间想到销路。

他点了点头,声音比平时轻了些:“就按婉清说的,先试产五十捆云纹纸、三十捆艾草防蛀纸,要是反馈好,再量产。”

“我来算笔账。”李二河突然站起来,从怀里掏出账本,炭笔在纸上划得沙沙响。

“原来每捆纸成本二十八文,加了韧草和艾草,成本涨到三十文;卖三十五文一捆,比周扒皮的竹纸贵十文,可咱的纸耐用。周扒皮的纸学子们用三天就破,咱的能用十天,算下来反而更划算。要是防蛀纸和云纹纸,能卖到四十文,利润更高。”

族众们都凑过去看账本,李财爹指着三十五文的数字,咧嘴笑了:“这么算下来,咱不仅不亏,还能多赚!周扒皮的低价,咱不怕了!”

“可不是嘛!”张婶拍着围裙,“咱的纸好,学子们迟早会回来买,还有私塾、绣娘、商户,销路只会越来越宽!”

老族长见大伙重拾信心,烟杆在桌上磕了磕。

“那就这么定了!张婶带媳妇们采韧草、煮浆;王老汉带娃们采艾草、煮汁;三伯带后生们做云纹模子、伐竹;二河管账,记好原料和成本;小五跟婉清对接苏记,把样品送过去;铭儿你安心备考,作坊的事有大伙呢!”

“多谢族长,多谢大伙。”李铭对着族众作揖,眼眶有点发烫。

从挖井到造纸,再到如今破周扒皮的局,每次难关,都是全族一起扛,这份情,比任何经义都让他踏实。

散会时,月亮已经爬过祠堂的屋顶。

张婶拉着几个媳妇,蹲在门口商量明天采韧草的事。

“明早寅时就出发,带个竹筐,多穿件衣裳,后山早上冷。”

王老汉则跟几个半大孩子说:“明早谁先采满一筐艾草,我请他吃糖糕。”

李瑾跟在后面,嘴里念叨着“糖糕...艾草”

苏婉清走在最后,见李铭还站在祠堂门口,手里攥着那张画着云纹的草纸,递过去:“这个你拿着,我明天跟我爹说,把苏记的柜台腾块地方摆样品,再找绣娘画几张绣样铺在上面。”

李铭接过纸,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像被烫了似的缩回来,耳尖也热了:“麻烦你了,婉清。”

“不麻烦。”苏婉清低下头,布包往身后藏了藏。

“我爹说,咱是生意伙伴,也是...也是朋友,该帮的。”她说完,转身往县城方向走,青布裙的裙摆扫过青石板路,像只轻盈的蝶。

李铭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张草纸,云纹的痕迹还清晰可见。

他抬头望向夜空,星星亮得很,像族众们眼里的光,也像苏婉清刚才亮起来的眼神。

他知道,有这么多人一起使劲,周扒皮的低价计早晚要破,作坊的销路会越来越宽,而他,也能安心备考,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期盼。

回到家时,王氏已经温好了小米粥,还炒了盘咸菜。

李铭没顾上吃饭,就从箱底翻出之前的工艺笔记,在上面写下“韧草:每百斤纸浆加十斤”“艾草汁:煮半个时辰,过率三次”,“云纹模子:竹篾宽半寸,纹距一寸”。

字迹比平时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