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外卖小哥的明末之路 > 第十四章 进京赶烤之大王这味儿不对啊!
换源:


       在锦衣卫、太监、宫女、以及城墙上大嗓门家丁的配合下,皇宫里发生“建文旧事”的事情,就这样,迅速的在北京城流传开了。

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范景文,因劝皇上“固结人心,坚守待援”。而如今城破,羞惭不已,留下遗书:“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就要投井。没想到被夫人揪着耳朵,拖回家中,一路上他夫人还不停数落,“你这老不死的,一个准主意没有!别人提议要南迁,你专门唱反调,这下好啦,让人一锅烩啦!别人殉国都自焚,就你能耐,你要投井。老娘这次偏不如你的意,咱们家凭什么就不能跟大家伙一样的自焚殉国?”不一会,阖家自焚。

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倪元璐,得知城破,书房枯坐了一晚,早上整衣冠,向皇宫重重的叩拜一番,提笔大书:“以死谢国,乃分内之事。死后勿葬,必暴我尸于外,聊表内心之哀痛。”遂南向坐,取帛自缢。不料收到儿子带回来李家、骆家阖家自焚的消息后,亦阖家自焚而死。

分派镇守东长安门的左副都御史施邦曜见闯军已经入城,提笔写下:“惭无半策匡时难,惟有孤忠报国恩”,即解带上吊自杀,仆人见状急忙解救。施邦曜苏醒后,即恨声地说:“尔等误我!”即命仆人去买砒霜,欲和酒吞服而死,待仆人买回砒霜后,又闭门自焚而死。

听到崇祯自焚的消息,驸马巩永固扶墙哀号,以头撞柱,血流满面。门生劝其保重身体,他厉声阻止,独坐焚烧平生爱好之书。不料引燃屋舍,自焚而亡。

另有太常寺少卿吴麟征,左庶子周凤翔,检讨汪伟,户部给事中吴甘来,御史王章,陈良谟,陈纯德,太仆寺丞申佳允,吏部员外许直,兵部郎中成德,兵部员外金铉,光禄寺署丞于腾蛟,左都督文耀,顺天府知事陈贞达,副兵马司姚成,中书舍人宋天显、滕之所、阮文贵,惠安伯张庆臻,宣城伯卫时春等皆“自焚”而死。

早上,崇祯敲景阳钟,想聚集群臣共商御敌之策,可惜无一人前来。崇祯心灰意冷,便领着王承恩跑到煤山上吊。可他并不知道,这京师内,亦非皆是蝇营狗苟之辈。只是忠心耿耿的臣子要么进不了皇城,要么已经在城墙上抵御闯军,要么看到大势已去等着城破之后随他一起上吊而已。

如今崇祯选择了“建文旧事”,忠于他的好大臣们也跟着他的带起的风潮,一个个也选择了自焚而亡,一时间北京城内没人收拾的路倒、已经发臭的弃尸被清了个干干净净,好几处还因为仆人抢弃尸打起来了。以至于如今北京城终于有了大战之后烽烟漫天的景象。

当然了,东厂、锦衣卫,乃是这场大火的主力军,什么千户啊,档头啊,全跟着这大明的最后的光辉,一起自焚了。

正午,闯王李自成就在漫天的烟火中,以及太监王德化的陪同下,从德胜门进了北京城。

此刻京城的街道上,已经褪去了大战的模样,街道两侧是已经先期进城的闯军维持秩序,闯军后面是或自愿,或威逼过来迎降的京城百姓。

按照闯王的要求,人人脑门上,或者帽子上,贴着一张写着顺民二字的黄纸,搞得一个个像是被贴了符咒的僵尸一般,大家伙凑到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由都被对方的滑稽打扮给逗乐了,冲淡了连日来北京沦陷的阴霾。

“张老三,你咋还在这里看热闹啊,你家胡同里都烧起来了。”

“我知道,不碍事,烧的那家给我打过招呼啦,他们只烧一间茅房。周围都是空地,没关系的。”

“烧茅房?怎么回事啊?今天怎么好多地方都走水失火了。”

“这不闯王进城了嘛,那些忠心朝廷的怕惹上事儿,就自己在家自焚了。我们胡同那家是干锦衣卫的,那小气劲,就只点了个茅房。人家好多都是点正房的。”

“要寻死,扯根腰带上房梁就得了,犯不着点房子吧,那要烧起来,弄不好一烧一大片啊。”

“你懂啥,人家这是仿建文旧事,没真死——”

“啥叫建文旧事啊?”

“嗨,这都不知道,你今天瞧见宫里着火了吗?”

“能没瞧见嘛,那火大得,半边天都照亮了。”

“那些逃出来的宫女都说,那火是皇上点的,皇上不想落在闯王手里,已经跑啦,就像南京那位建文帝一样呗。嗨,不说了,闯王来了。”

李自成头戴范阳笠,身着蓝布衣,骑在乌驳马上,向两侧的百姓挥手致意。虽然已经进了北京城,可这一切仍然给他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以至于有点恍惚。

就在昨天,他都不敢想能这样轻松的进城。再怎么着,啃下北京城,闯军的精锐老营也得折损小半吧,这还得防着吴三桂的关宁军,万一攻到一半吴三桂杀过来,搞个什么前后夹击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自己好歹已经是大顺的西王了,再让人打到商洛山里去玩躲猫猫,多没面子。

所以他还很有诚意的和崇祯谈判来着。敲点粮饷再说,问鼎天下嘛,慢慢来不着急,关中还是好地方,猥琐发育个几年,到时候兵精粮足,自己的行政人才也培养出来了,那才是拿天下的好时机。现在这群流民组成的闯军到处打土豪还行,真要管理国家,那还差得远。

他提出三点招安条件,他自己都觉得很靠谱,甚至有点卑微。西北王,凭他现在的实力,和控制的地盘,可不就是名副其实的西北王嘛。咱没要京畿、没要四川,已经很给面子了。还帮你守关墙,顶住蒙古、建奴南下的压力,让你安心的供养关宁军,才要你皇帝老儿区区一百万的粮饷。这买卖,老划算了,就算你每年发给九边的粮饷,那也不止一百万。历朝历代打听去,哪家造反的干到京城下面还这么卑微的。

可没想到崇祯居然不识抬举,居然死硬到底,玩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那就没办法了,就算再硬的骨头,也只能啃下去了。谁叫咱农民军这些年把陕西、山西、中原都啃了个遍,天灾人祸,到处都没吃食。再不给这几十万人找吃的,这几十万张嘴就要啃他大顺王了。

啃就啃吧,反正优势在我,李自成认认真真拉开架势,准备一招一式的打攻城战,可没想到一脚踹在了半掩门上,身子一趔趄,这就进了北京城了。还没认真攻城两天,这城高墙厚的北京城,一时间这个门也开了,那个门也开了,这是要弄啥咧,演空城计?确定不再抵抗一阵了?难道是想把咱老子骗进城杀掉?

就算演空城计也没用,李自成不是戏文里的司马懿,他先派手下大将刘宗敏杀进去逛了一圈了,确定北京城是真的不抵抗了,拖拖沓沓到了中午,这才在司礼监太监王德化的陪同下进了北京城。

只是这满城的烟火是怎么回事?咱也没拿火箭朝城内射啊。怎么到处都燃起来了?

“大王,这味儿不对啊!”刘宗敏骑马靠过来说到。“刚才我进城的时候还没这么大的烟。咋闻上去还有股子烧肉的味道,弄得咱老刘都他妈饿了!”

各位,如果看得爽,还请不吝支持,鲜花,收藏,订阅,追更搞起来,评论区搞起来,哪怕各位只留下一个字的评论,也是对作者最大的安慰,你们的支持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谢谢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