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西装男人走进大楼时,陈默没有追上去问他是谁,也没向林组长多说一句。他转身离开大院,上了车,发动引擎,驶入晚高峰的车流。
车子开得不快。后视镜里,政府大楼渐渐被甩在身后,街边商铺的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他握着方向盘,手心有些发汗,但呼吸平稳。手机在副驾震动了一下,是李薇打来的。
他按下接听键。
“糖糖的画展今天开幕。”她的声音从听筒里传出来,带着一点笑意,“《守护之光》,入选国际儿童艺术展,主题是‘我心中的光’。”
陈默没说话,手指轻轻敲了两下方向盘边缘。
“展厅在市美术馆三楼,布置得很安静。糖糖站在自己的画前,一句话没说,就看着来往的人。有个记者蹲下来问她:‘你爸爸不怕坏人吗?’”
他听着,视线落在前方红绿灯上。
“她想了会儿,说:‘他怕我看不见光。’”李薇顿了顿,“全场都静了。”
陈默闭了下眼,再睁开时,信号灯刚好转绿。
“我拍了视频,也写了报道。他们想压版面,我说这稿子必须发全。”她的语气没起伏,但字句清晰,“标题我起的——《一盏灯的传承》。”
“谢谢。”他说。
“不是谢我的时候。”李薇说,“你现在在哪?”
“回家。”
他挂了电话,车继续往前开。天已经黑了,路灯连成一条线,照进车窗。他想起早上出门前,糖糖把一支蜡笔塞进书包,小声说:“爸爸,我今天要画完那幅画。”
到家时,楼道灯坏了,他摸黑上了二楼。钥匙插进锁孔,转动,门开了。屋里没开大灯,只有客厅角落的小台灯亮着。糖糖坐在地毯上,背对着门口,面前摊着几张画纸。
“爸爸?”她听见动静,回过头。
“嗯。”他把公文包放在鞋柜上,脱下西装外套,“还没睡?”
“我在改画。”她举起一张纸,“明天学校也要展出我的画,我想让它更好看一点。”
他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画上还是那群人举着灯火,黑暗在远处翻涌。不同的是,这次画面右下角多了个小女孩,一只手抓着最前面那个人的衣角,另一只手举着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是你?”他问。
她点头:“这是我拉着你。你说过,灯要一直亮着,我就想,我也能帮你照亮一点点。”
他伸手抚了抚画纸边缘,指尖碰到一处微微卷起的角,像是被反复折过又展开。
“老师说,我的画被很多人看到了。”糖糖仰头看他,“网上有人说,我是点灯的孩子。”
陈默看着她的眼睛。七岁的孩子,说话轻,但每个字都稳。
“你觉得,爸爸是在点灯吗?”他问。
她歪头想了想:“你不是在点灯,你是在守灯。你怕它灭,所以一直站在那儿。”
他没答话,只是伸手把她额前一缕翘起的头发顺到耳后。
第二天下午,陈默去了美术馆。展厅门口已经围了些人,有家长带孩子来看展,也有记者拿着相机来回走动。他没从正门进,绕到侧廊,透过玻璃门往里看。
糖糖站在自己的画前,穿着昨天那条浅蓝色连衣裙,手里攥着半瓶葡萄糖口服液。一个女记者正低头跟她说话,镜头对准她的小脸。
他推门进去。
人群自动让出一条路。有人认出了他,低声议论起来。他没停下,径直走到女儿身边,蹲下身,和她平视。
“紧张吗?”他问。
她摇头:“不紧张。他们问我问题,我就说实话。”
“那个记者刚才问你什么?”
“她说,大家说你是英雄,你怎么看?”
“你怎么回答的?”
“我说,爸爸不是英雄。”她盯着他的眼睛,“他是怕真相被埋的人。”
周围安静了一瞬。
他伸手握住她的手,很轻地捏了下。
两人一起转过身,看向墙上的画。灯光打在画布上,色彩比照片里更鲜明。那束光从一群人手中升起,照向黑暗深处。而在最前方,那只紧紧抓住衣角的小手,清晰得仿佛能触到温度。
傍晚,李薇的报道上线。标题是黑体加粗的《一盏灯的传承》,配图是糖糖站在画前的侧影,阳光从展厅高窗斜照进来,落在她肩头。
文中保留了她原话:“爸爸不怕坏人,只怕真相被埋。”
编辑部有人提出删掉这句,说太尖锐。李薇直接把稿子转到了个人公众号,附言:“有些话,孩子能说,我们反而不敢了?”
三小时后,阅读量破百万。评论区不断刷新。
“我们都被生活磨钝了,可一个七岁孩子还记得什么叫坚持。”
“她画的不是光,是我们在黑暗里不肯闭眼的样子。”
“原来我们一直等的,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不熄灯的人。”
深夜十一点,陈默回到事务所。办公室灯还亮着,桌上堆着几份新整理的材料。他放下包,打开手机,看到李薇发来的推送链接。
他点开看了一眼,没看完,就关掉了屏幕。
起身走到客厅,他发现墙上多了一幅画。是《守护之光》的复制品,装在简易画框里,用钉子固定在水泥墙上。灯照着它,整幅画泛着温润的光。
他站了几分钟,然后回屋,轻轻推开女儿卧室的门。
糖糖已经睡熟,呼吸均匀。书包挂在床头,拉链没拉紧,露出半截蜡笔和一瓶喝了一半的葡萄糖口服液。他走过去,把被子往上拉了拉,盖住她的肩膀。
手机震动。是李薇的消息。
“他们可以抹黑证据,但抹不掉一个孩子眼里的光。”
他盯着那句话看了一会,回复:“谢谢。”
放下手机,他回到办公室,打开台灯,翻开案卷。窗外城市灯火未歇,楼下街道偶尔传来车声。
桌角放着一张打印出来的画。是《守护之光》的截图,纸张边缘有些发皱,一角微微卷起,像是被人无数次展开又合上。
他看了两眼,提笔在材料第一页写下几个字:税务流水需交叉验证。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