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物理系绝色女教授 > 第8章:邮件揭秘·真相浮现
换源:


       叶清雅合上评审手册,指尖在封面上停了两秒,转身离开展厅。走廊的灯管有些频闪,她没抬头看,径直走向电梯。下到一楼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系统提示:三封未读邮件。

她没打开,直接锁了屏幕,放进包里。

回到办公室,她把包放在桌上,脱下外套挂好,坐下来第一件事不是批改论文,而是点开校内邮箱后台管理界面。权限跳转顺利,日志调取窗口弹出,时间定位在三天前下午四点十七分——那封匿名课件邮件的发送时刻。

附件元数据显示创建工具为“DeepCode Studio v3.2”。这个版本只在计算机系研究生实验室开放使用,且绑定个人账号。她记下这个信息,顺手把邮件原文拖进分析框,开始追踪转发路径。加密代理跳了七层,但原始设备标识藏在文档属性里,像一串无法彻底擦除的脚印。

她拨通信安教研室的电话,声音平稳:“老张,帮忙查个日志。最近三天,有没有人用DeepCode Studio发过带加密附件的外发邮件?用途写系统漏洞排查。”

“你又在搞教学优化?”对方笑了一声,“行,我给你筛一下。”

二十分钟后,名单发了过来。只有一个人在那个时间段使用该环境发送过加密邮件——林深。

她盯着那个名字看了几秒,关掉页面,打开课件文件重新浏览。第三页的动态公式推导部分,有个极小的优化逻辑,是她在一次课上随口提过的思路,当时只有坐在前排的林深举手回应了一句:“可以用递归简化计算步骤。”后来她忘了,但他记住了,还悄悄写进了课件。

她把文件另存了一份,标上日期和“归档”字样,然后在日程表里新建一条提醒:下午三点,教师休息室,约谈林深,主题为“新课件试用反馈”。

两点五十八分,门被敲了两下。

“请进。”她说。

林深站在门口,手里抱着一台笔记本,穿的是常那件灰色连帽衫,拉链拉到下巴。他走进来,把电脑放在桌上,动作利落,但手指在合盖时多停了半秒。

“老师,您说想看新版本的课件演示?”

“是。”她点头,“坐。”

他坐下,打开电脑,登录系统,开始调取文件。整个过程流畅得近乎刻意,像是排练过很多遍。

她看着他操作,忽然开口:“你知道匿名邮件的技术溯源现在能做到什么程度吗?”

他手指一顿,没抬头:“知道一点。如果用了多层代理,一般查不到源头。”

“一般情况是这样。”她把U盘插进接口,调出刚才整理的日志截图,“但文档创建环境会留下痕迹。DeepCode Studio的文件头会记录调试编号,而编号对应的是登录账号。”

他终于抬眼:“您查了?”

“我查了。”她把屏幕转向他,“发送时间是周三下午四点十七分,正好是你在实验室调试‘智能问答模块’的日志时段。课件里的递归算法,也是你当时提出的。”

他没否认,也没说话,只是慢慢合上了电脑。

“为什么要匿名?”她问。

“怕您觉得……不合适。”他声音压得很低,“我只是想让您上课轻松点。如果知道是我做的,您可能会拒绝。”

“所以就绕一圈,假装是系统自动推送?”

“我不敢直接给您。”他抬眼看了她一下,又迅速移开,“我怕一句话说错,连现在这样都保不住。”

她摘下眼镜,用指节揉了揉眉心。这个动作做完,她才重新开口:“林深,你很聪明,但聪明不该用来躲藏。你做的课件确实提升了效率,这点我要感谢你。可方式错了。”

“我知道。”他声音有点哑,“但我没想到您会去查。”

“我不是要追究。”她说,“我是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用这种方式靠近我。”

他猛地抬头。

她没回避他的视线:“陆子轩的画,我看到了。那句‘有些话,画比人先说出口’,我也看到了。现在又轮到你。你们都想表达,但没人愿意站在我面前,清清楚楚地说一句‘我喜欢你’。”

他嘴唇动了动,没出声。

“你的心意,我收到了。”她把U盘拔下来,收进抽屉,“但现在,我们都是在不对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

他坐在那里,手指无意识地捏着电脑边角,指节发白。过了几秒,他低声说:“那……以后呢?”

她站起身,整理了下袖口:“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现在的你,是学生,我是老师。这个身份不会变。”

他没再问,只是点点头,拿起电脑准备离开。

“等等。”她叫住他,“课件我会继续用。下次更新,直接发我邮箱,署名。”

他背对着她,肩膀微微绷紧,然后轻轻“嗯”了一声。

门关上后,她坐回椅子,打开邮箱,把那封匿名邮件拖进一个新建的文件夹,命名为“光”。文件夹里只有这一封信,但她没删,也没标记已读。

傍晚六点,她收拾包准备离开。路过计算机系楼下时,看见林深站在公告栏前,手里拿着一张打印纸。她放慢脚步,从他身后走过。

那是那封邮件的打印版,右上角有她写的批注:“建议纳入教学资源库”。

他没回头,也没动,只是把纸折好,塞进外套内袋。

她继续往前走,没再看他。

第二天上午,她打开邮箱,发现又有一封新邮件,发件人是林深,标题为“课件v2.1-已署名”。附件打开后,首页右下角有一行小字:“更新说明:优化了公式渲染逻辑,避免卡顿。另,昨天的话,我还没说完。”

她点开回复框,删掉写了又写的几个字,最后只回了一句:“收到,下周试用。”

下午实验课,她走进教室时,发现投影已经自动开启,课件首页比之前多了个细节——右上角加了一颗极小的星星图标,一闪一闪的,像是某种信号。

她没问是谁做的,也没关掉。

课上到一半,后排一个学生举手:“老师,这个动态模型能不能慢一点?有点跟不上。”

她正要操作,讲台电脑突然自动调整了播放速度,进度条下方跳出一行字:“已切换至教学模式,播放速率降低30%。”

全班安静了一瞬,有人小声笑:“是不是系统智能识别了?”

她看着屏幕,没说话。

下课后,她留在教室检查设备。后台日志显示,调整指令来自一台未登记的移动设备,IP地址属于计算机系测试网络。她翻到操作记录详情,发现那条指令的备注栏里写着:“她说过,学生需要反应时间。”

她把日志截了图,存进“光”文件夹。

晚上十点,她坐在书桌前改论文,手机震了一下。是林深发来的消息:“老师,新版本更新了语音提示功能,您可以试试。”

她点开课件,点击播放,一个清晰的男声响起:“接下来,我们进入相对论基础部分。”

声音很稳,语速适中,发音标准得不像临时录制。

她听完一段,回复:“声音处理得很自然。”

对方回得很快:“是我录的。系统合成容易出错,不如真人。”

她盯着那句话看了几秒,打字:“以后这类功能,提前报备。”

“好。”他回,“但有些事,报备了就不自然了。”

她没再回复。

凌晨一点,她关掉电脑,起身去厨房倒水。窗外校园漆黑,只有几盏路灯亮着。她站在水槽边,听见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邮箱提示。

她走回去,看到新邮件标题:“课件v2.2-语音模块优化”。发件人仍是林深,发送时间是十二点五十九分。

附件里多了一个隐藏文件夹,打开后是一段音频,标题为“未采用版-开场白”。

她点开。

“叶老师,”声音比刚才低了一些,“今天是周五,您应该很累了。这节课我加了三分钟的休息提示,到时会自动暂停。另外,如果您听到这段录音,说明您看到了隐藏文件。我不确定您会不会生气,但我想让您知道——我不是只想帮您上课。”

她把音频听完,关掉,把邮件归档。

然后她打开“光”文件夹,发现里面不知何时多了一封新邮件,没有发件人,没有标题,只有正文两行字:“你看到的每一点光,都是有人在黑暗里为你点亮的。别急着关灯。”

她盯着那行字,手指悬在删除键上,停了很久。

最终,她新建了一个子文件夹,把这封邮件移了进去,命名为“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