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剧透洪荒:我预知封神榜 > 第26章五行遁威:初战告捷的法术应用
换源:


       书页的热度还在掌心蔓延,隔着油布都能感觉到那股灼意,像有东西正从纸面往外撞。我停下脚步,左手立刻探进内襟,把《封神演义》抽了出来。指尖刚碰上封面,剧透神通自动运转,视野里瞬间浮现出三息后的画面——头顶浓雾翻滚,水汽凝成锁链,自上而下绞杀。

就是现在。

我右脚一沉,土气顺着经脉灌入足底,整个人往下陷了三寸,刚好避开那道从天而降的水链。链身擦着肩头掠过,溅起的墨绿浊液落在衣角,布料立刻冒起白烟,边缘卷曲焦黑。我没抬头,左手已结出金诀,灵力在指尖炸开,破土而出的瞬间带动全身拔地而起。

身形如箭射出泥地,我人在半空便喊出一句:“左三丈,泥下藏敌!”

话音未落,玉玄子掷出的火符已经飞了出去,精准砸进那片枯芦丛后的泥坑。轰的一声闷响,泥浆炸开,两个黑袍人踉跄着跃出,水膜覆盖的脸上没有五官,只有腕部那道蛇形符文在昏光下泛着湿冷的光。

他们没料到我会提前点破位置。

我落地未稳,立刻转调灵力,木气自丹田升起,缠绕周身,草木气息悄然扩散,掩盖了自身灵机。三道水刃几乎同时从不同方向斩来,呈螺旋状,轨迹歪斜得不像法术,倒像是被某种无形之力牵引着扭曲前行。

剧透神通在识海中推演:第一轮合击将在两息内完成,破绽在右后方。

我咬牙,火气猛提,掌心爆出一团烈焰直冲天际。火焰撞上浓雾,发出刺啦声响,局部雾气瞬间蒸发,三人站位顿时暴露。右侧那人动作微滞,脚步向后半退,正是神通预判的虚弱节点。

“攻右边!”我吼了一声。

玉玄子立刻扑上,火符连掷,逼得那人连连后撤。我趁机结水诀,灵力渗入地脉,感应到下方死水之精的流动方向。下一瞬,我右脚轻点地面,借着水气回流之势滑步绕后,左手土符拍地。

轰!

泥层炸裂,裂痕呈蛛网状蔓延,三人立足不稳,阵型瞬间散乱。中间那人还想结印,我已掐出金诀,指尖灵力凝聚成锥,直刺其面门。他仓促抬臂格挡,水膜被刺穿,发出类似皮革撕裂的声响。

他们终于动了退意。

三人背靠背后撤,水雾再次涌起,将身形掩住。我未追,站在原地盯着那片翻涌的雾墙。剧透神通仍在运转,捕捉他们撤离时的灵力残留——依旧是死水之精,带着腐朽味,但这一次,我察觉到一丝异样:他们的退路并非随机,而是沿着一条隐秘的弧线,像是在规避某种地面禁制。

玉玄子喘着气走过来,手里还攥着最后一张火符。“他们走了?”

“走了。”我说。

“会不会是诱敌?”

我没有立刻回答。刚才七息交锋,对方从突袭到合围再到溃退,节奏紧凑,毫无拖沓,若真想设局,不会在阵型被破后立刻撤离。我盘膝坐下,闭眼催动神通回溯整场战斗。

画面一帧帧倒流:水链下击、土遁避杀、金遁破雾、木隐气息、火破迷障、水借地脉、土符震地……五行灵力在体内流转的路径清晰可辨。每一环都卡在节点上,没有多余消耗,也没有迟误。

这才是真正的五行遁。

不是单一法术的叠加,而是根据战局随时切换,以预判为引,以灵机为轴,五行相生相克,环环相扣。土能沉身避杀,金可破势反击,木隐气息避探,火破幻障显形,水借外力移位,最后以土震地破阵。七息之间,五遁轮转,无一滞涩。

我睁开眼,从袖中取出竹简,翻开空白页,提笔写下:

“五行遁可破水属围杀,土金联动最稳,木火辅攻为佳。实战七息,无伤退敌,初验其威。”

笔尖顿了顿,我又补了一句:“寻光者三人同行,退路有迹,非散修,应有组织调度。”

写完,我合上竹简,塞回腰间。

玉玄子蹲在一旁,盯着我刚才拍地的掌印看。“你这法子……是从哪学的?藏书阁里可没这种记载。”

“自己试出来的。”我说。

他没再问,只是点点头,把火符收进怀里。

我站起身,望向南方。云梦泽还在百里之外,而这些人已经能提前设伏,说明他们对线索的掌握不比我慢。更麻烦的是,他们能分辨残卷真假,能锁定“执卷者”命格,甚至知道归墟之门只认一人。

我不是那个人。

这句话还在耳边回荡。

我摸了摸内襟,确认《封神演义》已重新包好。书页的热度已经退去,但那种被盯上的感觉没散。他们撤了,不代表放弃。下次再交手,不会再是三人围杀这么简单。

我迈步继续南行。

玉玄子跟上来,脚步有些迟疑。“你真要一个人去?”

“不是一个人。”我说,“你已经在了。”

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声,没再劝。

我们穿过断渊溪谷最后一段枯芦地,前方地势渐高,雾气也稀薄了些。远处有条碎石小径蜿蜒向南,通向一片低矮山丘。我正要抬脚上路,忽然察觉袖中陶瓶微微一震。

那是我从泥地捡起的碎布所放之处。

我停下,掏出陶瓶打开塞子。那片湿鳞般的布料正在瓶底轻轻颤动,表面渗出的墨绿液体竟在缓缓汇聚,形成一个极小的漩涡,持续旋转,却不溢出瓶外。

我盯着那漩涡,伸手探向瓶口。

就在指尖即将触碰到液体的瞬间,漩涡中心忽然裂开一道细缝,像一只竖立的眼睛,直直“盯”了过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