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重生庶女,我靠奶茶制霸后宫 > 第8章:太后赐"养生茶"
换源:


       姜拾拾走出佛经会大殿时,裙角还沾着那杯“养生茶”泼出来的褐渍。

宫女追上来,捧着个青瓷罐:“姜小姐,太后念您近日劳心,特赐安神养生茶一坛,每日晨起饮一盏,可宁心定魄。”

她接过罐子,指尖在盖沿一划,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苦杏仁味,混着茶香,不细辨根本察觉不了。

“替我谢太后。”她笑着点头,“这么贴心,是怕我哪天突然暴毙,没人给她拆穿老底儿?”

宫女僵着脸退下了。

姜拾拾回府没进正院,直奔后花园。她把茶倒进白瓷盏,端到那株开得正盛的西府海棠下,故意手一抖,半盏泼在花根泥土上。

“就当浇花。”她把空盏搁石桌上,“反正这茶,喝不死人也喝不活人。”

她坐在凉亭里嗑瓜子,一边嗑一边盯着那片被茶水浸湿的土。

三刻钟后,海棠叶尖开始打卷,接着整片发黑,像被火燎过。根部泥土泛起细泡,冒出股说不清的腥气。

她招手叫来小厮:“去书房拿本《本草拾遗》来,翻到‘苦杏’那页。”

小厮跑得快,书来得也快。

“你看这儿。”她指着一行小字,“苦杏仁合夜光粉,遇潮生氰,草木触之即枯,人服之则气闭而亡。轻者昏厥,重者——七窍流血。”

她合上书,抬眼看向宫墙方向:“太后这‘安神茶’,安的是死人的心吧?”

她没再说话,转身进了祠堂。

---

“母亲,我梦到您了。”她跪在灵位前,声音低得像自言自语,“您站在铜雀灯下,手里捧着一盏茶,血从您指缝往下滴。”

老管家在门外咳嗽两声:“大小姐,大夫人说了,祭拜不可久留。”

“我知道。”她抹了把脸,像是刚哭过,“我这就走。”

等脚步声远了,她起身走到供桌后,从母亲灵位旁的暗格里摸出一把小铜钥匙。这是她上回翻族谱时顺走的,一直没还。

她蹲到祠堂角落的旧柜前,插进钥匙,咔哒一声,柜门开了。

里面是几件旧衣、一本族谱残卷,还有一只漆皮剥落的木匣。

她打开木匣,里面是半本《百毒谱》,纸页泛黄,边角焦黑,像是从火里抢出来的。

她一页页翻,直到看见一行朱批:

“柳氏误诊被贬,怀恨在心,毒杀我母,又害我女。此仇不报,姜氏血脉永不得安。”

她指尖一顿。

往下翻,是“灯毒篇”:

“铜雀灯芯浸断魂引,月圆燃之,毒气随风入肺,久则神昏、血枯、暴毙。姜氏女血尤助其效,若于灯下饮‘解药’,反催毒发。”

她盯着“解药”二字,忽然笑出声。

“原来那‘养生茶’不是解药,是催命符。”

她合上书,靠在柜边,脑子飞快转。

原主是上个月十五之后暴毙的。

铜雀灯是每月十五停摆。

太医署是每月十六补账,申领双倍夜光粉。

她猛地坐直。

——灯停不是故障,是换芯!

旧毒芯燃尽,新毒芯换上,灯才灭。而换芯之后,毒气最烈,正好配合“养生茶”把人送走。

她掏出袖中那张太医署的采购单,铺在地上,用炭笔标出日期:

十四:申领夜光粉

十五:灯灭

十六:补账,购双倍料

时间严丝合缝。

她盯着“月圆最烈”四个字,低声念:“原来你不是怕灯灭……你是等它亮。”

她把《百毒谱》塞回木匣,正要锁柜,忽然瞥见族谱残卷的一页。

“姜氏,讳婉清,先太医令之女,通药理,擅制毒,因涉宫案,削籍。”

她盯着“通药理”三个字,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原主母亲是太医之女,懂毒。

太后怕她查出真相。

所以先杀其母,再杀其女。

她慢慢站起身,把柜门锁好,钥匙放回原位。

走出祠堂时,天已经黑了。

她没回房,去了厨房。

灶上煨着一锅银耳莲子汤,她舀了一勺,滴进几滴从“养生茶”里提取的粉末。

汤面泛起细泡,接着变成淡青色。

她把汤倒进花盆。

第二天早上,那盆养了三年的吊兰,叶子全黑了,根都烂了。

她蹲在花盆前,用银勺簪轻轻拨了拨土。

“这茶,连吊兰都扛不住,何况人?”

她站起身,把青瓷罐抱进库房,锁进最底层的箱子里。

箱角还堆着几盒没卖完的“宫廷秘闻盲盒”,她顺手拿了一个,打开,倒出琉璃小瓶。

瓶身写着:“某贵人私藏解毒方”。

她笑了笑,把瓶子塞进罐子口,盖上盖。

“等哪天太后想尝尝自己的茶,我就送她一份试用装。”

她走出库房,迎面撞上姜念念。

“姐,宫里又来人了。”

“这次送什么?”

“说是……请你明日入宫,陪太后品茶。”

她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眼库房的门。

“行啊。”她笑了,“我正好带点伴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