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外卖小哥的明末之路 > 第二十四章 没有朝会,效率翻倍(求收藏)
换源:


       楚好像明白了,连忙上前配合着崇祯把那件御用的内衣铺在桌上,又伺候着崇祯穿上外衫:“陛下,这是要下衣带诏?”

“不然呢,闯军围城三天,朕生死不知,下落不明,再过几日留都南京不知会乱成啥样。要是再不下诏,难免那些腐儒又要整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王承恩从外间取了笔墨进来,听得崇祯这么说,这才放下心来,果然,皇爷还知道下衣带诏,看来还没疯。

“闯贼占据京师,朕无奈南巡……”说到这里崇祯心中一动,沉吟片刻接着道:“行在登州府,即日起,命太子于南京监国,太子未至之前,由史可法、马士英等文武大臣共同辅政,留守南京,总理一切政务”说到这里,忽然心里一惊,问王承恩道:“承恩,慈烺他们几兄弟还在朱纯臣那里吗?”

崇祯语气有点急,昨天一来就吐血晕倒,现在人清醒了些,想起儿子,昨天让王之心交给成国公朱纯臣,自己既然没死,几个儿子怕是危险了。

“这个——几位皇子昨日是跟着王之心他们走的,至于现在嘛——”王承恩昨天都是跟着崇祯到处乱跑,哪里知道此刻几个皇子的下落,要论起来,又要扯到他对密道知情不报的事上面。于是拖着长音看向庄楚几人,那眼神的意思分明是:“救一下啊,不然我又得挨上一顿了。”

庄楚看着王承恩求助的眼神,立刻会意,他正想着出去探探形势,顺便联络一下自己手底下的那几个百户,于是接话道:“陛下,就让卑职去寻太子及几位小王爷吧。”

见庄楚这么说,崇祯也知自己手边没有其他可用的人,太子的事,迟则生变,也就不再迟疑:“也好,庄千户,此事拜托你了。昨日我将太子、定王和永王交给了王之心他们,托付他们带给成国公朱纯臣,不知此时到了何处了。你且先到这几人府上去寻。但愿不要落到闯贼手里。”

“卑职定不辱命!陛下,既然准备暂住山东,这华北的明军,是不是也都调往山东,沿青州、兖州、徐州、中都、庐州一线布置。”

既然是穿越者,当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建奴可是半年时间就打到南京城下了,此时整顿江北四镇,确实刻不容缓,是以庄楚立刻提出自己的危机应对方案:

“咱们应该依托渤海、泰山与黄河,运河,暂时组建一道防线以阻止闯军东进,掩护山东、两淮。那个……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崇祯闭着眼睛在脑袋了过了一下这几处位置,耳边仿佛响起一段旁白: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折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

杨毅一脸坏笑的盯着庄楚,意思是,蒋校长的主意你也敢用?

庄楚却是白了他一眼,意思是,这崇祯,还他妈不如蒋校长呢。若是蒋校长在位,至少还能发点金圆券敛财,怎么也不至于为一百万两银子丢掉了江山。

这时汇缘也插口了:“不错,此一字长蛇阵,依托运河,背靠大海,进可攻华北、辽东,退,可守江南膏腴之地,且粮饷补给甚为便利,相较于九边防线,途中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聚重兵于城下。”

汇缘这一说,崇祯眼睛都亮了,九边重镇是啥意思,但凡了解点明史的都懂,不说九边内部吃空饷,占兵田的问题,就光说明末天灾之下,九边缺粮,明廷从江南调集粮食支援九边,路途所消耗的粮食,那也是个天文数字了。可以说在九边养一个战兵所消耗的粮饷,江南养三五个都不成问题。

现在这问题没了,那是李自成的问题了,恍然之间,崇祯顿感一阵轻松,好似拔掉了一颗发炎化脓的蛀牙,那种舒爽,简直直冲脑门。连庄楚都看起来顺眼了不少。

看看大明剩下的地方,山东、两淮、江南、湖广……全都是又有钱又有粮的好地方啊。这可以招多少兵、铸多少炮、造多少海船、养多少贪官污吏啊!自己还有这么好的地方,怎么会想着去死?真是疯了!

崇祯点点头,赞同道:“庄卿,你不错,很不错!很有大局观!王承恩,接着拟旨,着平西伯吴三桂部,山海关总兵高第部,移防青州。靖南伯黄得功,总兵高杰移防兖州。山东总兵刘泽清,总兵刘良佐,兵部尚书李建泰各领所部移防徐州。另着史可法编练新军十万人,驻防凤阳、庐州。”崇祯也不管这些将领是否已经从贼,兵力是否能打,反正都这时候了,薅到碗里的就算自己的。

咦,有点奇怪,此时怎么没有大臣站出来高喊“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臣罪该万死,但请陛下收回成命。”“皇上,此计绝不可行!”

崇祯抬眼看看四周,没见到往日和自己做对的朝臣,却只见:老和尚汇缘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站在自己身旁,锦衣卫千户庄楚站得笔直,一副随时可以为朕提刀砍人的样子,秉笔太监王承恩正趴在桌上奋笔疾书,小神仙杨毅则是伸手帮他捋着皇内衣的袖子,额,这内衣诏下得太多了,已经写到袖子上去了。

不过秉笔太监也不是盖的,崇祯说完,他差不多也写完了,吹了吹内衣上的墨渍,居然还从怀内掏出了一方崇祯的印玺,工工整整的在内衣上逐个盖章,不禁心里暗骂,你他娘的带着玉玺,我还整啥内衣诏,真是个榆木疙瘩,一天天的气死个人。

看着老实人王承恩还想出去找剪刀,崇祯郁闷的说道:“用纸再抄一遍,这内衣诏……就送给史可法。”

没了那帮鸟大臣,这旨倒是下得真快!

“庄卿,你手下可还有心腹干练之人?这送旨的差事,怕是只有着落在你这个千户身上了。”

崇祯顿了顿,接着说道:“你放心,知道成国公吗?好好干,若是日后咱们回了京师,他的宅子就是你的宅子!”

崇祯悟了,他是真的悟了。这庄楚看上去不像个二傻子,脑袋也灵光,看起来也有两膀子力气,那不就得了。朱纯臣那种不开眼的都可以做国公,这庄楚世代忠良为什么不可以。

各位,如果看得爽,还请不吝支持,鲜花,收藏,订阅,追更搞起来,评论区搞起来,哪怕各位只留下一个字的评论也好!你们的支持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谢谢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