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南宫灵传奇 > 第二十七章持续的劫杀
换源:


       与此同时,姬胡二人这边也遇到了麻烦,一声狼嚎声传出,四周全是狼族成员在回应。

胡铁花脸色一变,不好,听叫声,这是饥饿了很久的狼,杀一只容易,可这听叫声不下百余只,而且狼这种动物,最是团结,只要有一只死在这里,他们便会无差别攻击,至死方休。

果然,不到一炷香的时间,狼群围了上来,绿油油的严重中,杀气腾腾,伴随着一阵压迫感十足的叫声,狼群开始发起了试探性攻击。

伴随着一声咆哮,狼群中的低级成员们开始冲锋,碧绿色的眼珠,散发出慑人的寒光。

他们分成小组,约摸以十只为单位,分割包围本就不多的人手。

狼群群起而攻,它们张开嘴巴,露出白色的牙齿,仿佛一柄柄短刀,朝着脖颈,脊柱,四肢攀咬而来。

只是一个照面,不少好手已经挂了彩,虽然众人击毙了几只狼,留下尸体,但是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让狼群更加躁动。

胡铁花大叫道:“不要硬拼,快聚拢在一起,不要给这群畜生各个击破的机会。”

众人如梦初醒,竟然被一群畜生震慑到了,于是在胡铁花的提醒下,受伤的人集中到一起,外围留下功夫最高的几人,对峙起来。

姬冰雁道:“受伤的,取出弓弩,暗中补刀。会使暗器的,优先射眼珠。”

狼群在头狼的指挥下,开始了第二波攻势,比起刚才更加猛烈,它们仿佛开了灵智一样,专挑薄弱处下手。

而狼群不会明白的是,当人们开始抱团,不再恐惧,凭借他们的智慧,再强的动物都会被屠杀殆尽。

姬冰雁高呼道:“所有人注意,这些畜生是铜头铁脑豆腐腰,攻击它们腰部。”

有几名刀客闻言,利用身法躲避狼头攻击,刀劈狼腰,果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这极大鼓舞了士气。

于是,狼群数量在人类精心布下的猎杀陷阱下,丢下一具具尸体。当狼群伤亡过半时,狼王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架势,它们有充足的耐心等待人类耗尽体力,再发动致命一击。

又是一阵阵呼唤,狼群数量开始壮大,这是将所有狼族都召唤过来了吗?

让我们将画面转回南宫灵处,在解决了小麻烦后,他们继续上路,越接近成功的时候越危险,因为这个时候人们都会放松警惕,所以造就了许多悲歌。

还有五里,便是京师外城,那里有官兵驻守,也就意味着绝对的安全。

但是南宫灵却不这么看,内部的隐患往往比外部的更为危险,攘外必先安内在不同的条件下,这就是最稳妥的方案。

一阵阵响声传来,震起地面的石子,“方总管,不好了,是骑兵队,大概有三百人。”

方一剑脸色一黑,使用内力,轰出几道深沟,长枪队上前,装上倒勾,专砍马腿,弓弩手在后压阵。

其余人作为机动力量,很快出现在眼前的是着甲的士兵。

方一剑脸色一黑,“该死的,是豢养私兵,好一个个为国为民的忠诚良将,这是要谋朝篡位啊!

果如先帝所言,朝中大臣皆可杀,隔一个砍一个,没有一个冤枉的。”

很显然,普通弓弩手是没有用的,好在指挥方阵的人眼睛很尖,提前换好了破甲箭。

一轮攻击奏效,骑兵损失了五分之一的战力,南宫灵一看好机会,冲入阵中,抓到了骑兵首领,所谓擒贼先擒王,不外如是。

但是这股骑兵并没有因此出现骚乱,反而有序地下马,取下马上挂着的长枪开始投掷,长枪在惯性和引力的作用下,强大的冲击力使得南宫灵一方大部分人都挂了彩。

在没有抗炎杀菌药的古代,伤口无法愈合,软组织挫伤,大量失血,无疑是相当危险的。

更可怕的是虽然都没伤到要害,但是战力已经大打折扣,很快第二轮,第三轮投枪铺天盖地而来。

方一剑不再隐藏实力,爆发出强大的内息,只见他手掌一吸,就将所有长枪定格在空中,随即手势一转,一推,所有的长枪便朝着骑兵方阵而去,纵使他们有护心甲在身,一击之下,已有数十人被牢牢钉在地上。

这个时候,南宫灵等一众好手,上去收割人头,至于询问幕后主使,别扯了,都是死士,何必浪费口舌。

经此一战,护卫力量大减,方一剑愈发不安,好像是漏算了一些事情,是什么呢!

秦淮河,楚留香一行,已经提前入城,在和接头人员核对无误后,楚留香便离开了。

几只信鸽飞出,楚留香抓到一只,上书,目标未出现,取消行动。楚留香将其塞回去,再次放生,寻着痕迹,找到一处老宅,使出绝顶轻功,探听消息。

果然,一处密室内,楚留香使出壁虎功,潜入其中。

“主上,计划失败了,据天机阁传来的消息,几路人马中,都没有目标,是不是我们的暗探被发现了。”

“小六子,不要说这些没有根据的话,我们的卧底隐藏的很好,绝不会泄露身份。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是一个局,针对所有人的局,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果然朱家人就是天生的薄凉人,所有人都被骗了。”

“主上,那还不赶紧取消命令,赶紧转移。”

“已经迟了,皇帝早已换掉轮值的禁军,此次暴露的后手,足以让朝堂天翻地覆。

只是不知,当所有的宗亲、文官和外戚都勾连起来时,咱们的陛下,有没有决心和勇气掀开这个摊子。”

皇宫大内,元泰帝开始掀桌子了,“无耻之尤,元泰之治就是个笑话。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

好一个个士大夫,限制皇权时,一个个都是道德绑架,张口闭口祖制不可违,不可与民争利。

宋时,宰相文彦博有言,陛下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当真是该死。”

“父皇息怒,孩儿不是已经平安归来了吗?

而且要收拾他们也很容易,御史台不是有很多案子,各部的账目就那么干净吗?”

出言的不是护送的朱公子吗?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