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中眼睛一亮,知道鱼儿要上钩了,连忙追问:“数据?啥是数据啊老哥?是不是就是说,烧到什么火候,都得有个准数?”
“对对对!”林建国一拍大腿,“小卫就是这么说的!他还给我画图呢!说那个炉子,得烧到……我想想啊,他好像说是八百五六十度?然后还要稳住,不能让火大了小了,就那么烧个二十多分钟!”
八百五六十度!二十多分钟!
刘海中心里“咯噔”一下,将这两个模糊的数字,死死地记在了心里!
他又装作好奇地问道:“烧完了就拿出来蘸水呗?这跟咱们以前淬火也差不多嘛。”
“那可不一样!”林建国立刻反驳,生怕别人小瞧了自己儿子的技术,“小卫说了,不能用凉水!得用热的盐水!好像是……两三百度的热水!泡的时间也要刚刚好,不能长不能短!”
两三百度的热水!
又一个关键信息!
就这么东拉西扯,几天下来,刘海中硬是从林建国这个“情报富矿”这里,套出了好几个关于新工艺的、模糊却又至关重要的核心信息!
他虽然不知道精确的数字,但他已经知道了大致的方向和原理!
这,就是他最大的优势!
此刻,他看着那些还在为“857度”和“280度”而哀嚎的众人,尤其是看到了一脸铁青、仿佛吃了死苍蝇般的易中海,刘海中第一次,从心底里,感受到了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看看!看看你们这帮蠢货!
还抱着那点破经验不放,还想着跟林工程师斗?
脑子呢?!
人家走一步,看三步!你们连人家要往哪走都不知道!
只有我!只有我刘海中,才跟上了林工程师的步伐!
他第一次觉得,当一个“鹰犬”,当一个“马屁精”,是如此的光荣,如此的正确!
他挺直了腰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用一种悲天悯人的、带着一丝轻蔑的眼神,扫视了一圈周围慌乱的众人。
然后,他迈着自信的步伐,昂首阔步地离开了布告栏。
他要赶紧回去,把他套来的那些“诀窍”,和布告栏上的精确数据,一一对应起来,好好消化一下。
他要成为这次技术大考核中,第一个,也是最快一个通过的人!
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林工程师,向杨厂长,向全厂的人证明!
他刘海中,才是这个新时代里,最识时务的俊杰!
他的“官迷梦”,将从这场考核开始,真正地,照进现实!
红星轧钢厂,钳工车间。
往日里机器轰鸣、火花四溅的巨大厂房,此刻却安静得有些诡异。
所有的机器都停了下来,数千名工人、干部、技术员,从各个车间汇聚而来,将考核区域围得水泄不通,黑压压的一片,却鸦雀无声。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紧张与肃穆。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期待,有好奇,有不安,更有一些隐藏在深处的恐惧。
今天,是决定红星轧钢厂,乃至无数人未来命运的一天。
全厂技术大考核,正式开始!
在考核区域的最前方,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主席台。
厂长杨卫国,表情严肃,腰杆挺得笔直,坐在正中央。他的身边,还坐着一位穿着中山装,气质儒雅,但眼神却异常锐利的中年人。
有眼尖的干部认出来了,那是从重工业部特地赶来观摩的代表!
部委来人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人群中激起了无声的涟漪。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场考核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工厂内部评级的范畴。它是一场向国家展示技术革新决心的汇报演出!
主席台的另一侧,坐着一个与整个环境格格不入的少年。
林卫。
他今天没有穿工装,而是一身干净的白衬衫,黑裤子。他静静地坐在那里,面前放着一本厚厚的、刚刚印发下来的《工艺标准手册》。他就是这场考核唯一的、拥有最终解释权的核心委员。
他的神情平静如水,仿佛眼前这数千人的瞩目,这足以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场面,于他而言,不过是精神实验室里一次再寻常不过的推演。
但在其他人眼中,这位年仅十六岁的九级工程师,此刻却像是一尊高坐云端的神祇,冷漠地俯瞰着即将开始的审判。
“同志们!”
杨卫国站起身,拿起铁皮喇叭,声音洪亮而有力,回荡在巨大的厂房上空。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我厂1956年度技术大考核!”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