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斜阳,将四合院里斑驳的砖墙染上了一层昏黄。
轧钢厂下班的铃声穿透了半个京城,带着一种疲惫的余韵,在中院里回荡。
贾张氏坐在院子中央的必经之路上,屁股底下是一个矮小的马扎。
她眯缝着眼,手里捏着针线,慢条斯理地纳着一双千层底。
那根粗针每一次穿透厚实的布料,都发出“噗”的一声闷响,仿佛在为即将上演的好戏敲打着前奏。
院子里,各家各户的烟囱都冒起了炊烟,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夫妻间的闲聊声、孩子们的追逐打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然而,在这片喧嚣之下,一股看不见的暗流早已涌动了数日。
贾张氏感受着那些从门窗后投来的、或好奇或探究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火候,到了。
她要的,绝不是背后那些不痛不痒的碎嘴。
她要的是一场大戏,一场能让易中海当着全院的面,被扒下那层道貌岸然的皮,再也抬不起头来的大戏。
只有彻底搞臭他的名声,才能将这个老家伙死死地攥在手心,让他往后几十年,都只能心甘情愿地给贾家当牛做马,当那个予取予求的“血包”。
为了这个目的,她选择了最直接,也最毒辣的方式。
当众发难!
她的视线死死锁住垂花门的方向,像一头潜伏在草丛中,等待猎物进入伏击圈的鬣狗。
终于,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
一大爷易中海拖着一身的疲惫,走进了院门。
他肩上的帆布工具包沉甸甸的,常年和钢铁打交道的手上沾满了洗不净的油污,脸上的皱纹在夕阳下显得愈发深刻。
他只想快点回家,喝口热茶,歇歇这把老骨头。
就在他一只脚刚刚踏入中院地界,还没来得及换上一口气的时候。
“噌!”
贾张氏猛地从马扎上弹了起来,那动作的迅捷,完全不像一个养尊处优的胖老太婆。
她扯开那副天生的大嗓门,每一个字都像是浸透了蜜糖的毒药,尖锐而又黏腻。
“哎哟!一大爷回来啦!”
“我老婆子可得赶紧给您道个天大的喜啊!”
这一嗓子,如同一块巨石砸进了平静的池塘。
中院瞬间安静了下来。
炒菜的铲子停在了锅里,聊天的声音戛然而止,就连追跑的孩子都停下了脚步,齐刷刷地扭过头。
几十道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瞬间聚焦到了院子中央。
易中海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看着眼前这个皮笑肉不笑的老虔婆,一股无名火从心底窜起。
他声音冷硬,透着毫不掩饰的厌恶。
“贾张氏,你又发什么疯?”
贾张氏根本不在意他的态度,反而往前凑了两步,脸上那虚伪的笑容堆得更深了。
她刻意拔高了音量,确保院里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一大爷,您就别瞒着咱们街坊四邻了!”
“您看您,这都是什么时候了还藏着掖着!”
她说着,还夸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您那失散多年的亲儿子都找回来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咱们全院上下,都得给您好好庆贺庆贺!”
“轰——!”
最后那几个字,仿佛一颗炸雷,在易中海的耳边轰然引爆。
他的大脑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
血液疯狂地涌上头顶,让他眼前阵阵发黑。
他立刻就洞穿了贾张氏那比毒蛇还狠的心肠!
这个毒妇,这是要当着全院的面,把他架在火上,用唾沫星子活活烤死!
一瞬间,周围所有邻居的目光都变了味。
那一道道视线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尊敬,只剩下赤裸裸的怀疑、毫不掩饰的鄙夷,以及一种看好戏的、令人作呕的幸灾乐祸。
“我……你……你胡说八道些什么!”
易中海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极致的愤怒。
他感觉自己的喉咙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他活了半辈子,在轧钢厂是人人敬重的八级钳工,在院里是说一不二的管事大爷,他把名声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
可现在,就在他最熟悉、最在意的这个院子里,他被贾张氏当众扣上了一顶“养私生子”的黑锅!
这股奇耻大辱,让他浑身的血液都仿佛要燃烧起来。
然而,贾张氏怎么可能给他任何辩解的机会。
她就是要趁他方寸大乱,把这盆脏水彻底泼死!
她猛地一抬手,粗壮的手指直直地指向后院的方向,声音愈发尖利。
“我胡说?”
“一大爷,您摸着自个儿的良心问问!”
“那后院住着的,那个跟你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小子,他是谁?”
“不是你儿子,难道还是天上掉下来的野种不成?!”
这番话,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易中海的胸口。
他百口莫辩。
他能说什么?说不认识?可那张脸,连他自己第一次看到都心神巨震。
说只是长得像?在这种捕风捉影、最爱传闲话的院子里,谁会信?
周围的议论声再也压制不住,如同潮水般向他涌来。
“我就说嘛,那小子跟一大爷长得也太像了……”
“啧啧,看不出来啊,平时一本正经的,背后里还有这事儿……”
“这叫什么?金屋藏娇?不对,是金屋藏‘子’啊!”
那些不堪入耳的词句,每一个字都像一根烧红的钢针,狠狠扎进易中海的心里。
一股前所未有的屈辱感和狂怒,冲垮了他所有的理智。
他猛地转过头。
那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不再看眼前这个得意洋洋的毒妇,也不再看周围那些幸灾乐祸的嘴脸。
他的目光穿透了人群,带着一种火山喷发般的愤怒,和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怀疑,死死地钉在了后院的方向。
他需要一个解释!
一个能够洗刷他清白,挽回他半生声誉的解释!
而那个新来的,那个酷似他年轻时的年轻人,必须给他这个解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