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执笔破天机文道我为尊 > 第142章:测评逆袭,反向答题震全场
换源:


       李衡把那张“查他”字条折成小方,塞进鞋底夹层。巷子尽头的风卷着灰土打了个旋,他没回头,只将袖口磨出毛边的左臂往怀里收了收。

旧书铺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时,天刚亮。

老板正用布巾擦一只缺角的砚台,眼皮都没抬:“五两买书,不是让你住下。”

李衡不答,把杂役腰牌放在案上,又抽出那张偷书记录副本,两相对照。笔迹走势、墨色浓淡、纸面压痕,全对得上赵公子昨夜策论的第三行。更关键的是,两页纸右下角都有相同的折痕——弧度偏左,间距三寸七分,正是湘竹扇骨的印记。

“守阁人从没存在过。”他低声说,“值班记录是假的,题库泄露也是假的。他们用一个不存在的人,设了一个必中之局。”

老板擦砚的手顿了顿。

李衡翻开带来的三本《文枢典》,市面通行本、府学藏本、禁阁残卷,并排摊开。前两本皆止于第九章,唯有禁阁本在末尾多出一页补遗,标题赫然是“第十章:文非死典”。

他闭眼,识海深处冷光浮现三行古篆:

【当前最优解:反向作答】

【潜在变数:考官不认增补】

【代价提示:文心受疑】

片刻后,他睁眼,合书冷笑:“既然你们出假题,我就写真文。”

测评当日,贡院大堂。

考生按序入座,笔墨齐备。监考官立于高台,宣题声如钟鸣:“今日测评,默写《文枢典》第九章,时限三刻,文心自显。”

世家子弟提笔就写,笔锋流畅,显然早有准备。有人甚至嘴角带笑,眼角斜瞟李衡——那个昨夜刚被指控偷书的寒门小子,此刻竟还在翻书?

李衡不动声色,将袖中那张“查他”字条又摸了一遍。昨夜野猫打翻陶碗,露出半行墨迹:“第九章为试,第十章为判。”他知道这是试探,却更知道,这是一道双关考题——表面考记忆,实则考辨伪。

他提笔蘸墨,落纸第一句便是:“文非死典,当随世更。”

满堂哗然。

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戛然而止。数十双眼睛齐刷刷盯来,像钉子扎在背上。

“狂生!”监考官疾步上前,一掌拍在案上,“题命第九章,你竟敢另起章节?”

李衡搁笔,抬头:“第十章才是正统。”

“放肆!”考官怒极反笑,“《文枢典》何来第十章?你莫不是想以伪文乱道?”

“不是伪文。”李衡指尖轻点自己写下的最后一句,“增补者有责,后学当察——这句话,原是补遗页的小注。”

考官脸色一沉:“来人!废其卷,黜其名!此等妄人,不配入文渊!”

两名执事上前,手刚触及卷纸,殿外忽有风穿堂而入。

白袍猎猎,玉冠束发,一人执白玉笔缓步而入。所过之处,文气如潮退散,考生本能低头避视。

裴无咎将一卷泛金边古籍掷于主案,声冷如霜:“五年前,我补《文枢典》第十章。凡通文心者,皆应知此为正统。”

他抬眸,目光如刃扫过全场:“你们出的题,是旧版删节本——是你们错了。”

死寂。

连呼吸都凝住了。

主案上的古籍自动翻开,第十章首句金光微闪,与李衡卷上文字逐字对应。测评石忽有异动,嗡鸣一声,李衡笔下墨迹泛起淡淡金光,文心初显,九品之相缓缓成形。

考官脸色惨白,踉跄后退:“这……这不可能!学务处从未收录……”

“所以你们根本不知道。”裴无咎打断,“文道不是死书,是活脉。你们守着删节本,还敢自称执规者?”

他不再看任何人,只盯着李衡:“你为何写第十章?”

李衡起身,拱手:“因为第九章,是陷阱。”

“继续说。”

“历年测评皆从正典取题,唯今次特别强调‘默写’二字。若真为考记诵,何必限定章节?且藏书阁禁本有补遗,市面却无流传——说明增补内容未公开。若考生全按第九章作答,看似正确,实则不知变通,文心难升。”

他顿了顿:“而写第十章者,若被斥为错,文心受疑;若被认出,便是识破局者。这根本不是测评,是筛选。”

裴无咎沉默片刻,忽然轻笑:“好一个反向答题。”

他转身欲走,忽又停步:“文心测评,通过。但记住——今日你破的不是题,是人心。”

风穿堂而过,卷起残页一角,露出第十章小注:

“文道之变,始于一答。”

李衡低头看着自己那张已泛金光的答卷,墨迹未干。

他嘴角微扬。

这一答,他算过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