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学霸的专属甜宠:从校服到红本本 > 32 答辩前夜的代码与便签
换源:


       虽然某人的户口本到手了,而且还在资料填写已婚,但是距离领证还有些日子,谁知道会不会遇到其他困难呢?

况且,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毕业前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毕业答辩了。为了这事情,两人没有少下功夫。

图书馆的时钟指向十一点时,苏晚的指甲在键盘上掐出了第三道白痕。PPT第十七页的图表还是不对,误差线像条失控的蛇,在屏幕上扭出难看的弧度。她把鼠标往桌上一摔,塑料壳撞在杯沿,枸杞茶晃出的水珠溅在触控板上,晕出片浅灰。

“别动。”陆时砚的指尖突然覆上来,带着薄荷护手霜的凉意。他的指腹蹭过她发烫的耳垂,另一只手已经握住鼠标,三两下就把图表调得规整,“纵轴刻度错了0.5个单位。”

苏晚盯着他手腕上的红绳,穗子缠着枚小小的银铃铛——是她寒假织围巾剩下的线头,被他编成了手绳。答辩秘书的短信在这时跳出来:“明早八点,请带纸质版报告三份。”

“我去打印。”她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地上拖出刺耳的响。

陆时砚拽住她的卫衣帽子,把人拉回座位:“打印机卡纸了,我刚修好。”他从背包里掏出个牛皮本,第三十三页夹着她的报告定稿,边缘用红笔标着“重点标注”,“我帮你装订好了。”

牛皮本的封皮上,歪歪扭扭贴着张便签,是她上周写的:“陆时砚是大笨蛋”。现在被他画了个对话框,里面填着“但苏晚是小机灵鬼”。

苏晚的指尖抚过便签边缘的毛边,突然想起大三那年,他也是这样帮她补《数据分析》的笔记。当时他说“数据要讲逻辑”,此刻却在她的报告结尾添了行小字:“王大爷说‘庄稼比孩子先熟’,这句话比任何图表都有力量。”

“你怎么记得这个?”她的声音有点发哑。

陆时砚正在调试录音笔,闻言抬头时,睫毛上落着台灯的光:“你采访本上画了颗星星,说这是最动人的一句话。”

打印室的灯亮着暖黄的光。苏晚抱着三份报告往回走,看见陆时砚蹲在地上,正用胶带粘她摔裂的鼠标壳。碎纹像朵绽开的冰花,被他拼得严丝合缝。

“别粘了,我明天买新的。”

“这个有你的牙印。”他举起来给她看,按键上确实有个浅浅的月牙形凹痕——是她去年改稿时咬的,“独一无二。”

回到座位时,苏晚发现自己的保温杯空了。陆时砚把他的杯子往她面前推,里面的薄荷茶还冒着热气,杯底沉着片柠檬。她喝了一大口,凉意顺着喉咙往下滑,才发现杯壁贴着张便利贴,画着个举相机的小人,旁边写着“加油”。

“你的算法改完了?”她瞥见他的屏幕,绿色代码滚得像条河。

“等你答辩完再优化。”他保存好文档,突然把笔记本转过来,桌面背景换成了桃园的照片——她举着相机对着桃树笑,背景里有个穿白衬衫的影子在扶梯子,“王大爷说,等结果出来,请我们吃新摘的桃子。”

凌晨两点,闭馆音乐像根软刺,扎得人眼皮发酸。苏晚把报告塞进文件袋,发现夹层里多了包柠檬糖,是她每次紧张时必吃的那种。包装纸上有行极细的字,是陆时砚的笔迹:“第三排左数第二个评委爱打断人,别慌。”

“你怎么知道?”

“查了他们近三年的答辩录像,做了词频分析。”他把她的相机塞进背包,镜头盖没盖好,露出张照片——是他上周在实验室睡着了,她偷拍的,嘴角还沾着点咖啡渍。

走出图书馆时,露水打湿了帆布鞋。陆时砚突然往回跑,回来时手里攥着两罐热可可,拉环拉开的瞬间,甜香漫进湿漉漉的空气里。

“去年冬天,你在这儿胃痉挛。”他把热可可往她手里塞,掌心的温度烫得她指尖发麻,“当时我跑了三个教学楼才借到热水壶。”

苏晚的喉咙突然哽住。她记得那天的雪下得很大,他把羽绒服脱下来裹在她身上,自己穿着单衣站在风口等车,耳朵冻得像颗红樱桃。

“陆时砚,”她吸了口热可可,甜腻的液体里混着点咸,“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他正在解围巾,闻言动作顿了顿。灰色的围巾在他手里转了个圈,突然被拉成长条,圈住了她的脖子。两人的距离瞬间缩到鼻尖相抵,他的呼吸带着可可的甜:“因为第一次在开学典礼见你,你举着相机跑过主席台,辫子甩到了我的《算法导论》上。”

苏晚的心跳撞得肋骨生疼。原来那个被她遗忘的瞬间,早就被他藏成了秘密。

“当时我就想,”他的指尖蹭过她发烫的脸颊,声音轻得像叹息,“这个冒失的小姑娘,要是能一直在镜头里就好了。”

宿舍楼下的玉兰开得正盛。苏晚摸出文件袋里的报告,最后一页的空白处,不知何时多了行代码:print(苏晚的答辩一定会过)。她想起他总说“代码从不说谎”,突然笑出了眼泪。

“明天……”她攥着热可可罐,罐身被捏得变了形,“你会来吗?”

陆时砚从背包里掏出个徽章,是新闻系的相机logo,别在他的白衬衫上:“系里临时安排了技术支持,没办法。”他的指尖在她掌心画了个圈,“但我会盯着直播。”

苏晚上楼时,发现热可可罐底粘着张便签。是用二进制写的日期,转换成十进制是三月十七号——她把热可可泼在他键盘上的那天。

凌晨四点的宿舍,苏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手机屏幕亮着,是陆时砚发来的消息:“我在你楼下的长椅上,睡不着可以下来。”下面附着张照片,他举着个手电筒,光柱在墙上打出大大的“加油”。

她披了件外套跑下去,看见他蜷缩在长椅上,怀里抱着她的相机包。月光落在他发顶,像撒了把碎盐。

“你怎么不上去?”

“怕吵到阿姨。”他往旁边挪了挪,让出半张椅子,“给你讲个故事?”

故事里有个学计算机的男生,总在图书馆三楼看一个女生写稿。她会对着电脑发呆,会偷偷在采访本上画小猫,会因为改不出稿而咬嘴唇。他把这些都记在代码注释里,直到有天她的热可可泼了他满键盘。

“后来呢?”苏晚的头靠在他肩上,闻着他衬衫上的皂角香。

“后来他发现,”他的下巴抵在她发顶,声音带着点困意,“比起代码,他更想写她的余生。”

天边泛白时,苏晚的手机震动。是陆时砚的妈妈发来的消息:“小陆说你今天答辩,阿姨做了绿豆糕,让他带给你。”下面跟着个笑脸表情。

她抬头时,看见陆时砚正在发消息,屏幕上是写给父母的草稿:“毕业就娶苏晚,我已经想了三年。”

晨光漫过图书馆的台阶时,苏晚突然想起他说过的话。原来最好的答辩稿,从来不是完美的PPT,而是有人愿意陪你熬完所有的夜,把你的每个紧张时刻,都当成自己的大事。

而那些藏在代码里的温柔,写在便签上的心意,终将在明天的阳光里,长成更勇敢的模样。就像此刻他指尖的温度,正透过相握的手,把“永远”两个字,悄悄刻进了彼此的未来里。

答辩开始前半小时,苏晚的文件袋里多了样东西。是枚素圈戒指,内圈刻着串二进制代码,陆时砚说这是他们的纪念日。她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大小刚刚好,像为她量身定做的承诺。

走进答辩厅时,她回头望了眼图书馆的方向。三楼靠窗的位置亮着灯,有人正举着手机,镜头对准了这里。苏晚突然想起他昨晚的话,嘴角忍不住弯了起来。

原来有些陪伴,从来都不用刻意在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