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执笔破天机文道我为尊 > 第148章:策论封神,预言战报震金殿
换源:


       李衡的手指还按在第七级石阶上,塔身骤然静止,连地底那股沉闷的震动也消失了。他没动,掌心焦黑的皮肉贴着冰冷石面,像一块烧透的炭压进霜土。耳边仍是死寂,听不见风,听不见人声,连自己的呼吸都像是被抽空了。但他知道,有什么变了。

他缓缓收手,袖中残卷微颤。识海冷光浮现三行古篆:

【当前最优解:策论已成势,金殿更近】

【潜在变数:世家将毁其文名,需朝堂声援】

【代价提示:延迟探塔,或失先机】

他闭了闭眼,神魂深处裂开一道细缝,疼得他指尖抽搐。可他没退。他知道,此刻最锋利的武器不是源纹,不是机关,是笔。

他转身,不再看塔。

府学放榜墙前已围满人。墨迹未干的榜单悬在高处,阳光照在“李衡”二字上,刺得人眼疼。他站在人群外,右臂布条渗血,左耳听不见喧哗,却能从一张张开合的嘴中读出“疯子”“僭越”“寒门妄言”。他不辩,只盯着自己卷首那四字——文统非承。

孙元时从人群里走出来,袍角带风,手里摇着一把象牙折扇。他在李衡面前站定,冷笑:“你这篇东西,是想让皇帝废了文正阁?”

李衡没看他。

孙元时逼近一步:“北境三关必陷?粮道将断?文心塔底藏伪源纹?你写这些时,边军战报还没进京!你算什么?算命的江湖术士?”

李衡终于开口,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铁皮:“我算过了。”

“你算——?”

话音未落,榜单顶端忽然亮起朱批六字,红如血印:**入金殿策问**。

人群炸了。

有人倒退两步,像是被烫到;有人抬头看天,怀疑是不是出了妖;更多人死死盯着那六个字,嘴唇哆嗦,却发不出声。

孙元时脸色变了。他猛地回头,看向榜单,又猛地转回来,指着李衡:“这是假的!一定是有人提前泄露考题!你——”

他话没说完,人群外传来急促马蹄声。一骑驿马冲破街口,骑士滚鞍落地,嘶吼:“北境失守!三关沦陷!粮道断绝!十万军民被困!”

满街死寂。

孙元时的手僵在半空,扇子“啪”地掉在地上。

酒楼二楼,谢昭坐在角落,墨衣未动,指尖轻敲茶杯。她早知道李衡那篇策论里埋了三处“未来”——北境失守、粮道断绝、伪源纹寄生。不是预言,是推演。启明以边军调度、粮草配给、文气流向三组数据反推得出的结果,误差不超过三日。

她端起茶杯,吹了口气,声音不大,却像冰锥砸进热油:“孙公子,你可知李衡写‘北境三关必陷’时,边军战报还没出雁门关?”

楼下一片死静。

孙元时猛地抬头,瞪向二楼:“你——!”

谢昭没理他,只将茶杯轻轻放下,杯底磕在桌上,一声脆响。

就在这时,府学檐下,裴无咎执卷而立。白衣胜雪,玉冠束发,眸光如刀。他没看李衡,只抬手,将一卷《边防急奏》掷出。

黄绢卷轴砸在李衡怀里,展开一角,正是北境布防图,标注与李衡策论所引数据分毫不差。

李衡低头看着那卷轴,焦黑的手指微微一动。

他知道,这不是认可,是验证。裴无咎在确认——你不是蒙的。

风起,卷动他残破的袖口,也卷动那页《文统非承论》。墨迹未干,锋芒正盛。

远处传来脚步声,整齐,沉重,由远及近。传旨太监穿过府学大门,黄绢在手,声音尖细却清晰:“李衡接旨——三日后,金殿策问!”

人群哗然跪伏,额头触地。

唯李衡未动。

他站在原地,失聪的耳朵听不见圣旨,却能看见那黄绢展开时,裴无咎眸中一闪而过的凝重,谢昭在酒楼窗口收回的手指,孙元时瘫坐在地的膝盖。

他伸手,接过圣旨。

黄绢入手微沉,像压着一座山。

他没看,只将它夹进残卷中,转身就走。

府学西隅,文心塔静静矗立。塔基第七级石阶上,一丝极淡的紫气正从砖缝渗出,转瞬即散。

李衡走过塔前,脚步未停。

他右臂的布条又渗出血,滴在青砖上,一滴,一滴,像计时的沙漏。

他走进藏书阁,直奔第七格第三层,抽出《文枢考·补遗》。残卷摊开,他用焦黑的指尖按上卷首。

识海轰鸣,神魂剧痛,冷光再现:

【当前最优解:金殿策问,破局之机】

【潜在变数:陆九渊将动用文正阁权柄】

【代价提示:若败,永世不得入品】

他咬牙:“执行。”

数据流奔涌,残卷焦痕裂开,半句新文浮现:“……伪源纹寄生文心,三代皆染。”

他盯着那行字,片刻,将残卷塞进怀中。

他转身,走出藏书阁。

日头偏西,府学渐静。他站在回廊尽头,抬头望向皇城方向。

风卷起他残破的袖口,露出手腕内侧一道旧疤——那是十年前,父亲被押赴刑场前,在他腕上划下的“衡”字。

他低头,用左手食指,轻轻抚过那道疤。

指尖传来细微的刺痛,不是伤,是文气残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