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开局流放边关,我直接打穿北境线! > 第七十四章 这是菩萨下凡了吗?
换源:


       第二天清晨,一张全新的告示,被苏锦亲自带人贴在了东莱港最显眼的布告栏上。

告示的内容并不是很长!

“靖北军安民策!”

“其一,设回春堂医馆!凡我东莱城居民,只要家中有青壮在龙脊之路工地上做工者,其家中所有老弱妇孺,皆可到回春堂免费治病!医馆不光有从江南请来的最好郎中,看病之后,药石全免!”

“其二,设启蒙学堂!此项策令,同样针对东莱城所有居民!凡家中有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下孩童者,皆可送入学堂免费识字读书!不光束脩全免,学堂更会为所有孩童提供两餐饭食,绝不让孩子饿着肚子回家!”

这就是赵衡的下一步计划,原本也是他和苏锦商议决定的。

本来,赵衡没打算这么快就退出这个举措,但因为赵承璟的关系,这件事不得不提前拿出来了。

赵承璟当真不是白给的,他用权利禁止禁军将士外出干活,还是让赵衡略微有些头疼。

但他却不能表现出来。

越是这种时候,他越是要镇定,越是要胸有成竹。

退出这项举措的目的其实很简单,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解决人力问题。

当然,收拢民心,也是赵衡的核心目的之一。

这张告示一出,整个东莱城彻底轰动了!

布告栏前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

“老天爷!我没看错吧?免费看病还送药?这……这是菩萨下凡了吗?”

一个搀扶着老母亲的汉子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他母亲常年咳嗽,光是药钱就几乎拖垮了整个家。

“还有学堂!免费教娃儿读书,还管两顿饭!”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更是当场就哭了出来,“俺家那口子天天愁,娃儿跟着我们只能刨土坷垃,一辈子没出息。现在好了!俺家娃儿也能当读书人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大街小巷,飞入了每一户人家的窗棂。

之前,东莱城里还有不少居民在观望。

有的家里有老人生病,青壮走不开。

有的家里孩子太小,需要人日夜照看。

有的家庭甚至两者兼有,根本抽不出人手去工地上赚钱。

可赵衡这张告示,就像一把最锋利的钥匙,瞬间解开了捆绑在他们身上最沉重的枷锁!

燃眉之急,迎刃而解!

当天下午,东莱城便出现了无比壮观的一幕。

无数的青壮汉子,将家中缠绵病榻的老人背到了新开的回春堂医馆,又将那些满脸好奇的孩子送进了窗明几净的启蒙学堂。

阳光洒在崭新的牌匾上,也照亮了许多人曾经灰暗而无望的生活。

解决了所有后顾之忧的他们,随即扛起锄头和铁锹,汇入那股建设龙脊之路的钢铁洪流之中!

这一举动,再次释放了海量的生产力!

之前因禁军退出而稍显紧张的人力问题,立竿见影地得到了解决!

一时间,整个东莱城的居民几乎全都被调动了起来。凡是还能下地做事的,无论男女,全都集中到了赵衡的工地上,热火朝天!

苏锦这几天也忙得脚不沾地。

她一个人要总管医馆和学堂这两件大事,一天到晚就在城里和港口之间来回奔波。

但她心里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充实。

走在东莱城的街道上,再也看不到过去那种麻木和戒备的眼神。

所有居民,无论老少,见到她都会远远地停下脚步,发自内心地躬身行礼,脸上带着最淳朴热情的笑容,亲切地称呼她一声苏先生。

这种发自肺腑的尊重和爱戴,是任何金银权势都换不来的。

苏锦看着那些孩子们在学堂里朗朗的读书声,看着那些老人们在医馆里露出的安心笑容,她觉得自己现在做的这件事,比待在京城当一个不知疾苦的千金小姐,要有意义一万倍。

清风拂过东莱城,带来希望的气息。

民心所向,大势已成。

……

另一边,巡抚衙门的书房内。

禁军总领刘鸿才刚刚把军中将士消极怠工、无法无天的事情说完,赵承璟已是一个头两个大,正愁找不到解决办法。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赵衡再次贴出告示,用医馆和学堂收拢人心的消息,就传到了他的耳中。

消息传来的同时,几个心腹谋士也先后神色慌张地冲进了书房。

“王爷!不好了!”

“现在城中民心……民心已经尽归赵衡了!”

“他那医馆和学堂一开,城中百姓几乎家家都受了他的恩惠,现在人人都在称颂安北伯是活菩萨啊!”

几个谋士七嘴八舌,将城内的情况一说,赵承璟那张本就阴沉的脸,此刻更是黑得能拧出水来。

他当即便知晓,整个东莱城的人心,都彻底向赵衡倾斜了。

他之前那道引以为傲的连坐之法,非但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反而成了赵衡收买人心的垫脚石,隐隐有了反噬的意思!

书房里一时间落针可闻,只剩下压抑的呼吸声。

“王爷,现在该如何处理?”

禁军总领刘鸿看着赵承璟,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承璟沉默了许久,最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那声叹息里,充满了无力与挫败。

他知道,在这场人心的争夺战里,他已经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罢了……”他疲惫地挥了挥手,“此事,已不可为。传令下去,撤销之前的连坐军令。那些想去工地上做事的将士,都让他们去吧。”

总领刘鸿闻言一愣,还没等他开口,赵承璟又补充道。

“但是!”他的眼中闪过最后一丝属于皇叔的威严,“也要严明军纪!将士们晚上出去做事,本王可以当做看不到。但如果哪个将士,敢因此耽误了第二天的晨操暮练,那就按逃兵处置,军杖三十,绝不姑息!”

这已经是他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也是他为自己挽回的最后一点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