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良臣归 > 第十九章:殿试
换源:


       孟春三月,转瞬即至。

卯时,三百名贡士在卫太常卿①卫大人的带领下,穿过百转廊,齐聚皇城正门前,按照会试的名次依次排列等待。

门前值守的京都卫例行搜查。

确定无误的贡士,便踏入皇城正门,紧跟在卫太常卿身后。

前面的人继续往前走,后面的人继续接受搜查,许是因为人多,竟丝毫不影响那卫太常卿的步伐。

虽说会试中举者皆可参加殿试,但参加殿试的人却不一定全是本年的贡士。

有些贡士在参加完会试后,会因丁忧、疾病等原因不得不放弃那一年的机会,转而参加下次的殿试。

皇城正门至回天门的这段路,左右两侧有朝房各二十六间。

穿过回天门后,可见三个门洞,卫太常卿没有犹豫,带着众贡士便走进左边那个门洞。

也是走进这个门洞后,不少人才发现这个通道是建在前广场最左侧。

这前广场是帝王用于祭祀天地,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之地,也是京都卫们平时训练的地方。

放眼望去,前广场两侧各有一长亭,不过,对面那长亭因为离得太远,就算是仔细看,也只能看见像长龙一般的影子。

不知是通向何处……

此时一只春燕从萧幕生头顶掠过,径直往对面那长亭飞去,他稍稍偏头望去,暗地里握紧了拳头。

那道长亭,行至内门,通往后宫,也是他前世踏上的死路……

长亭尽头又有一个门洞,门洞上方,“中宫门”三个大字,极为显眼。

来到中宫门后,有两楼平行相对而建,行成三条行道。

这中间是一条布设机关的复道,专供帝王使用;左边这条行道为亲王侯爵之人使用;右边那条行道则供朝臣使用。

走至此处,众人不觉体乏。

穿过最后一个行道,贡士们在卫太常卿的带领下,终于停在一个玄色大门面前。

这玄色大门是皇宫里最大的宫门,“长天门”三字立于大门之上,扑面而来的是庄重肃穆,叫人忍不住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此时,那黑色大门尚且禁闭,到辰时,伴随着朝阳的升起,四周传来一阵鼓乐声,大门才随之缓缓打开。

站在广场前的众考生继续穿过长天门,踏上九十九步梯,立于上阳宫前广场的丹陛前。

而以太常为首的读卷官和受卷官以及数十名执事立于丹陛上,在接受了众考生的参拜后,便静候着皇帝的到来。

屈太常②见众贡士虽微低着头,可精神饱满,又礼仪周到,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卫太常卿行至屈太常面前,低声道:“大人,今年的贡士均已带到,共有三百人。”

屈太常摸了把胡子,摆手道:“我知道了,你去后面吧!”

“诺。”卫太常卿躬身行礼,便走到屈太常身后站定。

辰时一刻,丰和帝身着黑色冕服,头戴冠冕,虽神色平淡,却目光如炬,他踏进上阳宫,又行至上首处。

跟随其后的是伺候丰和帝起居日常的宫内总管,等丰和帝坐好,他便跪下替丰和帝整理衣摆。

做好这一切后,他才起身站到一旁,道:“宣,各位大人和众贡士觐见。”

闻言,以卫太常为首的几位考官,最先进入大殿,而其余人,则井然有序的跟在他们身后。

来之前,这些考生都有被告知宫中的基础礼仪,再加上前面有考官做表率,倒也没人出错。

只见众人稽首①。

拜头至地,既拜手,而拱手下至于地,头亦下至于地。

拱手至地,手仍不分散,手前于膝,头前于手……

再齐声高呼:“臣等拜见圣上。”

丰和帝十五岁时由太后辅佐登基,而今已至不惑之年,虽看似平和,可一代天子,不怒而威。

“众卿平身,赐座。”

景朝虽以皇权至上的理念治国,可历代皇帝对朝臣格外礼遇。

上朝时,朝臣可跪坐于殿内两旁放置的方形蒲团上,若有本启奏,可在禀明后,起身站在大殿中央,进行奏告。

此刻,大殿中央站着三百贡士,无有不紧张者,有的人甚至额角还出了些许冷汗。

可即便如此,也无人敢抬手拭汗,只得小心翼翼的站着,不敢抬头。

萧幕生神色平静,站立在左侧最前方,身体笔直,微微颔首,又将目光望向地面。

丰和帝一眼便看见了他,见他站在第一的位置,顿时来了兴趣,便问道:“你就是今年的会试会元?”

萧幕生抬起双手,左手叠于右手之上,俯首至双手持平,行礼回答道:“回皇上,贡子②萧幕生,是今年的会试会元。”

丰和帝神色中不乏喜色,他最初听到这人的名字,是在他拿到小三元时,如今已至科考最后一关,他对这人,期望颇高。

“萧卿气度不凡,第一次站在此处,就能如现在这般沉稳镇定,不愧是我景朝好男儿!”

丰和帝说完这番话,又将目光看向了萧幕生右边的那几人,分别是之前会试的前九名,见几人心中虽有忐忑,可面上不显,更添了几分满意。

此次参与科考的学子,比起往年,不管是学识还是品质,都更胜一筹。

“皇上谬赞,今初见龙颜,贡子心中敬仰,何谈镇定。”

丰和帝闻言,但笑不语,又将目光望向屈太常,说道:“屈卿,开始吧!”

屈太常年有四十三,穿着一身暗红色官服,虽衣衫轻薄,略显消瘦,可容光焕发,一举一动间,都带有几分儒者风范。

“臣遵旨。”

屈太常起身行礼,说完,便抬手示意宫人将早已备好的书案抬上来。

而宫人们则以两人为一组,排着队将书案抬至每一位贡士面前。

这书案由南山沉木所做,重达百斤,且书案之上,还放有一套笔墨纸砚,也因此,非二人无法抬动。

事关殿试,马虎不得。

所幸这些宫人脚步沉稳有力,书案竟未受丝毫颠簸。

宫人们将书案摆放整齐后,又从另一边退下,队伍井然有序,仿佛经过专门训练。

待那些宫人们都退下后,宫内总管便端着手上的一个暗红色木制托盘,走到丰和帝右侧弯腰站定。

这盘中是三个卷轴,丰和帝没有丝毫犹豫,便看似十分随意的取出中间那个卷轴,又将其横放在另外两个卷轴之上。

见状,宫内总管又用双手托着盘,往下走至屈太常面前,见他起身并拿起方才丰和帝取出的卷轴,这才往一旁退去。

在场众人无一不知,丰和帝方才取出、又交于屈太常的那个卷轴,便是此次殿试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