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执笔破天机文道我为尊 > 第114章:溯源审查,弟子反噬文正阁
换源:


       宫道的风卷着血味,张霖靠在廊柱上,左肩湿透的布条滴滴答答往下落血珠。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只有嘶哑的气音。失语的铁箍还没松,太阳穴却已经开始突突跳,像有根烧红的针在颅骨里来回穿刺。

他抬起右手,在青砖地上划出三道血痕。

查籍——比对——溯源。

指尖刚收,识海骤然一冷,三行古篆浮现:

【当前最优解:调阅近十年文正阁弟子策论集,比对史籍修订版】

【潜在变数:典籍库设文心锁,需九品文心者授权】

【代价提示:推演将加剧失语,神魂裂痛持续半日】

张霖咬破舌尖,血腥味炸开,神志一醒。他撑着墙起身,袖口磨出的毛边勾住石缝,撕下一块布条。他没管,拖着伤臂往文渊分阁走。

每一步,肩头都像被钝刀剜一下。

分阁门前,守吏拦住去路。紫袍文正阁徽记在日头下泛着冷光。

“八品文心,无权入典籍库。”

张霖不说话,从怀中摸出一块玉牌残片。边缘裂开,刻着“塔底见”三字。

守吏瞳孔一缩。

这是裴无咎的私印,碎了也认得。上一章那场金殿对质,裴无咎走出大殿时袖口滑落的东西,张霖弯腰捡了,一直没还。

守吏沉默两息,侧身让开。

库门开启,阴冷扑面。千卷策论堆在架上,墨香混着霉味。张霖直奔“文统修订”专档,手指掠过书脊,抽出一册《文枢典》修订本,又调出十年前的原始存档。

两本并排摊开。

修订本第九章,写着“三帝继统,天命所归”。可原始本里,这一章根本不存在。

他继续翻,找到一名弟子的策论批注,笔迹细瘦,转折处带钩。他从袖中取出一份供词抄录——昨夜审讯伪源纹宿主时,对方供出三名文正阁内线,笔录上那字,一模一样。

第三处证据更狠。

三名弟子的文籍里,都写着“文心塔无逆流源纹,塔底乃净化之地”。可塔底石碑刻着“逆流噬心”,残文还在他怀里。

张霖闭眼,启明推演启动。

两千卷策论在识海中翻飞,字句如线,自动编织。三处篡改点连成一线,直指文正阁内部文籍审查流程。

【证据链闭合,可构罪】

他睁开眼,喉间一甜,血丝从嘴角溢出。失语的铁箍越收越紧,像要把舌头碾成碎末。

但他知道,够了。

三日后,联合审查司首议。

大殿中央,长案横列。陆明远坐主位,紫金文袍垂地,手握《正统录》,面色如常。

张霖将三册文籍摆上案台,一册是《文枢典》原始本,一册是修订本,第三册是那名弟子的策论集。他指了指修订本第九章,又指了指策论中的引用段落。

全场静默。

他不能说话,只能用动作。

陆明远冷笑:“典籍修订乃常例,何来篡改?你一个失语之人,凭手势就想定罪?”

张霖不答,从怀中取出启明推演生成的“字迹流动图”。纸面展开,笔画如活蛇游动,从供词抄录的字迹,一寸寸演化成弟子批注的笔锋。

满堂倒吸冷气。

“这……这是文心映像术?”

“不可能!八品文心做不到这种推演!”

张霖将流动图贴在墙上,又取出第三组证据——三名弟子文籍中“文心塔无逆流”的批注,与塔底残碑“逆流噬心”并列对比。

陆明远脸色微变,但很快镇定:“塔底阴气蚀文,幻象频生,岂能作证?”

就在这时,殿门推开。

白衣入殿,玉冠束发,白玉笔横在臂弯。

裴无咎走到案前,扫了一眼证据,冷声道:“本官以文心担保,此推演无伪。”

死寂。

陆明远猛地站起:“裴学神,你身为太学院首席,竟为一个失语寒门作保?”

裴无咎不看他,只问张霖:“还有别的证据?”

张霖点头,从袖中抽出最后一份文籍——文正阁弟子晋升考核记录。三名被查出篡改文籍的弟子,考核评分都在九品线边缘,但全部“特批通过”。

而批阅人,正是陆明远。

裴无咎翻开记录,指尖在“特批”二字上一顿。

“陆长老,”他声音不高,“这三人,是你亲传弟子?”

陆明远嘴唇微动,未语。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弟子突然跪地,浑身发抖。

“我……我说!是长老让我们改的!说若不顺‘正统录’,便逐出文道!还说……还说塔底碑文是假的,谁提谁死!”

满堂哗然。

陆明远厉喝:“住口!你被伪源纹侵蚀,神志不清!”

可那弟子已崩溃,哭喊出声:“您让我们抄供词里的笔迹,说要‘统一文风’!可那供词是您自己写的!您把真史埋了,把假的刻上去!”

长老团一片骚动。

有人低语:“文正阁……要变天了。”

张霖靠在柱边,喉间血丝不断渗出。他抬手抹去,将残碑布条重新缠上左肩。布条早已发黑,血和尘混成硬壳。

风从窗隙吹入,卷起案上策论。

纸页翻飞,像一群挣脱牢笼的灰蝶。

启明的冷光最后一次浮现:

【源纹五现,文道将崩】

张霖盯着那行字,指尖忽然一颤。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