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剧透洪荒:我预知封神榜 > 第38章势力制衡:多方博弈的复杂局面
换源:


       水珠的影子还在石缝里爬。

我屏住呼吸,藤蔓从药园深处缓缓缠上手臂,叶片沾着夜露,一滴一滴落在我肩头。湿气被木行灵力牵引,顺着经脉沉入丹田,不留一丝外溢。影子爬得极慢,像在试探,又像在追踪某种气息的残留。它不是活物,却有目的。

我未动。

三息后,影子停在石缝尽头,凝成一道细线,随即溃散。

我松开掐在袖中的指力,掌心已渗出冷汗。这东西认的是水遁痕迹,但更贪恋剧透神通的气息。青鸾说得对,有人在追踪——不是靠灵觉,而是靠天机的反噬余波。

我起身,绕开玄甲龟的灵觉范围,借药园古藤的根系穿行。东侧禁架前,守阁灵兽依旧低首,龟甲纹路暗淡,似已沉入假寐。我取出青鸾给的玉片,指尖渡入一缕微弱灵力。玉片轻颤,刻痕泛起幽光,映出七处阵眼与书架星位的对应轨迹。

《三界器源志》残卷就在第三层第七列。

我伸手触书,指尖刚碰上封皮,龟甲忽然微闪。我立刻收力,静等片刻。纹路复归平静。再试一次,这次以玉片为引,将灵力顺着刻痕注入地面。书架底部一道隐秘符文亮起,残卷自动翻页,停在“控水旗篇”。

纸面字迹残缺,仅存三行:“西僧易旗于妖墟,以金莲换残片。妖守不力,阵裂三重。截教夜取,血染东碑。”

没有时间,没有人物,只有碎片流转的痕迹。但足够了。

我闭眼,启动剧透神通,预判这三行字背后的真实走向。

画面浮现:荒原祭坛,金灵圣母立于残旗前,手中两片旗面缓缓靠拢。远方天际,一道金光自西而来,准提道人踏莲而至,掌心托着第三片残旗。交接瞬间,旗面金光暴涨,九重妖阵应声裂开两层。紧接着,祭坛深处传来锁链崩断之声,一道黑气冲天而起。

我睁眼,心跳未乱。

《封神演义》中写的是金灵圣母独得控水旗,最终以此旗镇压西岐水患,位列斗姆元君。但此刻预知的画面里,西方教已介入,且主动递出碎片——这不是交易,是布局。

他们想让旗成阵,阵破封。

我取出袖中帛书,咬破指尖,以血为墨,开始绘制三方关系。

截教:需残旗汇聚,激活祭坛之力,破开封印,取出河图。但通天教主忌惮西方教,不敢明面结盟,故由金灵圣母暗中操盘。

西方教:不求占有,只求混乱。准提道人递出碎片,是为诱使截教动用祭坛,一旦封印松动,河图现世,他们便可“顺势度化”,将天道显化之物纳入西方教义。

妖族:守阵者并非一心护封。青鸾所言“族长者临终遗言”,说明内部已有分裂。一部分欲借外力重振妖族,另一部分仍在坚守古训。祭坛九重阵,破三留六,正是内斗结果。

三方各怀目的,互不信任。

真正的大战不在战场,而在这些看不见的交易线上。

我停下笔,盯着帛书中央的“祭坛”二字。青鸾给的玉片上只画了七处阵眼,最后一处被刻意隐去,只留下一句“不可见天光”。这说明,连她也不能完全信任我,或是不敢让我知道。

但这恰恰是机会。

若我此刻上报元始天尊,阐教必出面镇压。可一旦正面干预,截教与西方教会立刻合流,祭坛之变反而加速。天机如棋,落子之前,先要看清对手真正想走的那一步。

我回忆元始天尊曾在论道时说过:“制人者制势,制势者不争一子之得失。”

争的不是旗,是时间。

只要祭坛不破,河图不出,封神大势便仍在可控范围。我的任务不是摧毁,而是拖延。

我拟定三策。

其一,散布假讯。北海曾有上古水府遗迹,传闻藏有控水旗第四碎片。我可借玉虚宫传讯渠道,放出风声,诱西方教分兵查探。准提道人贪图完整,必遣人前往。

其二,暗助守阵。妖族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若有忠于古训者仍在修补阵眼,我可暗中提供灵材,助其加固其中一处。不求彻底修复,只求延缓破阵速度。

其三,保留底牌。玉片最后一处阵眼,我暂不探查。留它在暗处,既是防青鸾有所隐瞒,也是为将来反制做准备。若局势失控,那一处“不可见天光”的阵眼,或许就是重启封印的关键。

三策皆不触碰核心,却能牵动全局。

我焚毁帛书,火焰蓝中带青,血墨在火中扭曲成丝,最终化作一只灰蝶,随风飘散。

火光熄灭的瞬间,我察觉袖口又湿了一片。

低头看去,是方才穿行药园时沾上的夜露,正顺着布料滑下,滴落在石板上。

水珠落地,影子未动。

我盯着那滴水,一动不动。

三息后,水珠的边缘微微颤动,像被无形之物触碰,随即,整滴水开始缓缓旋转,逆时针,极慢,却持续不断。

这不是自然现象。

我缓缓抬手,将《封神演义》从怀中取出,贴在胸口。书页微烫,不是反噬,是预警。

剧透神通自动启动,预判未来五息内的变化。

画面中,那滴水突然炸开,化作无数细丝,如蛛网般向四周蔓延,缠上我的脚踝、小腿、膝盖。丝线透明,却带着极强的束缚之力,灵力运转瞬间受阻。紧接着,地下传来震动,一道非金非石的材质破土而出,形如锁链,直扑我胸口。

我闭眼,收回神通,心跳依旧平稳。

这不是追踪,是标记。

有人在我身上种下了“水引”,只要我再动用水遁,或接近水源,这滴水就会激活,引来某种东西。

青鸾说的“地底爬出来的气息”,就是它。

我未起身,也未运功驱散。此刻若强行破除,只会惊动施术者。我轻轻将一缕土行灵力注入地面,掩去水迹,随后以木遁借藤蔓退离原地,全程未触地一步。

回到居所,我取出一枚空玉简,将《三界器源志》残卷内容默录其上,随后将玉简封入石匣,埋入墙角地底三尺。原书不可动,但信息必须留存。

我坐在案前,翻开《封神演义》,翻到“金灵圣母”条目。

字迹依旧,但边缘有一道极细的裂痕,从纸面延伸至书脊,像被什么力量悄然撕开。

我合上书,放在灯下。

灯焰跳动,书影投在墙上,那道裂痕的影子,正缓缓蠕动,像一条苏醒的虫。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