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外卖小哥的明末之路 > 第十三章 谣言焚城,大明最后的光辉!
换源:


       左都御史李邦华,在得到外城失守的消息后就心如死灰。老人家也是有节气的,当晚就到供奉文天祥的祠堂里过夜,自忖死在皇朝末日,也和文丞相算是肝胆相照,九泉之下也不至于孤单了吧。文丞相说过:吾位居将相,不能救社稷,正天下,军败国辱,为囚虏,其当死久矣!

李邦华都七十的人了,自也不愿再到李自成面前走一朝,白白受个贰臣的名声。只待城破,那就上路。君王都死社稷了,为臣的总不能都去做贰臣,也该得有几个能出来承担王朝覆灭的责任吧。

李邦华提笔写下绝命诗:堂堂丈夫兮圣贤为徒,忠孝大节兮誓死靡渝,临危授命兮吾无愧吾。

写完笔一扔,君臣两人一脉相承,歪脖树也都长得差不多。解下腰带就往树上挂。

也是李邦华命不该绝,正当他往树上系腰带,不想抬眼一看,却见火光映红了半边天,耳听外面一阵嘈杂,什么紫禁城烧起来了,什么皇上自焚了。不由得到庙门张望,没成想却跟准备回家“殉国”的骆养性碰了个正着,随即拉住对方,问个究竟,都这时候了,骆养性也不隐瞒,当下便将皇城上看到的事一股脑的全说了。

“……他王之心提督东厂,而今又是托孤之臣,自是得到陛下授意。陛下仿建文旧事,定当是以图东山再起。咱大明还有半壁江山呢!”骆养性劝慰李邦华道:“吴三桂的关宁军也正在路上,陛下说不定要去和他们汇合了。李公何不留此有用之驱,来日以报陛下!”

李邦华虽然刚烈,却也不是一心赴死的二傻子,忍不住再次问道:“此事当真?骆大人莫要诓我。”

骆养性转身指着皇城内升起的浓烟:“这我还能骗你不成,实不相瞒,我骆家世受皇恩,本当追随陛下了此残生,可皇家既有此传统,咱这做臣子的,亦当鞍前马后,死而后已。就说这文丞相,也不是到了山重水尽才以身殉国的嘛。李公三朝老臣,日后史家定当记上一笔,切勿自误啊!”

别的还好,这史家记上一笔,切勿自误,两句一出,李邦华终究是听进去了。万一以后崇祯重登大宝,历史上会怎么记录自己?七十岁的人了,一点战略定力都没有,还跑到文丞相的祠堂里闹笑话?本来皇上外狩就够丢脸了,史书能少提都好。我若这一死,那不是给陛下抹黑嘛。

得,咱啊,也别在这里假清高了,暂且回家避避风头,如若陛下无心复起,真个让李闯得了江山,到时候再死也不迟,都这把年纪了,多活几天,少活几天,也无所谓了。

想通此节,李邦华深深的给骆养性行了一礼:“也亏得骆大人好言相救,李某差点铸成大错。李某在此谢过了。不知骆大人此行何处?”

骆养性对李邦华挤挤眼睛道:“他王之心这么一搞,我锦衣卫麻烦就大了,这下是不死都不成了,我得赶紧回去阖家自焚,我一人躲起来没用,难免李闯不会为难我家人。”

“哦,对对对!如此说来,同去同去。”

两人说话间,携手出了文天祥祠堂。

寿皇殿毕竟不是个小房子,一旦烧起来,那烈火浓烟的,不光皇城城墙,全北京城都看见了。最先看见的,是守安定门的兵部右侍郎王家彦。

本来好好的北京城防,就算李自成人多,也不可能两天就下城吧。他李自成再厉害,能强过瓦剌也先,能强过鞑子八旗。就算八旗兵来了这么多次,也不敢硬憾咱北京城,别说北京城,就是大凌河、锦州那样的破城,面对满万不可敌的八旗兵,祖大寿不都随随便便守了几个月。

“北京城只需守到勤王之师到来,完全没问题!。”

对此王家彦是很有信心的,朝堂上,力阻南迁,甚至他还认为这次可以以北京为饵,各路勤王兵马包围李自成,中央开花,毕其功于一役。

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有人开城迎闯了,而且还是他刚刚去巡查过的德胜门。

玩儿脱啦!——想到自己还在皇上那里立下军令状,誓要与北京城共存亡。结果这么豪华的城墙,成祖爷传下来,从未陷落过的帝国终极堡垒,到自己手里两天就没了。这就像拿着满薪的国足输给越南,这要还能活下去,那可真是脸都不要了。

饱读诗书的王家彦自然是要脸的。刚烈的人,那都是说一不二的主。既然答应崇祯要守好内城城墙,现在让人给进来了,没办法,只有一死报君恩了,高高的北京城,保不住你,就当你的祭品吧!王家彦想到这里,心一横,连口号都没喊,纵身就往下跳。

可架不住家丁里面有个手脚麻利的,生生从城墙外面把王家彦给拽了回来。几个家丁生拉硬拽把王家彦锁到城门楼子里。这老爷可死不得,来的时候夫人可是交代过了。

“老爷要是在城墙上有个什么闪失,你几个就别回来了。死外边吧。”

那可不成,现在这世道,找个有饭吃的工作不容易,丢了饭碗,指不定哪天就把自己挂在菜市场郑屠户的钩子上了。所以这老爷一定得看住了,不就是闯军进城了嘛,有什么想不开的。

没想到王家彦就这么直。跳墙不行,那就上吊吧。王家彦堵了房门,衣带挂上房梁,面朝皇宫,头都伸到绳圈里了。架不住家丁里面有个脑袋灵光的在那儿大叫:“老爷,皇上没死!皇上没死!这就是建文旧事啊!”一边说,一边指着烈火熊熊的寿皇宫。“老爷,您看啊,寿皇宫都烧起来啦!皇上定是出城去找关宁军了,老爷,你不能死啊!”

虽然这几个家丁没看见东厂番子往寿皇殿扔尸体,但并不妨碍一心保住饭碗的社畜进行脑补。“老爷,万一皇上回来了,这高高的北京城,咱们再里应外合,重新献给皇上就是了。你这一死,丢城的污名可就跑不掉啦!”

王家彦就这样在城楼里定定的看着燃烧的寿皇宫,半晌,他缓缓的把头从绳圈里退了出来。

“皇上,罪臣不死,罪臣就在这里等着皇上,皇上若回来,老臣给你开门!”王家彦这样想着,头重重的叩了下去。

王家彦上了年纪,加上心情激荡,这一叩就晕死了了过去,待到清醒过来,北京城已是处处浓烟。

各位,如果看得爽,还请不吝支持,鲜花,收藏,订阅,追更搞起来,评论区搞起来,哪怕各位只留下一个字的评论,也是对作者最大的安慰,你们的支持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谢谢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