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我阎解成,开局拿捏众禽 > 第36章:攻克陀螺仪难题,神工宝典再立功!
换源:


       701所年终总结大会后的庆功宴,设在单位的大礼堂。

长条桌上铺着红色的桌布,白瓷盘里盛着花生、瓜子和水果糖,空气里弥漫着廉价白酒辛辣的香气和饭菜升腾起的热气。

这里汇聚了整个701所最顶尖的头脑,但此刻,所有的光环都聚焦在了一个年轻人身上。

阎解成。

他甚至没有主动去敬酒,只是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所长就亲自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解成同志,我代表所党委,敬你一杯。”

所长的手很稳,声音洪亮,他的目光落在阎解成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你为国家,为701所,立了大功!”

阎解成站起身,酒杯与所长的杯子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没有说太多客套话,只是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辛辣的液体顺着喉咙滑入胃里,烧起一团火。

紧接着,几位副所长也轮流过来,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无比真诚。这些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技术领导,此刻都放下了架子,言语间充满了对这个年轻后辈的期许和看重。

一圈酒下来,阎解成的脸颊微微发烫,但眼神依旧清亮。

他敏锐地感觉到,一道视线长久地停留在自己身上。

他转过头,看到了项目的总工程师,钱老。

这位在共和国科研领域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正端着酒杯,穿过喧闹的人群,一步步朝他走来。

钱老走路很慢,背微微佝偻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架在他高挺的鼻梁上,镜片厚得几乎看不清他眼睛的真实形状。

他身边的人自动为他让开一条路。

喧嚣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隔开,钱老走到阎解成身边时,周围瞬间安静了下来。

“小阎啊。”

钱老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

他没有举杯,而是伸出那只布满老年斑和青筋的手,重重地拍了拍阎解成的肩膀。

“你这次,可是给我们所有搞科研的人,都争了一口气啊!”

这句夸奖,比所长的敬酒分量更重。

阎解成能感觉到,老人手掌的温度,以及那份发自肺腑的欣慰。

“钱总工,您言重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应该做的?”钱老笑了笑,皱纹在眼角堆叠起来,“能把‘应该做的’这四个字,做到极致,就是天才。”

两人就这么站着,聊起了项目上的事。

钱老喝了点酒,平日里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话也多了。

他聊起了过去攻克难关的峥嵘岁月,聊起了对未来的展望,但说着说着,他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

那叹息声不大,却让阎解成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

“就是咱们‘东方红’这个项目,现在还卡在一个关键的瓶颈上。”

钱老的声音压低了,带着一丝外人难以察觉的愁绪。

“要是解决不了,我们前面所有的努力,可能……都要大打折扣。”

阎解成的酒意,在这一瞬间,褪得一干二净。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锁定着钱老的脸。

“哦?钱总工,是什么难题?”

“唉,还不是陀螺仪。”

钱老抬手,用指节用力揉了揉刺痛的太阳穴。这个动作,泄露了他内心深处的疲惫与焦虑。

“我们现有的设计,在地面进行万次级别的测试,数据都堪称完美。但根据计算机的模拟推算……”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词。

“在火箭发射时,那种剧烈的、持续数十秒的高频震动环境下,陀螺仪内部的转子轴承,会产生一种我们无法预测、无法修正的随机数据漂移。”

“随机漂移?”阎解成追问。

“对,随机。”钱老眼中闪过一丝挫败,“哪怕是千分之一度的姿态误差,在太空中都会被无限放大,最终导致卫星失控。这个问题,我们组织了全所最顶尖的专家,连续开了半个月的闭门会议,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技术攻关,尝试了各种减震结构和算法补偿,都没能找到一个可靠的解决办法。”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钱老或许只是在信任的后辈面前,宣泄一句积压已久的感慨。

但这番话,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烧红的钢钉,狠狠地钉进了阎解成的心里。

陀螺仪。

高频震动。

数据漂移。

宴会不知何时结束的,所长最后说了什么,同事们又是如何散去的,阎解成一概不知。

他没有回家,甚至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

在众人散尽之后,他独自一人,逆着人流,返回了灯火通明的研究大楼。

“咔哒。”

办公室的门被他从里面反锁。

整个世界,瞬间安静下来。

只剩下窗外微弱的虫鸣,和自己清晰可闻的心跳声。

他没有开灯,任由自己站在黑暗里,让自己的情绪和思绪,从庆功宴的喧嚣和酒精的麻痹中,彻底沉淀下来。

他摒除一切杂念,将全部精神力高度集中。

下一秒,他的意识沉入一片无垠的虚空。

一抹金色的光芒,在这片虚空中悄然绽放,迅速凝聚成一本厚重、古朴的典籍。

【神工宝典】

封面上的四个大字,散发着温润而威严的光晕。

阎解成没有犹豫,他的意念,化作无形的手指,在虚空中输入了几个关键词。

“高频震动。”

“陀螺仪。”

“数据漂移。”

嗡——

金色的宝典,应声而开。

书页以一种超越视觉极限的速度,疯狂地翻动起来。

那不是纸张在翻动,而是一个又一个文明的智慧结晶,在以信息流的方式,奔腾咆哮。

无数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设计图纸,在他眼前展开又消失,精密的三维结构在虚空中旋转、拆解、重组。

一行行艰深晦涩的理论公式,如同星河瀑布,浩浩荡荡地从他眼前流淌而过。

这些知识,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甚至超出了他前世的认知。

它们是另一个更高维度文明,对物理规则的终极理解和应用。

时间,在这一刻失去了意义。

阎解成的精神,完全沉浸在这场匪夷所思的知识风暴中,贪婪地吸收着、理解着、筛选着。

他彻夜未眠。

当窗外的天际,泛起一丝鱼肚白时,那奔腾不休的知识洪流,终于缓缓平息。

宝典的书页,最终定格。

一幅前所未有的设计图,和一个他从未听闻过的技术名词,清晰地烙印在他的脑海深处。

——“磁悬浮轴承技术”。

这项技术,其核心思想,简单到近乎野蛮。

既然任何机械接触,都会在极限震动环境下传导误差。

那么,就彻底抛弃机械接触!

它利用精准控制的电磁力,构建出一个无形的、动态的磁场囚笼。

将高速旋转的陀螺仪转子,以无接触、无摩擦的方式,完美地悬浮在接近真空的腔体内。

转子与外壳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纯粹的力场。

从根本上,杜绝了任何因机械接触而产生的震动传导!

从源头上,斩断了数据漂移产生的可能性!

这……

这简直就是为了解决钱老提出的那个瓶颈,量身定做的,神迹一般的完美方案!

黑暗的办公室里,阎解成的双眼,骤然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那是一种抓住了闪电、扼住了真理咽喉的光芒。

他知道,自己再一次找到了那把能够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他猛地转身,拉亮了桌上的台灯。

昏黄的光晕,瞬间照亮了桌上的一方天地。

他立刻从抽屉里拿出厚厚一沓稿纸,抓起一支削得尖锐的铅笔,将脑中那套完整到每一个细节、精密到每一颗螺丝的技术构想,以一种近乎狂暴的速度,倾泻在纸面上。

“沙沙沙……”

安静的办公楼里,只剩下铅笔在稿纸上飞速划过的声音。

他的手速快到出现了残影。

一张又一张稿纸,被迅速写满,扔到一边。

上面布满了复杂的力场分布图、电路控制模块设计、转子动力学分析,以及一行行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

第二天一早。

当701所的员工们,还带着宿醉的疲惫,三三两两地走进办公楼,回味着昨晚庆功宴的热闹时。

一份用燕尾夹夹好的、厚达数十页、详细阐述了“磁悬浮轴承技术”在卫星陀螺仪上应用的可行性报告,已经悄然无声地,放在了总工程师钱老那张略显凌乱的办公桌上。

报告的封面,只有一行手写的、刚劲有力的标题。

《关于从根本上解决陀螺仪高频震动数据漂移问题的革命性方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