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1960:从卡车学徒到工业巨子 > 第39章 烟囱再冒烟,老子不跪不求人!
换源:


       天光乍破,晨曦的冷辉刺破薄雾,给西山厂房的铁皮屋顶镀上了一层寒霜。

三台崭新的东方红-50拖拉机如钢铁巨兽般静卧在空地上,引擎的轰鸣声撕裂了清晨的宁静,声浪滚滚,震得人心头发颤。

每一次低吼,都像是在宣告它们的重生。

县农机厂派来的技术员老张,是个五十多岁、满脸沟壑的老师傅。

他没理会众人热切的目光,径直蹲下身,像抚摸情人般仔细检查着底盘上崭新的焊接点。

那焊缝粗粝,带着一股野蛮生长的劲头,却又牢固得不留一丝缝隙。

他从腰间摸出一柄小锤,对着作为主承重结构的工字钢梁,“当、当、当”地轻轻敲击起来,侧耳倾听着金属传回的嗡鸣。

厂房内外,所有人的呼吸都仿佛停滞了。

韩秀兰紧紧攥着手里的验收单,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半晌,老张缓缓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浑浊的眼睛里透出一丝赞许,沉声道:“成色糙了点,比不上厂里的标准活,但用料扎实,焊得也透。扛得住今年春耕的重活,没问题。”

话音落地,压抑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韩秀兰一个箭步上前,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将验收单递了过去:“张师傅,您看……咱们没耽误工期。”

老张接过单子,大笔一挥签了字,盖上公章。

临上车前,他回头看了一眼站在门口,身形笔挺的周向东,压低了声音对韩秀兰说:“这活干得地道。以后厂里再有这种急活、难活,我优先给你们。”

车子一走,赵大柱再也憋不住,通红着眼眶,猛地一拳砸在冰冷的砖墙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怒吼道:“挺过来了!咱们他娘的挺过来了!”

工人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笑声和泪水混在一起,在空旷的厂区里回荡。

周向东没有加入狂欢,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口,目光投向主厂房那根已经冰冷了许久的烟囱。

此刻,一缕黑烟正从烟囱口笔直地升起,在清冽的晨风中扶摇直上,像一杆刺破苍穹、永不倒下的战旗。

中午的阳光暖了些,韩秀兰在崭新的账本上,用红笔郑重地划出了一个新栏目——“钢换料循环”。

这不仅是账目,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血脉。

换回来的四十斤废旧紫铜,被她仔细分类登记,估算出足以绕制六台小型电机的线圈;那台破烂的旧铣床,经过李二锤一上午的拆解检查,确认了最关键的主轴和齿轮箱尚可修复,这意味着他们很快将拥有第二台核心加工设备。

而那些报废汽车的弹簧钢,已经交给了赵大柱,在新建的简易淬火池里进行热处理,它们将成为下一批拖拉机悬挂系统最坚韧的骨骼。

“铁柱,”韩秀兰叫来王铁柱,神情严肃地叮嘱,“以后进山炼钢,十天一次。路线不能走重样,每次都要绕路。卸货点也换掉,别再走北坡,改到城南的砖窑后沟去。”

王铁柱重重点头,压低声音:“嫂子放心,我都想好了,就伪装成给窑厂送焦炭的,没人会怀疑。”

周向东站在一旁,默默翻看着脑海中的系统界面。

【工业生态链】的进度条,已经悄然达到了31%,而【物资兑换模块】中,今日份的50公斤废旧轴承钢额度也已兑换完毕,正静静地躺在系统的虚拟仓库里。

他沉吟片刻,走到院子角落,用脚划出一片空地,对众人宣布:“把这里腾出来,用废砖和铁皮搭个小锻工棚。从今天起,我们炼出的钢锭不再全部外卖,优先自用,打造成我们急需的零件和工具。”

傍晚时分,城西废品收购站的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马占奎脸色铁青,死死盯着桌上的茶杯,里面的茶水早已冰凉。

一个手下正哆哆嗦嗦地汇报:“主任,西山那伙人……今早又拿了三根钢锭,从我这换走了一台报废车床的变速箱和……和四十斤紫铜线。”

“钢锭?又是钢锭!”马占奎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一脚踹翻了旁边的垃圾桶,怒吼道,“他周向东哪来的矿石?哪来的焦炭?哪来的高炉?他哪来的胆子,敢绕开我搞钢铁!”

话音未落,一个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立正报告:“主任,县里刚传来的消息,农机厂那三台报废的拖拉机……修好了,今天上午验收通过,性能达标!”

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马占奎的胸口。

他双目赤红,一拳砸在办公桌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他用私钢修的?谁给他的胆子,敢把私炼的钢材用到国家项目上!”

通讯员被吓得一哆嗦,声音细若蚊蝇:“听……听农机厂的人说,那钢……是周向东他们自己炼的。”

“自己炼?”马占奎的怒吼戛然而止,瞳孔骤然一缩。

他脑中闪过一道电光,将所有的碎片信息串联了起来——凭空出现的钢锭,西山方向断断续续的黑烟……他喃喃自语:“山里头……冒烟了?”

他猛地转身,从墙上扯下那张巨大的松江地区地图,铺在桌上。

他的手指,像一条寻找猎物的毒蛇,缓缓地在地图上移动,最终,重重地按在了长白山南麓,西山厂区背后的那片连绵群山之上。

“好啊,周向东……”马占奎的嘴角咧开一个狰狞的弧度,眼中闪烁着冰冷而危险的光芒,“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你不走正道,那就别怪我……连根拔起,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夜色深沉,西山厂区沉浸在久违的安宁与喜悦之中,无人知晓,一张以雷霆之势织就的大网,正从城市的另一端,无声地笼罩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