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从火车司机开始进部! > 第39章:凤凰牌自行车,我自己动手造!
换源:


       机务段到铁道学院,这段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步行,耗时太久。

尤其是想到苏映雪每次都在校门口安静地等着,江卫东就觉得脚下的每一步都变得沉重。

必须有辆车。

这个念头,在脑子里盘桓了几天,愈发强烈。

1956年,最好的代步工具就是一辆自行车。一辆崭新的,能载人,能驮货的二八大杠。

凤凰牌。

永久牌。

这两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身份和体面。

可这东西是真正的紧俏货,有钱都未必能买到,那张薄薄的自行车票,能难倒无数英雄汉。

江卫东不缺钱,缺的就是这张票。

求人不如求己。

一个念头从心底冒出,疯狂滋长,最终让他下定了决心。

他再次敲响了楚老头家的院门。

当江卫东把自己的想法——不买,而是自己动手,从零开始组装一辆自行车——说出来时,楚老头正端着大茶缸喝水,一口热茶差点喷出来。

他愣了足足三秒。

随即,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绽开一个巨大无比的笑容。

“好小子!”

“砰”的一声,搪瓷茶缸被重重地顿在桌上,茶水都溅了出来。

“我就欣赏你这股劲儿!”

楚老头没有半点质疑,更没有觉得这是异想天-开。他那双浑浊却精光四射的眼睛里,满是遇到同类的欣赏与激动。

“别人不敢想,你敢想!别人不敢干,你敢干!”

“这事儿,有意思!”

他一拍大腿,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越想越兴奋。

“你放心!零件的事,包在我老头子身上!”

楚老头的承诺,掷地有声。

接下来的日子,这位退休多年的老钳工,仿佛焕发了第二春。他不再是那个院子里晒太阳打瞌睡的闲散老头,而变回了那个在机械领域叱咤风云的顶级匠人。

他动用了自己几十年积攒下来的所有人脉。

那些隐藏在京城各个角落的老伙计、老徒弟,都被他一个个从犄角旮旯里翻了出来。

城东的废品收购站,城西的旧货市场,还有那些不对外开放的匠人圈子。

楚老头就像一个经验老到的猎人,凭借敏锐的嗅觉,精准地搜寻着自己的“猎物”。

一个锈迹斑斑但材质上乘的老式车架。

一对从报废洋车上拆下来的、需要重新校正的钢圈。

一个样式复古、手感极佳的铜质车把。

链条、脚蹬、车座、挡泥板……

一件件,一桩桩。

每天,江卫东都能看到楚老头带着新的“战利品”回来,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灿烂。

不到一个星期,奇迹发生了。

一辆“凤凰”牌二八大杠所需要的所有零件,大大小小上百个,竟然真的被他凑齐了,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他的地下工坊里。

甚至,楚老头还献宝似的,从一个油纸包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了几样东西。

“瞧瞧这个!”

他托在掌心里的,是两颗泛着幽蓝光泽的进口轴承,表面光滑如镜。

“瑞典货!当年给洋行修机器时,我偷偷藏下来的宝贝!用在车轮中轴上,保你骑起来一点声音都没有,跟滑冰似的!”

他又拿起两块黑色的刹车皮。

“还有这个,德国的。比咱们自己的耐磨,而且刹车稳,不抱死!”

这些在后世看来平平无奇的东西,在这个年代,却是真正有钱都买不到的尖货。

楚老头的地下工坊,灯火通明。

一场别开生面的“造车”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金属和尘土混合的味道。

“车架是骨骼,必须绝对正。差一丝一毫,骑起来就发飘,人车合一不了。”

楚老头叼着烟斗,站在一旁,像个严厉的总工程师,负责技术指导。

他将每一个零件的安装要点,每一个螺丝需要承受的力矩,都讲解得清清楚楚。那不仅仅是经验,更是刻在骨子里的力学原理。

江卫东则成了唯一的执行者。

系统赋予的超强动手能力,让他对机械有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

楚老头的理论,他一听就懂。

那些复杂的结构,在他眼中,仿佛是再简单不过的拼图。

打磨。

砂纸在他手中,轻柔而又坚定地拂过车架的每一个焊点,将毛刺和锈迹一点点除去,露出金属本身冰冷的质感。

校正。

他将车轮固定在台钳上,手指轻轻拨动,眼睛如同鹰隼,紧紧盯着轮圈微小的晃动。

“这里,高了零点三毫米。”

他甚至不需要工具测量,只凭肉眼,就能精准地判断出误差。

然后,用扳手轻轻拧动对应的辐条,每一次调整都恰到好处。

上油、组装、调试……

整个工坊里,只有金属零件清脆的碰撞声,和工具拧动的“咔哒”声。

爷孙俩,或者说,这对忘年交的师徒,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交流。

楚老头一个眼神,江卫东就知道该递什么工具。

江卫东一个停顿,楚老头就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难题。

那种默契,天衣无缝。

两天后。

当最后一颗螺丝被拧紧,江卫东直起腰,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在他的面前,一辆崭新的、黑得发亮的凤凰牌二八大杠,静静地矗立着。

车身线条流畅,车漆在灯光下反射出迷人的光泽,每一个零件都严丝合缝,仿佛它天生就该在那里。

这辆由“百家零件”拼凑起来的自行车,经过江卫东近乎苛刻的精细调试,已经脱胎换骨。

它不仅仅是外观上和商店里的新车一模一样。

江卫东轻轻一推,后轮便开始无声地飞速旋转,那套瑞典轴承发挥了它真正的威力,顺滑得令人心惊。

他轻轻捏下刹车。

德国产的刹车皮与钢圈接触,发出一声沉稳而有力的“嗡”声,车轮戛然而止,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这性能,已经超越了市面上所有的量产货!

“成了!”

楚老头狠狠地拍了一下江卫东的肩膀,眼中的赞赏几乎要溢出来。

江卫东心中激荡,他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一沓钱,递了过去。

“楚大爷,这是零件的钱,还有您的辛苦费。”

楚老头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

他把脸一板,眼神也变得严肃起来。

“你这小子,什么意思?”

“是看不起我老头子,还是觉得咱们这几天的交情,就值这点钱?”

他蒲扇般的大手,重重地拍在车座上,声音洪亮。

“我叫你一声老弟,你就得认!”

“这辆车,是我这个当哥哥的,送给你的见面礼!”

“再敢提一个钱字,你现在就把它给我拆了!”

老一辈匠人那份不掺杂任何利益的纯粹情谊,那份说一不二的风骨,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江卫东看着他,心中一股暖流涌过。

他没有再坚持。

他郑重地收回了钱,对着楚老头,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份恩情,他记下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