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乱世:活死人王朝 > 第42章 想活命的,就得自己去挣!
换源:


       李少阳睁开眼,缓缓站起身。

这一次,夏荷没有犹豫,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搀住了他的手臂。

那手臂坚硬如铁,隔着甲胄都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恐怖力量。

回到卧房,另外两名侍女也早已备好了热水。

四个丫鬟一起动手,才费力地帮他解开甲胄的系扣。

当那身浸满了汗水与血腥的中衣被褪下,露出那具布满新旧伤疤的精悍身躯时,几个丫鬟都忍不住别过了头,脸上飞起红霞。

温热的布巾擦拭着身体,驱散了连日厮杀带来的寒意与疲惫。

李少阳整个人浸在浴桶中,闭上双眼,精神上那根紧绷到极致的弦,终于彻底松弛了下来。

这一觉,他睡得昏天暗地,足足一天一夜。

李少阳在一片极致的沉寂中醒来。并非被惊醒,而是身体的本能,在榨干了最后一丝疲惫后,自动重启。

骨骼深处传来酸麻的抗议,每一寸肌肉都在叫嚣着过往的厮杀。

但他只是平静地睁开双眼,那双眸子在昏暗的卧房内,清亮异常。

没有丝毫的迷茫与迟疑。

“来人。”

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门外,一直守着的夏荷一个激灵,连忙推门而入,手中端着的温水甚至晃了一下。

“少公子,您醒了!”

李少阳已经坐起身,赤裸的上半身,旧疤与新痕交错,在晨光中勾勒出一种令人心悸的力量感。

他没有理会少女眼中的关切与那一抹微不可查的羞意,只是接过水囊,一饮而尽。

冰凉的清水顺着喉咙滑下,浇熄了五脏六腑的燥热。

“传我将令。”他将水囊丢回给夏荷,眼神已经恢复锐利,“校场点卯,一刻钟内,所有兵丁,无论军户、新卒,一个不落,全部到齐!”

“是!”夏荷不敢多问,躬身快步退下。

很快。

当——!当——!当——!

三声急促而沉重的钟鸣,如同三记重锤,狠狠砸在抚顺堡每一个人的心上。

那不是平日里换防的号角,而是最高等级的集结令!

堡内瞬间炸开了锅。

正在修补箭垛的军户丢下了手中的石锤,正在伙房帮厨的屯卒扔掉了怀里的柴禾,甚至有几个正在茅厕的,也顾不上提好裤子,抓起挂在墙上的腰刀就往外冲。

甲胄的碰撞声,杂乱的脚步声,低声的咒骂与询问声,在堡内纵横交错的巷道中汇成一股奔流,涌向唯一的目的地——校场。

一刻钟后,李少阳披着一身轻便的皮甲,按着刀柄,踏上了校场的高台。

台下,黑压压地站了近三百人。

阵型散乱,衣甲更是五花八门。

有穿着他亲兵制式铁甲的精锐,也有套着破旧皮甲的老卒,更多的,则是如同王小莽带来的那些军户,身上只有一层单薄的麻衣,手中武器更是千奇百怪,有制式的长枪,也有自己磨的柴刀。

但李少阳的目光扫过他们,却微微颔首。

与沪园堡那些被尸鬼吓破了胆,眼中只剩下麻木与绝望的人不同,眼前这群人的眼睛里,还剩下一点东西。

那是被逼到绝境的凶狠,是对活下去的渴望,是一点……尚存的活气。

这就够了。

他没有长篇大论的开场白,只是用冰冷的视线,将每一个人的表情都收入眼底。

“想必你们都听说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校场上的嘈杂瞬间消失。

“沪园堡,没了。”

人群中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虽然早有流言,但从这位主官口中亲口说出,那份冲击力依旧让许多人脸色煞白。

“一个活口都没剩下。”李少阳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像是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实,“城墙被破,堡内的人,不是变成了吃人的尸鬼,就是变成了尸鬼的口粮。”

他顿了顿,锐利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惊恐的脸。

“至于朝廷的援兵?别想了。”

这句话,激起的不是波澜,而是一种诡异的沉寂。

震惊?有。但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麻木。

他们是边陲的军户,是朝廷棋盘上最不起眼的棋子,随时可以被舍弃。

听调不听宣的各路将军,谁会为了一个小小的抚顺堡,就搭上自己的兵马?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他们唯一能靠的,只有自己。

“所以,我们得自救。”李少阳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出鞘的利刃,“想活命的,就得自己去挣!”

他猛地一挥手,指向堡内最大的那座建筑。

“开武库!”

两个字,如同惊雷炸响!

王小莽和他手下的那群军户,瞬间瞪大了眼睛,脸上涌起难以置信的狂喜。

武库!那里面可都是真正的兵器甲胄!平日里他们连摸一下的资格都没有!

“所有兵器!所有甲胄!全部发下去!”

“喔!!”

年轻的屯卒们再也按捺不住,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有兵器,有甲胄,就意味着能活下去!

然而,人群中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卒,脸色却愈发凝重,甚至透出一丝灰败。

他们浑浊的眼睛里,没有喜悦,只有深深的不安。

开武库,倾尽所有……这是要拼命了啊!这位年轻的大人,是要带着他们去闯龙潭虎穴!

李少阳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下令。

“李志!”

“末将在!”

“铁甲,优先配发给你手下,以及我那五十亲兵。其他人,按队列领取皮甲、木盾、长枪!人人都要有甲,人人都要有枪!”

“遵命!”

武库那沉重的大门被十几个士兵合力推开,一股铁锈与皮革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成捆的长枪被搬出,堆叠如山;落满灰尘的皮甲、木盾,被流水般分发到每一个人的手中。

整个校场,都回荡着兵器甲胄碰撞的铿锵之声。

“李计!”李少阳又唤来一名精干的家丁。

“小人在!”

“去马厩,把所有能动的骡马都套上大车。再从府中挑些余丁,每人负责一辆。动作要快!”

“是!”

一连串的命令下达,整个抚顺堡都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半个时辰后。

嘎吱——轰隆!

抚顺堡的大门,时隔多日,再一次向着危机四伏的堡外世界,轰然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