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寒门匠相 > 第四十一章:防火棚成与矿洞清剿
换源:


       野狐岭的风裹着沙砾,打在防御署的铁皮哨棚上“噼啪”响。陈小七蹲在棚顶,用手敲了敲新铺的铁皮——焦老三带着人赶制的“防火棚”刚装好,铁皮厚半寸,边缘折成斜坡,就算有火星溅上来,也会顺着斜坡滑进底下的沙土箱。

“咋样?”焦老三扛着把铁锤站在棚下,脸上沾着铁屑,“这铁皮是用旧闸板熔的,结实得很。昨天试了试,把硫磺火折子扔上去,就烧了个黑印,根本燃不起来。”

陈小七跳下来,指着棚角的沙土箱:“箱盖得改改,现在这木盖太沉,真着火了怕是掀不开。让赵五用铁皮做个活页盖,一掀就开。”

春丫蹲在旁边记笔记,笔尖在“防火棚改进要点”下画了道红杠:“哥,望河哨的人说,上次毒烟里的铁屑特别细,浸醋面罩虽然能挡硫磺,可铁屑还是能钻进去,扎得人眼睛疼。”

“让赵五在面罩里加层细麻布。”陈小七道,“细麻布眼儿小,能滤铁屑,又不挡气。对了,连发弩的偏移问题解决了吗?”

正说着,赵五举着把弩机跑过来,手里还拎着个箭筒:“解决了!你看,我把弩机的角度调了半寸,又在箭槽里垫了层薄铁皮,现在五支箭都能钉在同一个靶上!”他走到院中的靶子前,扳动弩机,“嗖嗖嗖”五声轻响,五支箭齐刷刷扎在靶心,只偏差半寸。

“成了!”焦老三拍着大腿笑,“这下巡检队每人配一把,鞑子再敢靠近哨卡,不用射箭,光这连发的劲儿就能吓退他们!”

陈小七接过弩机试了试,手感确实稳了不少:“让器械坊先做五十把,优先发给望河哨、芦苇滩哨这些险地。对了,焦师傅,定时炸雷的引信改得咋样了?”

“用燃香!”焦老三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几截粗细均匀的香,“我试过,一寸香能烧一炷香时间,把香头跟引信绑在一起,提前算好距离,扔出去不用管,到点就炸。”他边说边演示,把香头插进炸雷的引信孔里,“你看,这样就成,风雨天也不怕灭——香外面裹了层蜡。”

陈小七正想说话,林震的快马从闸口冲进来,马蹄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脚:“小七!找到鞑子窝了!在野狐岭北边的废弃矿洞,藏了至少二十人,还囤了不少器械零件!”

众人心里一紧。林震翻身下马,从怀里掏出张草图:“这是斥候画的,矿洞有两个出口,一个朝东通浅滩,一个朝西通山林。洞里黑黢黢的,斥候没敢靠近,只看见洞口堆着些铁条,像是没组装的探水杆。”

“仿造器械?”陈小七皱起眉,“他们是想自己做铁犁、探水杆,以后更方便偷袭漕船。”

“得赶紧清剿!”林震道,“再过几天就是大潮,鞑子要是趁潮水上岸,带着仿造的器械劫粮船,麻烦就大了。”

陈小七盯着草图看了半晌:“用炸雷封东边的出口——东边通浅滩,是他们逃跑的主要路。西边的出口留着,派人守着,咱从西边进洞。赵五,你做几个‘喊话筒’,用铁皮卷成筒,能把声音传进洞里,先劝降,减少伤亡。春丫,你跟着去,把洞里的器械零件都记下来,看看他们仿造到啥程度了。”

春丫立刻把笔记本塞进布包:“我带支炭笔,看见啥就画啥。”

第二天一早,队伍往野狐岭出发。陈小七带了十个巡检队员,焦老三背着二十个定时炸雷,赵五扛着刚做好的喊话筒——是用三尺长的铁皮卷的,一头大一头小,看着像个喇叭。春丫跟在后面,手里攥着个火把,时不时抬头看天:“今天风往西边吹,炸雷的烟不会呛着自己人。”

到了矿洞附近,林震早已带着官军埋伏在西边出口。陈小七让焦老三带着人往东边出口摸,自己则和赵五、春丫躲在西边出口的巨石后。没过多久,东边传来“轰隆”几声巨响——是炸雷响了,紧接着是鞑子的叫喊声,显然是被堵了退路。

“该喊降了。”陈小七对赵五道。赵五把喊话筒对着洞口,深吸一口气喊:“洞里的人听着!你们的后路被封了,再顽抗只有死路一条!放下武器出来,官府可以从轻发落!”

喊了几遍,洞里没动静,反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像是在搬东西堵洞口。春丫小声道:“他们可能想顽抗,或者在销毁零件。”

陈小七对林震使了个眼色:“点火把,往洞里照,看看里面啥情况。”官军举着火把往洞口晃,火光里能看见几个黑影在搬石头,洞口堆着的铁条果然是探水杆的零件,有的已经焊了一半,只是焊得歪歪扭扭。

“看来劝降没用。”林震拔出刀,“我带一队人冲进去!”

“等等。”陈小七拉住他,“洞里黑,他们熟悉地形,硬冲容易吃亏。焦师傅,把剩下的炸雷往洞口扔几个,不用炸塌洞,就吓唬吓唬他们,让他们知道我们有炸雷。”

焦老三立刻掏出三个炸雷,点燃香头扔进洞里。“轰隆”几声,洞里的石头塌了一小块,鞑子的叫喊声更乱了。赵五趁机又喊:“再不退,我们就炸塌整个洞!”

这次,洞里有了动静。一个沙哑的声音喊:“别炸!我们投降!”

没过多久,二十多个鞑子举着双手从洞里走出来,个个面黄肌瘦,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官军把他们捆起来时,陈小七带着春丫进了洞。洞里弥漫着铁锈味,地上堆着不少零件——有铁犁的刃、探水杆的杆,还有几个没做好的信号旗架子。

春丫蹲在零件旁,边画边念:“铁犁刃太薄,探水杆没装铁头,信号旗架子歪了……他们的手艺不行,焊得都漏缝了。”

陈小七拿起一个探水杆看,杆上的铁环松松垮垮,一拽就掉:“还好没做好,要是真让他们仿造成功,以后识别起来就难了。”他对林震道,“把这些零件都运回去,让各哨卡的人认认,以后看见这样的仿制品,立刻扣下。”

清剿完矿洞,往回走时,春丫突然道:“哥,他们能仿造器械,是不是也能仿造信号旗?要是他们挂假信号旗骗漕船,咋办?”

陈小七心里一咯噔——这倒是没想过。“得给信号旗加个暗号。”他道,“除了颜色,旗边再绣个小记号,比如铁锚、铁锤,只有咱们的人认识。”

回到防御署,陈小七立刻让人把信号旗都收回来,让春丫带着几个会绣花的船工妻子绣记号。焦老三则把缴获的零件摆在器械坊,让各哨卡派人来认仿制品。赵五的连发弩量产得很顺利,五十把弩机三天就做好了,巡检队员拿在手里试射,个个都笑开了花。

这天傍晚,周总督派人送来了一封信,还附带一个锦盒。陈小七拆开信一看,眼睛亮了——朝廷要在运河沿线推广防御署模式,让他下个月进京汇报经验,锦盒里是块“御前行走”的腰牌,能自由出入宫门。

“进京?”焦老三凑过来看信,“那可得好好准备准备!把咱做的铁闸模型、连发弩都带上,让朝廷看看咱运河的本事!”

赵五也跟着点头:“我把器械图谱整理一下,你带去给工部的大人看看,说不定能在全国推广。”

春丫蹲在旁边,小声道:“哥,你去了京城,还回来吗?”

陈小七摸了摸她的头:“当然回来。这里有铁闸,有哨卡,有你们,我咋能不回来?”他拿起腰牌,阳光下,牌上的花纹闪着光。他知道,这次进京,不只是汇报经验,更是让运河的器械、联防的法子走出淮安,让更多人知道,匠人的锤子,不光能打铁,还能护一方平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