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执笔破天机文道我为尊 > 第141章:府学风云,窃名风波卷土来
换源:


       李衡额前那点金光还在发烫,像是烙进皮肉里的一粒火种。他没去擦,只把学籍牌攥得更紧了些。

牌是新领的,木面未上漆,边缘还带着刨刀刮过的毛刺。他低头看了眼,三个字刻得歪斜——“李衡”,像是仓促间赶工而成。可还没等他收进袖中,一道影子便横插进来,将牌夺了过去。

“哟,新来的?”那人穿着靛青锦袍,腰间玉佩叮当,指尖夹着一张纸条,晃了两下,“藏书阁昨夜失禁卷,守阁人说亲眼见你翻墙而入,盗阅《文统源流考》。”

李衡没动。

围观的学子已围了半圈,有人嗤笑:“寒门进阁,还想碰禁书?”

锦袍公子冷笑:“证据在此,白纸黑字写着‘李衡三更入阁,取卷三册,未归’。签名画押,墨迹未干。”

李衡终于抬眼:“谁写的?”

“你自己写的!”

“不。”他声音不高,却压住了嘈杂,“这字,提锋太急,顿笔太重,收尾拖得像尾巴——和你昨天策论第三行,一模一样。”

人群一静。

锦袍公子脸色微变:“你胡扯什么?”

李衡不答,只伸手指向纸角一处细微折痕:“你惯用湘竹扇压纸,扇骨间距三寸七分,弧度偏左。这折痕……”他顿了顿,“和你袖中那把断成两截的扇子,严丝合缝。”

话音落,他从怀中抽出一卷旧策——正是昨日府学策论誊抄本。纸面展开,与那张“偷书记录”并排一放,折痕咬合,分毫不差。

众人哗然。

锦袍公子猛地后退半步,手一抖,袖中残扇落地,“啪”地裂成两片。

“赵公子。”李衡盯着他,“你昨夜抄完策论,顺手伪造记录,压在扇下定型。可你忘了——墨未干透,纸会吸潮起皱。而这‘偷书条’,纸面平整如新,墨色浮于表层……是今早才写的吧?”

赵公子脸色铁青,猛地挥手:“给我打!这贼子污蔑世家,该杖责三十!”

两名仆从上前,拳风已起。

李衡仍立原地,未退半步,只朗声道:“若我今日被打,明日便无人敢入文渊阁——那你们赢的不是我,是‘执笔者’的信念。”

拳风顿住。

柱后墨影微动,石阶上传来轻响。残策轻点地面,发出“嗒”的一声。

众人回头,只见一女子倚柱而立,墨衣如夜,鸦发束玉簪,眸光冷得像冬夜寒星。她没看赵公子,只盯着李衡额前那点将熄未熄的金光,唇角微扬。

“打脸够快。”

赵公子浑身一僵,想开口,却见她手中残策轻轻一翻,页角露出半行旧字——“文为心声,道在破局”。

那是沈砚当年在县试策论里的原句。

他喉咙一紧,竟说不出话来。

李衡缓缓收手,将学籍牌拿回,指尖抚过那三个歪斜的字。他没再看赵公子,转身就走。

身后哄笑声渐歇,脚步声稀落。

他走出府学大门,阳光刺眼,额前金光终于熄了。可他没觉得轻松,反而停下脚步,从袖中抽出一张纸——是刚才那张“偷书记录”的副本,他趁乱顺来的。

纸背空白,他提笔蘸墨,写下三行:

一、赵公子昨夜策论第三行字迹,与伪造记录完全一致。

二、折痕弧度、墨色浮沉、纸纹压痕,皆可佐证为今晨伪造。

三、守阁人若真见我入阁,为何不报官,反留字条于门缝?

写完,他盯着最后一行,忽然冷笑。

“守阁人……根本不存在。”

他折好纸,塞进怀中。抬头望向府学高墙,檐角铜铃在风里轻晃。

他知道,这事没完。

赵公子背后有人,敢在府学眼皮底下设局,绝不止一个纨绔。而他一个刚入阁的寒门学子,若再惹事,下次未必还有人撑伞。

可他不怕。

他摸了摸胸口,那里藏着半块冷饼——和十年前那个县学门口的少年一样,袖口磨破,怀里揣着干粮,却敢在考卷上写“此局,我算过了”。

风卷起他的衣角,他转身走向街市。

拐角茶肆里,谢昭坐在临窗位置,手中残策摊开,页上无字,却隐隐浮出几道笔痕。她盯着李衡离去的背影,指尖在“文为心声”四字上轻轻一划。

笔痕微动,显出新字:“此子,知局。”

她合上残策,起身离去。

茶杯留在桌上,水面倒影晃了晃,映出她离去时唇边那一句未出口的话:

“接下来,你会怎么走?”

李衡走进一家旧书铺,老板头也不抬:“新来的?府学刚闹完事,你还敢来?”

“我要一本《府学规制》,带藏书阁值班记录样本的。”

老板抬眼:“那书不外借。”

“我买。”

“十两。”

“三两。”

“八两,不还价。”

“五两,另加这个。”他从怀中掏出一枚铜牌——是府学杂役腰牌,昨夜从守阁人房外捡的。

老板眯眼看了看,收下腰牌:“明早来取。”

李衡转身要走,老板忽然道:“小子,赵家在府学有耳目。你若真没偷书,最好别留痕迹。”

“我没偷。”李衡回头,“但我得知道——谁在替我‘偷’。”

他走出书铺,天色渐暗。

街角暗处,一道目光锁着他。

李衡没察觉,只摸了摸怀中的纸条,低声自语:“既然你们想让我背锅……那就别怪我掀桌。”

他脚步加快,拐进一条窄巷。

巷子深处,一只野猫窜过,打翻了半只破陶碗。

碗底压着一张字条,墨迹未干,写着两个字:

“查他。”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