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嫡女谋锦绣医途 > 第16章 疫区辨毒源,党羽露阴谋
换源:


       马车驶近瘟疫村时,空气里的药味渐渐被一股刺鼻的腐味取代。村口用木桩拦着,几个面黄肌瘦的村民举着锄头,眼神警惕又绝望——看到沈清辞和萧煜的马车,立刻冲上来拦着:“别进来!村里闹瘟疫,进去就出不来了!”

“我们是来治病的。”沈清辞掀开车帘,拿出太后赐的令牌和药箱,“我是清和堂的沈清辞,这是靖王萧煜,我们带了药材和防疫的法子,不会让瘟疫扩散的。”

村民们愣了一下,看着令牌上的“太后御赐”四字,又看了看萧煜身后的暗卫(背着满筐药材),终于放下锄头,一个白发老汉抹着眼泪道:“沈大夫,靖王殿下,你们要是再不来,我们村就真的完了!昨天又走了两个老人,孩子们也开始发烧咳嗽……”

沈清辞跟着老汉走进村子,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一沉——不少房屋挂着白幡,路上的村民要么蜷缩在门口咳嗽,要么躺在地上呻吟,几个孩子脸色蜡黄,嘴唇干裂,眼神毫无神采。她立刻拿出“避瘟散”,分给村民:“把这个撒在门口和屋里,能防瘟疫,再烧点艾草熏房,别让病毒扩散。”

萧煜则让暗卫分成两队:一队协助村民隔离病患(把轻症和重症分开安置),一队去查村子的水源和粮仓——按他的经验,大规模瘟疫多与水源或食物污染有关。

沈清辞先去看重症患者,是个卧床的老妇人,高热不退,咳出来的痰带着血丝。她搭脉时,指尖触到老妇人的皮肤,竟有些发凉,再看她的舌苔,发黑发腻——这不是普通的瘟疫症状,倒像是中了“毒瘴”!

“老汉,村里最近有没有人动过水源?比如挖井、修水渠?”沈清辞追问,心里隐隐有了猜测。

老汉想了想,道:“有!三天前,来了两个‘外乡货郎’,说帮我们修水渠,还免费给我们送了些‘解渴粉’,让我们掺在井水里喝,说是能清热解暑。可喝了两天,就有人开始发烧咳嗽,他们也不见了!”

“解渴粉?”沈清辞眼神一凛,“在哪里能找到?”

老汉领着她去了井边,地上还留着一个空纸包,上面画着个“李”字——和李斯年党羽常用的标记一模一样!沈清辞捡起纸包,闻了闻残留的粉末,又用银簪蘸了点井水——银簪瞬间变黑!

“是毒!”沈清辞低喝,“这不是瘟疫,是有人在井水里投毒,毒粉和井水混合,产生了毒瘴,才让村民生病!那两个货郎,定是李斯年的残余党羽!”

萧煜正好带着暗卫回来,听到这话,脸色沉了下来:“暗卫查到,村外的山洞里藏着大量毒粉,还有几封密信,上面写着‘借毒瘴散布谣言,说这是上天罚朝廷,煽动村民造反,趁乱救出李斯年’!”

沈清辞接过密信,上面的字迹潦草却凶狠,果然是冲着“救李斯年”来的——他们想借“毒瘴”制造混乱,吸引官府注意力,再趁机劫狱!

“必须立刻阻断毒源,治好村民,否则谣言传开,后果不堪设想。”沈清辞当机立断,对村民道,“大家别慌!这不是瘟疫,是有人投毒,只要停用井水,喝我开的解药,就能好!”

她让春桃(已带着药材赶到)把薄荷、金银花、甘草按比例配好,煮成大锅汤药,分给村民喝——薄荷清热、金银花解毒、甘草调和药性,正是解这种毒瘴的方子。又让暗卫把井封了,改用村后的山泉水,再用艾草和石灰在村里消毒。

可刚忙到一半,就有村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沈大夫!不好了!村外来了好多人,说我们村闹瘟疫,要放火烧村,把我们都烧死!”

沈清辞和萧煜对视一眼——是李斯年的党羽来了!他们见毒瘴没扩散,竟想直接用“烧村”的方式制造恐慌!

“萧煜,你带暗卫去拦着他们,别让他们靠近村子。”沈清辞道,“我留在这里继续给村民治病,尤其是孩子们,不能再耽误了!”

萧煜点头,拔出佩剑:“小心,有事立刻让暗卫传信。”说着,带着暗卫冲了出去。

沈清辞深吸一口气,继续给孩子喂药。一个刚退烧的小女孩,拉着她的衣角,小声道:“姐姐,那些坏人会不会真的烧了我们的家?我怕……”

沈清辞蹲下身,摸了摸她的头,温柔却坚定:“别怕,姐姐和靖王殿下会保护你们,坏人很快就会被赶走,你们很快就能好起来,还能像以前一样去山上采花。”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乖乖喝下药。沈清辞看着她的笑脸,心里更坚定了——绝不能让反派的阴谋得逞,不仅要治好村民,还要抓住幕后黑手,彻底粉碎他们的计划。

没过多久,村外传来刀剑碰撞的声音,又渐渐平息。萧煜带着暗卫回来,身上沾了些血迹,却神色轻松:“抓住了十几个党羽,为首的已经招了,他们是李斯年的旧部,受吴三的哥哥(原兵部侍郎之子)指使,想烧村制造混乱,好在明天劫狱。”

沈清辞松了口气,又问:“官府的人来了吗?村民需要后续的调理,还有毒粉和密信,得交给官府存档,作为李斯年党羽造反的证据。”

“已经在路上了,”萧煜道,“我让暗卫去报信时,顺便带了密信的副本,官府会立刻加强天牢的守卫,不会给他们劫狱的机会。”

夕阳西下时,村民们大多退了烧,不再咳嗽,脸上也有了血色。官府的人赶到,接管了后续的防疫和审讯,还带来了粮食和布匹,村民们围着沈清辞和萧煜,连连道谢,把他们送了很远。

马车上,沈清辞靠在窗边,看着渐渐远去的村子,心里满是感慨——从医馆的小麻烦,到后宫的药材案,再到如今的毒瘴危机,每一次她都在成长,也越来越明白母亲“医者仁心”的真正含义——不仅要治病,还要护民,护这一方安宁。

萧煜递给她一杯温水,语气带着几分心疼:“累了吧?睡一会儿,回到京城我让厨房给你炖点鸡汤。”

沈清辞接过水杯,笑了笑:“还好,看到村民们好起来,就不觉得累了。对了,吴三的哥哥还没抓到,他肯定还会有别的阴谋,我们得尽快找到他。”

“放心,”萧煜道,“暗卫已经在查他的下落了,他跑不了。倒是你,清和堂还在扩建,等忙完这件事,你也该好好歇几天了。”

沈清辞点点头,心里却想着——还有很多事没做:清和堂要扩建,药学院的计划要提上日程,李斯年的残余党羽要彻底清除,还有,她想让“女子行医合法化”,让更多像母亲一样有医术的女子,能有自己的天地。

可她没想到,回到京城的第二天,太后就派人来传旨,让她立刻入宫——后宫的李贵妃虽被打入冷宫,却在冷宫里“自尽”了,死前留下一封“血书”,竟诬陷是沈清辞“逼死”她!

一场新的危机,又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