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炊烟(1627年二月末)
茂山铁矿的晨雾还没散,秦良玉就踩着露水登上了东山坡。脚下的梯田里,神机营士兵正和朝鲜农民一起插稻秧,青黑色的秧苗在水田里排得整整齐齐,像极了她训练时的队列。远处的铁矿洞口,新搭的木架上挂着“大明-朝鲜共营铁矿”的木牌,烟筒里冒出的黑烟在晨光里拉得很长,把天空染成了淡灰色。
“将军,这是本月的分田账册。”马祥麟快步跟上来,手里的册子还带着墨香,“咱们按‘一户五亩’的规矩,给茂山周边三百户朝鲜平民分了地,还教他们种土豆——刘小峰送来的土豆种,试种的亩产比水稻高两倍,老百姓都抢着要种。”
秦良玉接过册子,指尖划过“金顺福”“朴正浩”这些朝鲜名字,突然指向梯田尽头的茅草屋:“那几户是之前被光海君强征的农奴吧?他们的农具够不够?”
“够!”马祥麟笑着点头,“杨立武从江南调了两百套铁犁铁耙,昨天刚送到。您看那边——”他指向铁矿旁的训练场,三十名朝鲜青年正跟着神机营士兵练刺杀,手里的木枪戳得地面“咚咚”响,“这些人都是自愿参军的,说要跟着咱们打倭寇,护着自己的地。”
说话间,几个朝鲜老人提着竹篮走过来,篮子里装着刚蒸好的土豆饼。为首的金大爷颤巍巍地递过一块,土豆的香气混着麦香扑面而来:“秦将军,要不是你们,俺们这辈子都别想有自己的地。这土豆饼,您一定要尝尝。”
秦良玉接过饼,咬了一口,热乎的饼渣落在衣襟上。她想起刚到茂山时的景象:铁矿被日军占着,朝鲜平民饿得只剩皮包骨,连插秧的力气都没有。现在,炊烟从家家户户的屋顶升起,孩子们在田埂上追着蝴蝶跑,这才是她想要的“守土”——不光守住土地,还要守住百姓的日子。
“马祥麟,”她突然转身,语气严肃,“让铁矿的工匠加快进度,把生铁炼成熟铁,给神机营造新的机枪枪管。还有,分田的事要盯紧,别让本地的地主欺负平民——谁敢拦着,就按大明的律法治他!”
马祥麟刚要应声,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一名斥候翻身下马,手里举着封信:“将军!汉城送来的急报,日军主力已经撤回日本本岛,只留了少量兵力守济州岛南部。郑芝龙将军说,李破大人已经去了济州岛,让咱们稳住茂山,别给后金可乘之机。”
秦良玉展开信,目光扫过“日军撤退”四个字,突然笑了。她把信递给马祥麟,又看向远处的铁矿:“好!倭寇退了,咱们就能安心搞铁矿、种庄稼。告诉弟兄们,好好种田,好好练兵——等铁矿的熟铁够了,咱们就造更多的机枪,让后金和倭寇再也不敢来犯!”
梯田里的插秧声、铁矿的打铁声、训练场的喊杀声,在晨雾里交织在一起。秦良玉站在山坡上,看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突然觉得,比打胜仗更让人踏实的,是这满田的秧苗、升起的炊烟,还有老百姓脸上的笑——这些,才是大明真正的根基。
种子岛谋(1627年三月初)
济州港的“飞黄号”甲板上,李破正踮脚往远处望。海平线上,三艘蒸汽船正缓缓驶来,船帆上的“明”字旗在风里猎猎作响——那是郑芝龙派去种子岛的先遣队,带着200名士兵和第一批农具。
“李大人,您说那破岛有啥好?”郑芝龙叼着烟,手里把玩着从日军手里缴获的武士刀,“荒得连棵像样的树都没有,除了石头就是沙子,还要派3000人去种地,这不白费力气吗?”
李破没回头,只是指着海图上的种子岛:“你看这儿——它在日本九州的南端,是东亚到南洋的必经之路。现在咱们占了济州岛,又在种子岛建堡垒,就像在日本人的家门口装了把锁。”他突然拿起笔,在种子岛旁边画了个圈,“未来,南洋的香料、大明的丝绸、欧洲的火器,要想进日本,都得从这儿过。到时候,这里就不是荒岛,是转口贸易的中心。”
郑芝龙凑过去看海图,还是皱着眉:“可岛津家能乐意?咱们占了他们的地,他们没跟咱们拼命就不错了。还有那些华人侨民,在日本过得好好的,为啥要咱们保护?”
“过得好好的?”李破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封信,“这是赵谦从种子岛送来的密报——去年,长崎的倭寇抢了华人的商铺,杀了三个侨民,德川家光根本不管。现在咱们在种子岛建堡垒,就是告诉侨民:背后有大明撑着,受了委屈不用忍。”他把信拍在郑芝龙手里,“至于岛津家,他们怕咱们的蒸汽船,更怕德川家吞了他们。咱们占着种子岛,帮他们盯着德川家,他们就算不舒服,也得忍着。”
说话间,先遣队的蒸汽船靠了岸。带队的军官跳下来,手里捧着块黑石头:“李大人,郑将军!种子岛附近的海滩上,发现了硫磺矿,还有村民说,北边的山里可能有银矿!”
李破眼睛一亮,接过石头在手里掂了掂——硫磺是造火药的关键,银矿能充实大明的国库,这比他预想的还要好。“太好了!”他转身对郑芝龙说,“让你的贸易团队每月去一次种子岛,送粮送物资,顺便把硫磺和银矿的样本带回来。还有,那3000人尽快派过去,不光要种地,还要建地下仓库——我亲自去指导,把仓库建得结实点,能藏武器,也能存粮食。”
郑芝龙终于松了口气,把烟蒂摁灭在铜烟灰缸里:“行!听您的。我这就让人准备,明天就派3000人去种子岛。对了,赵谦那边说,种子岛的堡垒已经建好了,还装了两门迫击炮,倭寇要是敢来,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李破点点头,走到船舷边,望着远处的种子岛方向。海风带着海腥味吹过来,他想起2024年历史课本里的日本——未来的倭寇会骚扰大明海疆,会发动甲午战争。但现在,有了种子岛的堡垒,有了神机营的火器,历史已经不一样了。
“郑芝龙,”他突然说,“记住,咱们占种子岛,不是为了抢地,是为了守住华人的路,守住大明的海。等将来,这里会成为最繁华的港口,会有大明的商船、南洋的香料、欧洲的使者——而这一切,从今天开始。”
夕阳西下时,派往种子岛的船队缓缓驶离济州港。李破站在“飞黄号”的甲板上,看着船队的影子渐渐消失在海平线上,心里突然踏实起来。他知道,种子岛就像一颗种子,现在种下,未来会在东亚的海面上,长出一片属于大明的新天地。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